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惠特尼雙年展以「位置」的概念貫穿全展,可謂順理成章。2015年5月,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新展館在紐約市中心曼哈頓米特帕金區開幕,展館由倫佐·皮亞諾設計,已成為當區核心地標,今年是新館開幕兩年以來首度舉行雙年展(3月17日至6月11日)。與舊址過去多屆雙年展相比,新展館為觀眾帶來截然不同的體驗。
雙年展聯合策展人米婭·洛克斯及克里斯托弗·Y·劉
舊展館由馬賽爾·布勞耶設計,乃紐約上東城之地標,運用大量石塊及厚重的混凝土牆壁,頗具莊嚴穩重之感,但是卻如碉堡一樣隔絕外界。惠特尼新展館則與之相反,連接展館與城市,如果東起格林尼治村、西至哈德遜河是一片拼圖,新展館就是連結兩地的最後一角,此方面舊展館未能企及。是次展覽由博物館策展人克里斯托弗·Y·劉(Christopher Y. Lew音譯)與獨立策展人米婭·洛克斯(Mia Locks)攜手策劃,他表示:「展館有助我們開展與城市的真正對話。不少藝術家都為與展館結緣而感到興奮。」
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的展覽會場,Julian Cassady攝
為了讓策展人善盡利用新環境,雙年展延後了一年舉辦。是次展覽共有63名藝術家參展,既包括二十多歲的後起之秀,亦有87歲的喬·巴爾(Jo Baer)及77歲的拉里·貝爾(Larry Bell)等藝壇前輩,更有多個藝術團體參展。參展作品包括繪畫、雕塑、電影、表演藝術、虛擬現實、電子遊戲設計等藝術形式,使雙年展更顯包羅萬有。籌備工作雖然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展開,但展覽本意並非為了回應政治現況。洛克斯表示:「人們不時問我們這個問題,但其實藝術家很早以前就已經在構思這些概念,其時大選還未成為話題。如果藝術展覽本身就是要回應社會狀況,它應該是與之交融、緊扣,多於立即而直接的反應。」
觀眾體驗喬丹·沃夫森(Jordan Wolfson)虛擬現實作品《真實的暴力》,Julian Cassady 攝
展館本身既然是都市更新的典例,「位置」的議題亦因此顯得合適不過。議題以多種方式切入,探討時事異常貼切而有力。策展人遊遍全國遴選參展藝術家,才發現從「位置與土地的重要性」到「個人於動盪社會中的位置」,抑或我們所處的位置如何形塑「群體生活的方式」等,「位置」的概念深植藝術家的腦海。劉氏表示:「我們並沒有預先設定展覽的面貌。」洛克斯補充說:「我們與藝術家對話,造訪工作室看作品,一切應運而生。大家的對話總是回到更大的命題上,例如這個國家的現況、人們對集體意識的看法、對公共基礎建設的創意思考等等。」
克斯廷·布拉奇(Kerstin Bratsch)及迪波·艾拉斯(Debo Eilers)二人合組藝術團體卡雅(Kaya)之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許多藝術家探討的議題直接圍繞惠特尼展館本身及周遭環境。新奧爾良藝術家扎魯希·阿卜杜利安(Zarouhie Abdalian)創作出一件為展館特製的音效作品:展館座落的米特帕金區位於河邊,曾以肉類加工及航運為業,扎魯希揉合這兩門工業使用之工具發出的聲音,於連接展館兩層戶外露台之間的階梯平台播放,紀念二十世紀後期體力勞動行業的消逝。洛杉磯藝術家薩瑪拉·戈爾登(Samara Golden)及布魯克林藝術家拉烏爾·德·涅韋斯(Raúl de Nieves)則從展館廣闊的窗戶與窗外景致當中獲得創作靈感,戈爾登的窗西望哈德遜河;德·涅韋斯的窗則東望市中心。
拉法·艾斯帕札(Rafa Esparaza)的泥磚裝置藝術作品、貝阿提斯·柯蒂斯(Beartriz Cortez)的石塊雕塑、多利安·烏利西斯·洛佩茲·馬爾西亞斯(Dorian Ulises Lopez Marcias)攝影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藝術家團體「佔領博物館」正進行「債務博覽會」項目,指出藝術家面對的財政壓力,向全美國所有債台高築的創作人廣邀作品。是次參展作品《壓力、恐懼與焦慮組合》作於2015年,當中包括油畫、雕塑、素描等不同媒材,出自十位藝術家的手筆,他們的總債務達至732,462美元,作品直接嵌於博物館牆壁內。
拉烏爾·德·涅韋斯(Raul de Nieves)的雕塑及彩色玻璃作品,Julian Cassady 攝
某些情況下,為展館特製的藝術品更超越展館本身。克里斯托弗·劉表示:「不止一位藝術家來問我們館內網絡的連接情況。」其中一位正是伊蓮娜·海杜克(Irena Haiduk),她在博物館的網絡之上架設另一個無線網絡。觀眾在館內用數位裝置使用海杜克架設的網絡時,會發現每個網站的網址後面均加上了「.yu」,變相把網址變成前南斯拉夫的「幽靈網絡」。此外,海杜克更架設虛擬合作銀行邀請觀眾投資,資金將用作在塞爾維亞購買土地,以抗衡外商在當地發展。
《佔有(惠特尼雙年展版本)》,威廉·珀伯·L(William Pope.L),Julian Cassady 攝
並非所有以「位置」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均以全球視野為主,在媒材選擇上亦不一定走非傳統路線。雕塑家拉里·貝爾正展出他最大型的裝置藝術作品,作品是一系列紅色立方玻璃箱,箱內有箱,置於戶外露台上,隨著遊人行走,所見的玻璃箱逐漸變色並更為透明。劉氏表示:「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作品,但現在他更上一層樓,思考如何讓極簡主義的立方體與身體互動。」貝爾的裝置藝術使人放慢步調,在玻璃箱之間、在城市當中反思自己的位置。
艾莉莎·尼森包姆(Aliza Nisenbaum)的畫作 Julian Cassady 攝
相對其他媒材能為觀眾帶來沈浸式的體驗, 繪畫相比之下看似為平面所限,但在雙年展中,繪畫同樣詮釋「位置」的重要。艾莉莎·尼森包姆(Aliza Nisenbaum)及亨利·泰勒(Henry Taylor)等藝術家的人像作品提醒我們周遭環境對個人體驗的影響。喬·巴爾(Jo Baer)以其早期極簡主義作品聞名,是次展出一系列畫作,以自己居住愛爾蘭的經驗為體裁,將愛爾蘭的岩層入畫, 探討人與土地的連結。此系列畫作從未在美國展出,「我們很高興展出此系列作品,這些畫作透過描繪風景傳達『位置』的重要性,帶出對土地的敬意,這議題特別緊貼現時」,劉氏特別解釋道。
藝術團體「後商品化」的錄像投影作品《一道極長的線》,Julian Cassady 攝
至於雙年展中最具政治意涵的作品,則是出自藝術團體「後商品化」的錄像投影作品,作品有四個頻道,從地板延伸至天花板,探討「位置」的情緒感染力,令人目眩。作品題為《一道極長的線》,作於2016年,展示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邊境,於展館四面牆上移動。洛克斯表示:「我們差不多在一年前選中了這件作品。當然,現在所代表的意義別有不同,甚至更貼近時局。」雙年展的藝術家在關注時事議題之餘,更超越對日常生活的描述,表達出更多的迴響與共鳴。
開啟圖輯預覽2017年惠特尼雙年展盛況
頁首圖片:惠特尼露台,遠眺哈德遜河景致。© BILLY FARRELL/BFANY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