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珍品」拍賣(4月29日,香港)獻呈世界知名的貝索烈春宮珍藏選萃,揭示往昔閨房生活之秘,一窺古人的私情幽會、縱慾歡愛。現在讓蘇富比共您一起細味中國古代情色文化之美。
男 歡女愛,乃古中國自然秩序之重要一環,傳宗接代之外,陰陽調合亦是強健身心的重要關鍵。古時,權貴階層之男性向來享有充分的性主導權,三妻四妾屬尋常之事;在外,青樓裏各種性取向皆得慰藉,更廣得名流光顧。如此風氣下,數百年來文人雅士歌頌歷代名妓,已成風尚,亦是次文化。春畫可溯至漢朝,十世紀初,隨著江南一帶杭州、蘇州等商業城市興起,更廣為流傳,明代末年達到巔峰,當時的文學、筆記均見情色藝術之跡。
嚴選首屈一指的貝氏中國情色藝術珍藏近廿件作品,環宇稱冠。貝索烈身為藝術家且懷抱熱烈鑑藏志趣,投身研究、蒐羅藏品超過四十載,曾述「孕育這些作品的時代,雖已不存在,但從作品中,觀者可感受到畫家的熱情與細膩,各自敘述著不同的故事,帶著詩意,潤澤人類生而存在之意義,同時也使過去再次重生。」
觀者宛入古代中國最為私密之場域,窺視過往人們的情與慾、及隱晦深藏之情色文化,從歡愛情景,至庭園、居室、服飾等細節,皆一覽無遺,提供對於古代春情嚮往、審美、性文化更為深入的觀點。
庭園,文學寓意近同情趣、閒暇,乃社會上層方能擁有之,富神秘感,非常人百姓所熟悉的起居空間。春畫中,庭園反覆作為歡愛之地,庭樹枝枒交纏、石雕巨岩,一再呼應情愛中親暱之姿,此乃春情幻想最佳場景,遊走屋裏、屋外之界線,半隱密亦半暴露,更加激發畫中愛侶情慾,引人入勝,觀之亦似同歡。畫中或窗櫺大開,或置身開放式庭閣,彷若隨時可被窺知,更添香豔。
庭園亦是古代仕女少數能與他人接觸之地,文學中亦諸多相關例子,出身名門年輕閨女,如《紅樓夢》中,賈元春自宮中回府省親,遊大觀園,對比深宮禁城,可謂久旱逢霖,庭園中靜謐優雅,屏除外界塵囂。如此描寫,印證庭園作為卸下禁錮、解放身心的重要作用。
細觀貝氏珍藏,歡愛主題更深沉的反應對於自由之追求,描繪的庭園細節尤其可見道教影響。畫中庭園可謂陰陽交合之地,掙脫禮教、階級束縛,男女交合,意味著兩性、陰陽得以完美平衡。
貝氏:「情色藝術,亦反映古代中國對於天人合一之追求。」
或許最能突顯天人相應者,要屬盧芹齋舊藏之 〈愉悅滿園〉冊頁(拍品編號3656),亦是貝氏特別珍視之藏品,冊中八景不僅展現浙派晚期風格,細膩精美,且揭示晚明時期之社會萬象。
如「園中春嬉」一景,依據服飾,畫中主角應為甚有地位之士紳與已為人婦之仕女,面容描寫皆自然生動,符合當時審美,著柔滑絲袍、華貴珠飾,室內陳設亦雅緻精美,應屬皇家內苑。園中木蘭、牡丹同時盛放,無視其開花季節實不相應,右側巨大青色太湖石,平衡構圖,其姿態亦呼應相擁愛侶。此冊各幀細節,皆滿載寓意,耐人尋味。
如此精緻作品,唯宮廷畫家可為之,〈愉悅滿園〉應出自康熙朝畫院,乃中國情色藝術品之翹楚,與蘇州畫師徐玟(活躍於1690-1722年,1724年卒)所作一春宮冊相近。徐氏曾受詔入宮,參與康熙六十大壽相關繪畫。
藏品中另一焦點為蘇州畫家王聲〈春宮詩意圖〉冊(拍品編號3657)。王氏,晚明蘇州人,擅畫人物仕女。本品細節自然傳神,人物纖纖柔美,偶以狂放筆法繪背景庭閣扶疏,對比托襯,畫藝高超,酣暢精彩。畫中人物或暗送秋波,或恣情歡愛,各種姿態、情境皆得,最後一幀,繪斷袖之情,見畫家落款。中國春畫有畫家落款紀年者,極為罕見,此應為現存歷代能確認作者之春畫中,年代最早者。
藝術史學家高居翰曾論,存世中國春畫多畫工低劣,遂造成不入流之印象,其藝術性亦不受重視。王聲〈春宮詩意圖〉及應屬康熙御製之〈愉悅滿園〉,足為反證,二冊均展現至高之繪畫造詣。藏品質高重要,貝氏珍藏盛名遠播,曾數度展出於各知名美術館,如蘇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巴黎賽努奇博物館、倫敦巴比肯美術館、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及柏克萊大學藝術博物館。
貝氏珍藏呈獻難得一見之中國情色藝珍,作品畫藝高超,宛若視覺之詩,藝術性遠溢於春畫表象之性愛題材,歷史文化珍寶,如貝氏曾述,「如此渴求,方得每日均有新發現」,或許這批珍藏,亦能開啟吾人鑑古觀今之新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