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源自十九世紀末;時至今日,這個行業的市場價值達三十億英鎊。2019年大英博物館的「MANGA マンガ」展覽是在日本之境外最大型的日本漫畫展覽,吸引超過十八萬人進場參觀。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33f178d/2147483647/strip/true/crop/1440x2160+0+0/resize/684x1026!/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94%2Fd7%2Fb4aff47c44d28992e1a7bebfc57b%2Fgolden-kamuy1.jpg)
這次展覽呈現「人人漫畫」的概念,以日本漫畫探討流行音樂、消費主義、時裝、電影及遊戲。展覽策展人妮可·考里奇·羅斯曼尼爾一邊在博物館大中庭品嚐鮮奶咖啡與胡蘿蔔蛋糕,一邊講解葛飾北齋、Instagram與傑夫·昆斯在日本漫畫世界的角色。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0c05068/2147483647/strip/true/crop/3640x2745+0+0/resize/1061x80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a5%2F0b%2Fce24deca48a7a5d1867d21dfe041%2Fhk0982-bkj4c-1.jpg)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bbb0b81/2147483647/strip/true/crop/2028x2667+0+0/resize/684x90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01%2F7a%2F066c143f416ea949b6552aa509f5%2Fhk0982-bkdby-1-2.jpg)
對於從未接觸日本漫畫的人,你會如何解釋它的定義?
日本漫畫是連續敘述的視覺表現形式,以線性敘述圖像故事,從頁面右上方觀察至左下方。你的眼睛隨著線條移動視線。當你習慣這種模式,你便能迅速閱讀漫畫。自然地,你就能發自內心地投入其中。
人們對日本漫畫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有些人以為日本漫畫是兒童讀物,就連日本人也常如此誤解。有些人認為漫畫沒有內容,就如電視節目,只是消遣娛樂。然而,日本漫畫一直以來是一股強勁文化浪潮,不可忽視,如今依然風靡全球。在流行Instagram的世界,我們總以圖片訴說不同故事。而日本漫畫憑著圖像說故事的特質,或許描述現今這個社會最適切不過。
日本漫畫與西方傳統連環圖有何不同?
西方連環圖由方格内的圖像和文字組成。圖文更可能是平衡均等。若你抹去文字,便難以理解圖中發生何事。而日本漫畫通常沒有文字,即使偶有文字,即便不閱讀文字也可以理解故事。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4acd377/2147483647/strip/true/crop/3578x5098+0+0/resize/684x975!/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e2%2F14%2Fce7e4e17470fbaa9e1ddb01f30be%2Fcaptain-tsubasa1.jpg)
日本漫畫從何而起?
日本漫畫的起源眾說紛紜。我們一般認為現代日本漫畫源於1880年代。這就是後來日本的本地圖像形式,融貫西方報刊技術、印刷及諷刺手法。
日本有以圖像作教育用途的傳統嗎?
展覽中的葛飾北齋作品便是一例,可見十八世紀時便以圖像作教育用途。此作並非圖畫小說,而是圖解歷史書。日本當時的民眾多不識字,而這正是以視覺圖像為主導。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bdabb76/2147483647/strip/true/crop/1912x2000+0+0/resize/684x715!/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c4%2F44%2Fcebaf34a43109c98afc01560d4d8%2Fhk0982-auctionlist-3.jpg)
日本漫畫對當代藝術有帶來影響嗎?
當然有。日本漫畫是一種媒介。從傑夫·昆斯、村上隆的作品之中可見一斑。當你觀看傑夫·昆斯的作品,他正致力追求庸俗,這是有意而為的。以藝術上來說,他在高處求低;漫畫則從低位求高。某程度上,兩者亦有共通之處。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766108d/2147483647/strip/true/crop/2373x633+0+0/resize/684x182!/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92%2F75%2Fc73714464de4a5f94db0f296230b%2Ftheatre-curtain-approved1.jpg)
這是不是一種相互關係?日本漫畫有否借鑒其他領域?
有的。日本漫畫是自由自主的表達形式;你可從中看到對於藝術或者社會文化的思考雨回應。
蘇富比於2015年以150萬英鎊售出艾爾吉的《丁丁歷險記》素描。漫畫是否被視為美術上拍出售?
法國的拍賣行已開始出售日本手繪原畫,市場正處於發展初期。我認為,若想收藏此類作品便應從速,因為市場將要騰飛。而不少年輕藝術家逐漸轉向數碼創作,原畫創作不再,更加無從收藏。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cbb5414/2147483647/strip/true/crop/1173x1457+0+0/resize/684x85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c2%2F51%2F4448d4154c0e91876c806d60f4f0%2Fhk0960-bkdjx-2.jpg)
當你告訴人們你是一位日本漫畫專家,他們會如何回應?
我通常不會告訴他們。我的博士研究題目是陶瓷。然而,陶瓷藝術家大多傾向熱愛日本漫畫,而有關陶瓷的漫畫亦多不勝數。
妮可·考里奇·羅斯曼尼爾於東安格利亞大學塞恩斯伯里日本藝術及文化研究所擔任研究總監。
《日本漫畫》圖錄由大英博物館/泰晤士及哈德森出版社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