中國古代文人畫家喜以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入畫,借景抒發胸臆,以物寄託才情。及至清代,西洋傳教士來華入宮供職,宮廷畫師經常與他們接觸,吸納了西洋畫的透視技法和人體概念,人物畫因而有了長足發展,也開始獲得更多重視。
清代宮廷人物畫的興起以「西學派」為首,這個畫派風格中西合璧,創始人就是冷枚和他的老師焦秉貞,而焦秉貞的老師,就是在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湯若望。 冷枚、焦秉貞和繼後的丁觀鵬等「西學派」人物畫師都曾經在同一朝供職,但焦秉貞留下的作品很少,而丁觀鵬的風格則更西化,接近郎世寧一派,逐漸偏離中國畫傳統。冷枚則經歷康雍乾三朝,而且深得乾隆賞識,無疑是研究清初人物畫發展的關鍵。
冷枚(1662-1742年)是山東胶州人,號金門畫史,最擅長人物畫。從作品紀年推算,他早在康熙二十年已侍奉畫院,參與的大型作品包括《康熙南巡圖》、《萬壽盛典圖》等,並專門繪畫宮殿建築及人物部份。他的名聲與老師焦秉貞不相上下,可見才華了得。 不過到了雍正時期,卻無任何關於他在宮中供職的紀錄。史學家聶崇正先生推測,他可能受權力鬥爭牽連而遭受冷遇,亦很有可能寄居於寶親王弘曆府中,成為王府畫師。另外還有一個說法是他因家庭負擔過重,單靠宮廷錢糧未能糊口,因此鬻畫以自給。
乾隆即位第一年,即將當時已經七十五歲高齡的冷枚召回畫院,並對他禮待有加,所出的錢糧也較一般畫師優厚。根據史書記載,乾隆曾賜他數塊白畫絹,讓他隨意畫,省卻先起稿再呈覽的指定程序。由此可見,冷枚確實深受乾隆器重和信任。不過由於年事已高,冷枚在宮中侍奉至乾隆七年左右便離去。但據宮中《活計檔》記載,乾隆八年時,乾隆下令對宮中一些未落款的畫作題上「冷枚」落款,得此殊榮,可見皇帝對他的厚愛。
冷枚為宮廷繪製的畫作主要記錄宮中人物活動,間有描寫古人事跡,是不可多得的人物畫師。然而收錄於《石渠寶笈》的冷枚作品只有十四件,當中三件現藏於故宮博物院,另有三件現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市場上流通的作品更是寥寥可數,今次呈獻的一幅,珍貴程度堪比滄海遺珠。
此幅《高士賞梅圖》紀年「癸巳」,即康熙五十二年,當年冷枚獲召入宮,領銜繪製《康熙萬壽圖》,成就藝術生涯高峰。本品細膩精謹,用筆輕逸疏淡,表達手法簡潔清晰。人物開臉保留傳統的「三白法」分染,再施以明暗渲染,融貫中西,塑造出立體感。畫中高士雖未道明身份,但整體佈局已足以令乾隆詩興大發。他在立軸頂部的詩堂題詩一首曰:
村梅開也未,雪裏問幽芳。冰玉堆枝夥,瓊瑤點徑長。逋翁偏耐冷,倩女恰新粧。掛壁娛清矚,臨風散古香。
詩中的「逋翁」乃北宋隱逸詩人林逋。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生性恬淡好古,喜歡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高士賞梅圖》中亦有一株梅樹獨立斜生,玉骨冰肌,曲折靈動,樹下高士身裹紅衣,在童子傘下尋覓梅花一枝。乾隆從冷枚的畫作聯想到林逋的典故,可見他深受漢文化熏陶。
《高士賞梅圖》收錄於《石渠寶笈》(初編),經乾隆及嘉慶鑑賞,鈐有「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養心殿鑑藏寶」三璽,以及「嘉慶御覽之寶」,其中「乾隆御覽之寶」一璽將於香港本季「藝萃流芳 — 吳權博士藏珍」專場隆重登場,拍品編號3801,與本品成珠聯璧合之勢。
畫作右下方另有「樂善堂圖書記」印。樂善堂為弘曆年少時的書房,初設在圓明園桃花塢中。雍正即位後,弘曆隨父皇遷居至紫禁城崇敬殿。年輕的皇子在崇敬殿內讀書寫字,並親題「樂善堂」匾額懸掛在殿內。《高士賞梅圖》鈐有「樂善堂圖書記」印,意味著它很早就被乾隆收到手中。這段緣分早從乾隆即位前種下,一樹紛繁的幽香飄過三朝盛世,傳至乾隆之子嘉慶,如今芳蹤偶見,為蘇富比的春季盛事添上一絲清芬。
編譯:吳君莉、勞嘉敏
Chinese version edited by: Lee Ng and Olivia 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