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宮廷外交教父德璀琳與洋帥漢納根珍藏中國藝術品

Sotheby's

紐約 – 本季蘇富比榮幸備至,特別呈獻一組來源顯赫的中國藝術品珍藏精選。此珍藏集成於晚清時期,藏家乃十九世紀下半葉在天津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德國人——德璀琳(Gustav Detring 1842-1913)及其女婿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 1854-1925)。兩位分別在清政府最高權力機構擔任要職,在局勢動蕩的晚清時期於中國政治、外交和軍事等領域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所呈之珍將上拍於2018年3月20日「明·朝曦」、2018年3月21日「中國藝術珍品」及2018年3月24日「蘇富比週末拍場:亞洲藝術」拍賣。

德璀琳、漢納根與李鴻章合照,柏林,1896年 圖片:akg-images

明宣德 青花纏枝花卉紋執壺 《大明宣德年製》款,估價:600,000 - 800,000 美元,「明·朝曦」拍,2018年3月20日

德璀琳 (1842-1913)

德璀琳出生於德國北部萊茵-威斯特伐利亞,於1865年移居中國,在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爵士(Sir Robert Hart)的手下工作。1872年德璀琳開始供職天津海關稅務司,六年後,被委任為總督李鴻章的私人親信顧問,並擔任此職務長達二十七年之久。

德璀琳 (1842-1913)

德璀琳在中國期間,曾任職於總理衙門(外交部)以及北方港口稅務司,皆屬清政府最高權力機構。他在中國取得的成就非常人所能,才能卓越出眾。出於李鴻章的信任,他在1870到1880年代之間代表清政府參與了多項外交條約和貿易協定的談判,並且全權負責與德國軍火商交易及僱傭軍事專家。甲午戰爭時期,他奉旨前往日本議和。1896年,慈禧太后授予德璀琳一品頂戴花翎,使他成為當朝官銜最高的洋人。天津利順德大飯店內懸掛的一幅油畫詳細的記載著這份榮耀。

德璀琳受封一品頂戴花翎,1896年,此畫掛於天津利順德大飯店

德璀琳以天津為家,並為天津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他創立了天津大學、合辦了《中國時報》、建造天津賽馬道、在租界地鋪路、修建市政廳,並以英國軍官查理·喬治·戈登 (Charles ‘Chinese’ Gordon) 的名字將其命名為戈登堂 (Gordon Hall)。德璀琳1913年逝世時,一份中國報紙寫道 :「他對天津的繁榮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天津公共空間的每一階段的發展,都可看到德璀琳先生對這個社會既偉大又寶貴的貢獻。」

漢納根 (1854-1925)

(左)漢納根 (1854-1925) (右)德璀琳、其妻 Eveline Detring、其女 Elsa Detring 及漢納根,德璀琳結婚三十年紀念日攝於德璀琳家族宅邸 Nibelheim,天津,1904年

漢納根生於萊茵河畔上的特里爾鎮(Trier),被家人稱為「愛中國主義者」,漢納根曾任普魯士野戰砲兵隊的上尉,後被德璀琳納為軍事顧問。1879年移居中國,迅速成為李鴻章的密友兼幕僚,一直為其工作到1887年。李鴻章委任漢納根設計建造多處海軍砲台,包括著名的旅順口砲台。漢納根由於1881年建造旅順砲台有功,表現突出,迅速升任統領位置,獲建造大連灣、威海衛砲台之重任。

清 慈禧太后御寶水晶雕瑞獸鈕方璽 ,璽文:鑑空衡平,估價:40,000 – 60,000 美元,「中國藝術珍品」拍賣,2018年3月21日

1894年11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光緒皇帝委任漢納根領總兵銜入北洋水師充總教習兼副提督,並承諾充足的經費和權力,望其帶領新軍擊潰日敵。然而,迫於朝內仇外情緒的壓力,計劃最終被擱淺,遂導致旅順砲台和威海衛砲台淪陷。

德璀琳與漢納根共同掌管的英資企業開平礦產,是第一家把西方工業技術引進中國的公司。漢納根於1895年與德璀琳長女艾爾莎(Elsa)成婚,是為兩個顯赫家族的完美聯姻。

(上)清光緒 黃地青花九桃纏枝花卉紋大盤 《儲秀宮製》款,估價:40,000 – 60,000 美元,「中國藝術珍品
拍, 2018年3月21日 (下)清光緒黃地青花九桃纏枝花卉紋大盤展覽圖錄頁,展覽《Ausstellung Chinesischerkunst》,柏林,1929年

德璀琳和漢納根在中國取得的汗馬功勞均有詳細的記載,然而他們的收藏愛好卻鮮為人知。因為兩人皆為李鴻章的親信幕僚,長期與清朝廷、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密切往來,為他們的收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部分藏品為朝廷所賞,部分藏品則為裝點兩人在天津富麗堂皇的宅院而納。

清乾隆 白地綠彩雲龍趕珠紋罐 《大清乾隆年製》款,估價:30,000 – 50,000 美元,「中國藝術珍品」拍,2018年3月21日

德璀琳和漢納根在中國取得的汗馬功勞均有詳細的記載,然而他們的收藏愛好卻鮮為人知。因為兩人皆為李鴻章的親信幕僚,長期與清朝廷、慈禧太后和光緒帝密切往來,為他們的收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其部分藏品為朝廷所賞,部分藏品則為裝點兩人在天津富麗堂皇的宅院而納。其部分藏品為朝廷所賞,部分藏品則為裝點兩人在天津富麗堂皇的宅院而納。當時兩人在中國的官場及社交圈結交了許多滿負盛名的收藏家——包括在1876年至1884年間擔任海關稅務總司的賀璧理(Alfred E. Hippisley 1848-1939),他曾擁有著最為重要的清瓷珍藏之一;另有藏家胡佛(Herbert Hoover 1874-1964),曾在開平礦業任工程師,後成為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他偏愛收藏中國青花瓷;而漢納根擔任海關關員的妹夫伊斯特·奧爾(Ernst Ohlmer 1847-1927),亦收藏有大量中國瓷器,目前藏於德國希爾德斯海市的姆羅默和佩利措伊斯博物館;此外,目前所見圓明園最早的圖像記錄——攝於1872年的圓明園遺址的照片,亦出於奧爾之手。

姆羅默博物館清單,1899年,列寫德璀琳/漢納根藏珍,包括本次「中國藝術珍品」拍賣所呈編號549及550

1895年,漢納根回德國短暫停留了一段時間,出於安全保管的考量,他將大量的中國瓷器帶回德國。1899年,他借出收藏中的160件藏品給羅默和佩利措伊斯博物館。1919年,漢納根一家離開天津,先移居漢諾威,時值德國戰後經濟蕭條,部分家人於1920、30年代陸續移居美國。其中一部分藏品被留在德國直到20世紀上半葉,而少部分藏品曾被借展於1929年柏林首屆「中國藝術展」,這些藏品在1950年代飄洋過海來到美國,並由德璀琳和漢納根的後代珍藏保存至今。

 

清道光 仿剔紅盞托 《精進堂製》款,「蘇富比週末拍場:亞洲藝術」拍賣,2018年3月24日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