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無疑是中國藝術品中最為重要的門類之一。敬請跟隨蘇富比專家一起,尋訪中國瓷器重要窰口,了解這些著名工藝中心的卓絕藝術成就。
中國地圖
三彩器
鞏義窰(河南鞏義市)
唐三彩貼花執壺 估價 120,000 – 180,000美元
唐三彩,以華美絢麗見稱,式樣紛呈,其窰址所在地,多年以來後人一直只能猜測 ,直至1950年代鞏義窰遺址出土,此謎終於解開。隨後多個唐三彩窰址紛紛出土,包括黃堡鎮窰、邢窰、醴泉坊窰、邛崍窰等。
各三彩窰當中,以鞏義最為重要。該窰始於隋朝,至唐末逐漸衰落。除唐三彩器外,鞏義窰兼燒白釉及單色釉器,出品數量龐大,式樣多變,對於研究三彩器歷史、文化及技術不可或缺。
定窰
定窰(河北曲陽縣澗磁村)
北宋定窰白釉刻牡丹紋梅瓶 估價 500,000 — 700,000 美元
定窰乃宋代五大名窰之一,以白瓷珍品見著。定窰遺址由學者葉麟趾先生發現於1920年代,自1950年代起出土大量文物,為定瓷研究重地。據考古學發現,自唐代晚期(公元618-907年)起,定窰開始主力燒製白瓷,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及剔花器等,以盌、盤為主。琢器如是次拍賣之梅瓶,極鮮見出產於定窰。定窰紋飾有刻花及印花等,多取材自同期緙絲及金屬器。由於定窰流行於宋代,故此各地瓷窰廣為仿傚,如山西的介休及霍州窰、山東的博山窰、江西的吉州及臨川窰及四川的彭縣窰等。
靈武窰
寧夏靈武縣磁窰堡鎮
西夏 靈武窰黑釉剔劃牡丹紋四繫大罐 估價 120,000 — 150,000 美元
靈武窰,西夏瓷器主要產地。窰址發現於1983至1986年間,出土各式瓷片及窰具等,顯示該窰出產白、黑、褐、青釉等器。考古學家另於靈武窰址內發現火坑,用於烘乾素胎。一般而言,未上釉之素胎多置於戶外陰乾,然而靈武窰位處沙漠地帶,故採取室內烘乾的方法。西夏地區的瓷器燒造深受磁州窰系瓷窰的影響,見有白釉、青釉、褐釉、黑釉、茶葉末釉等,裝飾風格亦有些相近,有白釉剔花、白釉劃花、黑釉剔花、白釉點褐彩等品種。裝飾多以花卉紋為主,造型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吉州窰
江西省吉安縣永和鎮
南宋 吉州窰玳瑁釉盌一對 估價 30,000 — 50,000 美元
吉州窰始於五代,全盛於宋朝。1950年代起考古證據顯示,吉州窰曾屬中國南方重要瓷器產地,燒製各式瓷器,質素上乘。 吉州窰出品創新風格,乃此窰成功原因之一,藝匠採用新穎技術製成各種紋飾,如利用剪紙、樹葉等日常物品製作瓷器紋飾,並巧用各式釉料,造成玳瑁釉、虎皮斑釉等效果。此外,此窰擅於仿傚同期各窰風格,如仿建窰黑瓷、定窰白瓷、景德鎮青白瓷、耀州窰刻花青瓷、龍泉窰青瓷及磁州窰風格瓷器等。
景德鎮
江西省景德鎮市
清雍正 青花菊瓣花澆《大清雍正年製》款 估價 500,000 — 700,000 美元
江西景德鎮,在過去的近千年之間一直為中國重要的瓷器生產中心。據景德鎮白虎灣所發現的紀年窰具判斷,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唐代。宋代景德鎮以青白瓷聞名,釉色青白瑩亮,至元朝仍有燒製。時至元代,景德鎮瓷匠創燒青花瓷,逐漸取代青白瓷成為主流。
創製青花瓷,乃景德鎮成為中國瓷都重要原因。至明清兩朝,青花瓷器發展蓬勃,此時期景德鎮瓷匠創新技巧,各新穎品類、釉色、工藝、技法,實不勝數。至晚清,淺絳彩及瓷板畫盛行於景德鎮。工者開始追求個人風格,取材中國書畫,文人氣息濃厚。其時無數藝匠聚首景德鎮,作畫論藝,當中尤以珠山八友最為聞名。
民國 粉彩人物故事圖瓷板一套四件估價 25,000 — 35,000 美元
創製青花瓷,乃景德鎮成為中國瓷都重要原因。明及清朝景德鎮瓷匠創新技巧,製成新穎紋飾,青花瓷器於此期間發展蓬勃。清代晚期起,景德鎮瓷匠開始追求個人風格,取材中國書畫作瓷板或瓷器紋飾,獨特紛呈,以表現自我。其時多位瓷畫家聚首景德鎮,作畫論藝,其中以珠山八友最為聞名。
宜興窰
江蘇省宜興市
清道光丁未年(1847年)子冶銘宜興風竹圖石瓢壺 《石壺子繁》《吉安》款 估價 50,000 — 70,000 美元
江蘇宜興,獨以紫砂馳名。紫砂,宜興泥之統稱,有紫泥、朱泥、綠泥、白泥、黃泥等品類。 明清兩朝期間,宜興以紫砂茶具及文人珍玩聞名,名匠包括供春(活躍於約1506-1566年)、時大彬(1573-1648年)、陳鳴遠(活躍於約1662-1722年)、陳鴻壽(1768-1822年)、楊彭年(1796-1850年)及瞿應紹(1778-1849年)等。宜興紫砂器極為獨特,深受宮廷青睞,雍正、乾隆宮廷檔案記載朝廷貢品,即包括宜興茶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