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mporary Discoveries」當代藝術網上拍賣匯聚現今最炙手可熱藝術家的精彩傑作,涵蓋國際知名藝術大師和年輕藝術新銳,有意拓展收藏的藏家萬勿錯過。下文將重點介紹十位極富潛力的藝術家,率先了解他們的創作風格和觀點。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b6af183/2147483647/strip/true/crop/3724x3000+0+0/resize/684x551!/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51%2F7c%2F5bff7eab4d45b38855a587f4240f%2Fhk1345-crt67-t3-01-02-combined.jpg)
陳惠琳
陳惠琳畢業於蘇富比藝術學院,現居倫敦,十六歲前一直以香港為家。她繞過抽象與具象繪畫的界線,稱自己的畫作為「偷來的現實」。她的油畫顏料厚重,線條流麗,能量充盈,吸引觀者近距離細看以厚塗手法堆疊的油彩。在今次專場上拍的《生辰之時1號》和《生辰之時2號》(2020年作)展現母性光芒,亮綠、明黃、粉橙的筆觸縱橫交疊,悠揚諧協,以抒情的韻律洗滌觀者心靈。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3b0ccb3/2147483647/strip/true/crop/3750x2500+0+0/resize/684x456!/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2d%2Fba%2Fa3d2932e4e0bbfd371926867d127%2Fhk1345-cqyzy-t3-01.jpg)
格倫登・科德爾
塔斯曼尼亞畫家格倫登・科德爾以運用明亮色彩描繪祖國澳洲著稱,他筆下的澳洲風光總洋溢著融融暖意。科德爾是家中最年幼的孩子,排行十一,他擅於融合稚趣的形象和類近於抽象的表現,畫作歡快清新,綻放的活力恍如「幸運之國」澳洲的明媚陽光。科德爾為作品起的標題也俏皮可愛,盡展澳洲作為人間天堂的蓬勃朝氣,例如《午後歡樂時光》(2022年作)和《美好的一天》(2023年作)。今次專場呈獻的《檸檬樹》(2021年作)表現了科德爾的典型風格,畫中陽光普照,山景前佈滿半抽象植物,構圖繁富而不雜亂,繽紛悅目。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a8b5839/2147483647/strip/true/crop/3046x2500+0+0/resize/684x561!/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40%2F9d%2Fe87b62c545178b47b215a5cebb53%2Fhk1345-cj6zv-t2-01.jpg)
艾倫・莊遜
活躍於布魯克林的艾倫・莊遜是不可不識的當代藝術家。他的壓克力畫作迷幻炫目,描繪眾多求愛男女眼波流轉,難捨難離,洋溢浪漫氣氛。莊遜畢業於紐約亨特學院,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亦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永久收藏。莊遜筆下的男女形象朦朧,超凡脫俗,沉醉於感官上的歡愉,似乎永遠都無法從如夢飄渺的氛圍中抽離。《走進蔚藍》(2021年作)也不例外,散發輕柔動人的美麗光芒。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a041357/2147483647/strip/true/crop/3239x2500+0+0/resize/1036x80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72%2F8a%2Ffe50e58a4d68afdc69cd60bf0e3d%2Fhk1345-cpf37-t2-01.jpg)
金玉
韓國藝術家金玉的創作經常以他設計的小女孩Min為重心,Min的大眼睛可以是藍色,也可以是粉紅色或紫色,閃耀著發自內心的光芒,呈現金玉投射在她身上的情感。Min有各種各樣的感情,能有同理心,有保護慾,也有叛逆和退縮的時候,情緒會像人類的心情一樣波動。金玉以作品向太太和為他提供情感庇護的關係致以深重敬意。《我幻想的繆斯》(2022年作)引領觀者進入恍如童話國度的世界,也許是暗示日常生活的壓力或會影響我們與另一半的關係;畫面的訊息也含糊不明,究竟Min是在等候乘火車離開,還是邀請觀者到她家中呢?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14dd0c2/2147483647/strip/true/crop/2505x3000+0+0/resize/684x819!/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14%2F25%2F327e801a4cdca2d527492fbfe778%2Fhk1345-crfmx-t3-01.jpg)
蒂埃里・諾爾
藝術界對浪蕩不羈的法國藝術家蒂埃里・諾爾絕不陌生,他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移居柏林,一直創作不斷。1984年,諾爾在柏林圍牆上創作壁畫,目的是「要改造它,讓它變得荒謬可笑,最終得以摧毁它。」他成為第一個在柏林圍牆上塗鴉的藝術家,從此聲名大噪。將近四十年後,諾爾以卡通風格描繪的粗線條標誌人物仍然大受喜愛。雖然諾爾出生於法國,但他已經儼如柏林的象徵。他曾與德國導演文・溫德斯合作拍攝電影《慾望之翼》(1987年),他在東德品牌「特拉班特」汽車上噴製的亮麗塗鴉,則現身在搖滾樂隊U2的1991年專輯《Achtung Baby》封面。2022年,倫敦蘇富比曾為他舉行個展。他的《我是個樂觀的人,我外出時從來不帶傘》(2020年作)是今次專場的焦點拍品之一。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ffe3bc0/2147483647/strip/true/crop/2502x3000+0+0/resize/684x82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bd%2F5b%2F1144939349bcbbce135382d12503%2Fhk1345-cqwkl-t3-01.jpg)
艾米莉・路德维希・舍弗
艾米莉・路德维希・舍弗出生於三藩市,現於紐約生活和工作,她的畫作探討怪誕離奇的事物,匯集各種矛盾。舍弗描繪的人與物造型棱角分明,人物與環境毫不協調,氣氛詭異,沒有嘴巴的女子彷彿是用石頭雕鑿而成,卻有靈活的肢體,舍弗佈置的空間都是由女性開創和主導的。在《被女像柱拒絕》(2020年作)中,兩根女像柱像保鏢一樣,不讓任何人進入房間,菱紋瓷磚地板引領觀者望向一片漆黑的遠方,令人不禁猜想女像柱後遙不可及的神秘聖所。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6ab3e8f/2147483647/strip/true/crop/2525x3000+0+0/resize/684x813!/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a6%2Fff%2F0691aafb412ea86d7947a7ad5236%2Fhk1345-crprq-t2-01.jpg)
高野綾
日本藝術家高野綾運用超扁平藝術風格創作,力主打破院校間的藩籬,消除藝術、動畫、繪畫、插畫、時裝和電影的界限。在《H女士與女孩們》(2014年作)中,性別難辨的小女孩漫不經心,目光落在一群色彩斑斕的蝴蝶翩翩起舞,牠們就像仙子演奏的非凡交響曲在畫中迴盪。高野綾本身也是科幻小說作家和漫畫家,她透過藝術創作建構屬於自己的無垠宇宙,完全不受現實世界的重力拘束。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f9bcd93/2147483647/strip/true/crop/2394x3000+0+0/resize/684x857!/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24%2F32%2F7e6bddaa4fefac87e5570f806d24%2Fhk1345-cpygb-t2-01.jpg)
羅德爾・塔帕雅
菲律賓藝術家羅德爾・塔帕雅借鑒殖民時期以前的研究資料、神話傳說和口耳相傳的民間故事,創作出尺幅恢宏的作品,畫面佈置錯綜複雜,充滿奇思異想,活力盎然。塔帕雅畢業於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現居菲律賓。他在作品利用敘述寓言的方式,處理全球化和個人與社會衝突等時事議題。塔帕雅擅長拼貼和布本壓克力畫,也精通手工藝,精湛技藝讓他成為宏揚菲律賓民俗傳統的宣傳大使。在《蝙蝠的創造》(2011年作)中,蝙蝠象徵機警、可怕的「異類」和直覺,但牠們仍可安然棲身於茂密的森林裡,受林中的動物和植物照料。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75a1f2d/2147483647/strip/true/crop/2576x3000+0+0/resize/684x797!/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23%2F6d%2Fff9377744622982f4dc0594a07fc%2Fhk1345-cptrr-t2-01.jpg)
布萊恩・宇興
菲律賓藝術家布萊恩・宇興從佛蘭芒畫派和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汲取靈感,以古典油畫風格作為跳板,作品呈現超現實主義的韻味。宇興深受古代肖像畫大師和他們造就的重要主題啟發,憑藉作品與他們開展跨越數個世紀的對話。他在每幅畫作中摻入寫意的幽默感和溫和的諷刺意味,加入現代生活的物品、神話故事的指涉和令人意想不到的細節,讓畫面變得怪誕詼諧。《唐吉訶德》(2021年作)以塞凡提斯的小說為藍本,書中主角唐吉訶德的假想敵原為多座大型風車,宇興卻將風車畫成一件隨手可棄的玩具風車,而且原本的盔甲也換成卡紙箱,突顯唐吉訶德的脆弱形象。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e052661/2147483647/strip/true/crop/2249x3000+0+0/resize/684x912!/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ca%2F21%2Fe9ccc0204b4ba48ea8cbefa166e2%2Fhk1345-cqwkk-t3-01.jpg)
彼得・烏卡
尼日利亞裔藝術家彼得・烏卡現居德國科隆。他的繪畫靈感源自小時候在尼日利亞生活的短暫回憶,姨母探訪朋友,在市集見到表兄弟,七八十年代的時裝,這一切都透過他的畫筆活現於作品上。烏卡以畫作重現童年生活,記錄那個年代的小故事,但他所敘述的不一定可靠,因為他記錄的是自己的回憶,而回憶從前總免不了把故事記錯。他的作品畫面粗細程度不一,一幅畫作中有些地方畫得十分仔細,有些地方筆觸較為鬆散,反映回憶從深刻到模糊,甚至已然忘記的過程。《放心》(2017年作)就像烏卡冷靜地給人拍下快照,用直線、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光線,組成天空的水中倒影和岸上色彩鮮豔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