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清宮劇中女主角準備要進入皇宮開始愛情大冒險時,總會需要經過「選秀女」的過程,不管是選后選妃,最後手上都會拿到一柄玉如意作為中選的象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意」到底是什麼呢?客觀來說,它的造型像是一個問號,單放桌上立不好、掛起來怕摔了、還得有個架子特別供起來,到底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根據古書中的記載,它原本是「爪杖」,說得白話些,就是抓背搔癢的「不求人」,只是平常用的大多是竹或木的材質、而且更細長一些。搔癢這需求不非分階層,帝王將相后妃公主人人會癢,因此成為了生活空間中常見的器物,也逐漸捨棄了原始素樸的材質,改用金銀、玉石、犀角……等高貴的素材來打造,在東晉之後成為常見的物品。
正因為如意本就是不求人、本就放在生活周遭,因此也衍生出意外的用處,王公將相在商談國家大事時拿來比畫、或者名士高僧拿來指點經文都是常見的。但是另外一個用處就不太好了……南朝的梁武帝的嫡長女驕縱任性,梁武帝給她許配了一個世家子弟,兩人的志趣個性都不相合,有一回公主仗勢欺人,駙馬忍無可忍、入宮告狀,梁武帝聽說女兒如此不賢,立刻將女兒叫入宮中斥責,一時氣極,拿起手邊的犀如意就將女兒痛毆一頓,史料記載,連珍貴的犀牛角都被擊碎。然而這番教訓沒能讓公主痛改前非,反而恨透了丈夫與父親,甚至幫著叔父造反,陰謀敗漏後,父女二人至死都沒能和解。
這類拿如意打人砸物的記載不少,這可能是因為如意通常會做得比較厚實,拿在手上很有份量、又是隨手可得,在氣憤之中被當成鈍器使用,而不是一開始就預計作為武器的。
如意的型態千年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或許也因為器物的名字是「如意」,有祝福一切順利平安的意義,在明清之後常常被用來作為禮物獻給皇帝,又或者賜給臣下,在清宮的內務府規範中,也記載著在不同場合需要預備哪些材質的如意來賞賜。
不過,如意究竟什麼時候開始變成皇家的定情信物呢?這其實得分成兩個段落來討論。其一是選秀的信物,在《明史》中記載,天啟皇帝之妻張皇后為小叔信王(即後來的崇禎)選王妃,依照當時的慣例,皇后王妃的決選有三人,沒有中選的就送回家,看中了誰就由皇太后替選中的女子掛上「金玉跳脫(鐲子)」,此時的信物並不是如意,選后的人也不是皇帝本人。
清代的皇帝只有順治康熙父子、同治光緒兄弟經過選后這一關,在順治康熙時代雖然大多沿襲明代宮規,但順治的皇后都是蒙古王女、康熙的皇后則是滿洲親貴,有現實的政治聯姻考量,因此,也只有同治光緒二人的選后能有決選三擇一的可能。
在同治選后時留下的野史傳說,最終有兩名候選人,個性截然不同,慈安太后喜歡相貌平凡、個性溫婉的,慈禧則中意容貌豔麗、個性活潑的,兩宮太后各執己見就留給同治皇帝決定。然而,同治偏偏選了嫡母中意的那位,於是,一位成了皇后、另一位則封慧妃。此說並沒有正史可供佐證,但在這個故事中,如意從來沒有出現過。
到了光緒帝選后時,傳說是五個候選人,野史傳說慈禧這回倒是讓光緒自己選,光緒中意的是其中最漂亮的一位,正要選定,慈禧卻隨即變臉,示意光緒選擇了她的姪女(即隆裕皇后)。在《清稗類抄》中說,光緒選定時,將「金如意簪於髮」,顯然這裡的如意並不是手持的,而是仿照如意打造的如意簪。而後,在晚清其他宮女、女官、太監的傳言中,則是光緒將玉如意交給隆裕後賭氣離開,慈禧刷掉了最漂亮的兩位,將剩下的兩個荷包給了後來的瑾妃珍妃姊妹。在這個故事中,不管到底給的是如意簪或者玉如意,都顯示了「如意」在清宮象徵的意義,早已脫離了搔癢抓背的實質意義,更多是暗示著「如君所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