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是選擇怎樣跟世界溝通」—— 陳柏霖訪談
呈獻草間彌生、馬克・格羅亞恩、丁乙等名家傑作。
陳 柏霖自2000年代初出道以來,一直在影壇發光發亮,他首次出演男主角的電影《藍色大門》(2002年)獲選在康城電影節展映,所主演的《曾經相愛的我們》(2021年)和《假如王子睡著了》(2017年)也令人印象深刻。身為演員,陳柏霖在鏡頭前以出色演技服人,演藝成就獲充分肯定之餘,亦同時成為他探索其他領域的跳板。近年,他開始涉獵導演的幕後工作,又創建品牌服裝系列和開設藝術空間,跨界展示精湛的個人品味,呈現他詮釋創作的哲思。陳柏霖最新的重要角色就是出任蘇富比的客席策展人,策劃最新一季「Contemporary Curated」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挑選市場熱捧的藝壇名家和新秀作品,與大家分享他的鑑賞眼光和對當代藝術的獨特見解。
在這場萬眾期待的拍賣舉行前,蘇富比採訪了陳柏霖,談到天南地北,從創意才思的社會價值,到引導他收藏藝術的想法和好玩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思考方式和藝術觀點。
無論是有形或是無形的表現方式,您認為創造力可以為個人和社會帶來些甚麼?您從作為溝通渠道的當代藝術見到怎樣的潛力?
我們身處於人人都更容易被看見的世界,但我們想以甚麼樣子被看見呢?演員?YouTuber?分享美食的吃貨?旅行家?還是畫家?我們有很多選擇,但演好這些角色都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你隨手打開Instagram發個好玩的短影片,你就可以被看見,但你要思考如何讓自己一直被看見,而且這是否你想一直做下去的事?我覺得最重要是選擇自己想怎樣跟這個世界溝通。
以丁乙為例,他經常將大家熟悉的交叉符號融入創作中,而交叉又可以看成中國數字「十」,他從運用普世符號找到跟世界溝通的方式,傳達超越時間和地方的想法。即使大家來自不同年代,說不同的語言,都會發現他的作品帶有普世共知的特質,可以啟迪思考,激發超越語言廣度的想像力。
當代藝術有別於傳統藝術,可以展示現今社會的多樣性和自由。每一位藝術家都可以用他們獨特的方式詮釋自己的價值,不論媒材和形式,就用作品彰顯所關注的事情。我覺得從奈良美智的《上帝救救我們》等畫在卡紙的作品就見到這一點,他的創作方式我行我素,彷彿在宣示自己隨心創作的能力。奈良美智一直用作品支持他認為正確的事,從1990年代末他以現成物創作的作品開始,當中著名的有反核作品《No Nukes》,向世界傳遞希望的強烈訊息。我覺得當代藝術有延伸成一種生活態度的潛能,例如達米恩・赫斯特的「蝴蝶畫系列」,他用象徵美麗和永恆的蝴蝶闡述對生命和自然的看法,畫中的蝴蝶美麗多彩,超然脫俗,卻以病弱的姿態提醒世人生命脆弱易逝。當代藝術充滿無限的可能,不受拘束,向我們展示各種體驗世界的新方式,真是很酷的事。
演員算是被動的創作人,但近年您開始擔任領頭的角色,例如執導電影,開設藝術空間,建立時裝品牌,現在還當起策展人,為蘇富比策劃「Contemporary Curated」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您覺得自己注定要成為跟大家分享想法的人嗎?
我覺得自己來到一個階段,很想跟大家分享有趣的事物。這個世界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我不會視自己為「創作人」,因為在不同領域中,有很多真正的創作人還未被看見。我比較適合分享,我想更多人認識這些真正的創作人,對於成為分享想法的人,我多少也有些宿命感,但有時候我會擔心自己太過主觀。我跟大家分享的價值觀或者想法,可能會成為種在他人心中的種子,我希望將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呈現給大家。
2021年我跟朋友開設創意空間後,對發掘藝術新銳特別感興趣,例如新晉藝術家井田幸昌,他的創作總以人與人之間的聯繫為主題,他呈現人物的方式非常獨特,令人難以忘懷。日本茶道概念「一期一會」對井田幸昌影響很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生僅此一次的相會」,他的許多作品都是從這句話啟發而來,因此他的肖像畫能夠如此真摯感人,溫暖人心,提醒大家珍惜身邊的人和事。
請說說三位您喜歡或欣賞的藝術家?
我喜歡KYNE、花井佑介和山口幸士,我鍾情於將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的作品,這些藝術家從生活中深感興趣的事物得出有形和無形的道理與常態,運用創作天賦構築鮮明畫面,記錄難忘時刻。
花井佑介熱衷於衝浪,他體悟出衝浪時總要面對詭譎多端的大海。這就像人生,我們無時無刻都在應付說變就變的狀況,你會選擇隨波逐流還是逆流而上與之一搏呢?山口幸士是滑板運動愛好者,每天都去玩滑板,於是他將踏在滑板時映入眼簾的「移動風景」融入創作之中。
三位藝術家都曾與迎合大眾不同生活面向的公司或品牌合作,他們以日常單品為載體,讓更多人有機會將作品帶入日常生活中。我在小松美羽的作品中留意到,她的日常生活圍繞著大自然、寺廟、日本當地的信仰和傳說等等,她也藉此開拓出細膩動人的奇幻世界。
拿馬克・格羅亞恩作例子,他創作《無題(卡布里52.57)》的靈感源自卡布里島的風景,這幅畫作捕捉了一段影響他日後創作的時光,他受卡布里島的旅程啟發,後來畫出一系列色彩繽紛的抽象作品。當你了解到藝術家的生活經歷,找到他們受甚麼啟發,知道他們為甚麼創作新作,這就是我的靈感來源。
可否分享一下您收藏的藝術家和整體收藏方向?您有特別喜歡的作品嗎?
對我而言,藝術品的價值在於我和它之間的互動,以及它怎樣與我產生共鳴。在對的時間和地點遇上對的作品,心裡就會有收藏的渴望。當我看見藏品時,就會想起自己的生活哲學,甚至會不經意會心一笑。我第一次見到哈維爾・卡勒加的作品,馬上就被畫中令人驚喜的稚趣和歡樂的俏皮風格所感染,他的畫作流露窩心的純真感覺,令人立刻深被吸引。
您認為安迪・沃荷在當代藝術史上扮演著甚麼角色?他對您有甚麼影響?
沃荷在與摯友帕特・哈克特(Pat Hackett)合著的《普普就是一切都很好︰沃荷的六十年代》(Popism: The Warhol Sixties)中提及,他注意到藝術家的創作環境已經從田野和森林轉移到城市,現代生活是提供藝術家創作靈感的泉源。我欣賞沃荷的地方是他能夠為現代生活加上準確註解,流行文化和普普藝術不是單一獨立的產物,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檢視它們。正如現今社會十分多元化,我們以為生活中許多東西都是理所當然般出現,但其實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我覺得沃荷最厲害的是他很了解現代生活的基本元素,以及他這代人的價值,他就像啟蒙者一樣,引導大家細看社會的建構。
您的Instagram頭像用了Bored Ape Yacht Club系列的NFT,可以說說為甚麼選它嗎?您認為NFT和元宇宙對當代藝壇有甚麼影響呢?
數碼藝術興起不代表實體畫作沒落,兩者不存在此消彼長的關係,甚至很可能可以相輔相成,它們各自有狂熱的擁戴者,但同時喜歡兩者的「中間選民」應該佔比最高。看看松山智一的創作就知道兩者如何互動,他結合傳統浮世繪的美學元素和數碼印刷技術,既在作品體現紛繁綺麗的當代感,也展示從數碼科技汲取靈感的各種可能。他的作品橫跨不同領域,穿梭於過去與現在、現實與數碼世界。近期他更將自己的實體畫作與2022年創作的NFT作品並列展示,探究現實與身分認同。NFT作品是獨一無二的,無法偽造,並助長透明的交易過程,這些特性對藝術品交易都至關重要。此外,NFT作品每次轉售時,藝術家都可以從成交價按比率收取部分利潤,這是傳統藝術品交易無法做到的。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利用NFT相關技術買賣實體畫作。
您甚麼時候開始對當代藝術產生興趣?是當時出現甚麼契機或者經歷了甚麼嗎?
我從音樂、服裝、設計等領域開始,漸漸了解到藝術的不同方面,此後就很喜歡學習這些知識。
最後,您希望透過今次與蘇富比合作跟觀眾和藏家分享甚麼訊息?
藝術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更沒有優劣對錯之分,你只要根據日常生活累積的經驗,找出自己鍾情的作品,這比按照外界定義去做有趣多了,好玩才是最重要。
置頂圖:篠田桃紅,《遼闊》,估價:220,000 - 380,000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