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in McDowell:「繆西婭・普拉達的壓軸個人設計系列即將走上蘇富比拍場,從風格到呈現手法均破格不凡。」
我
一直都覺得,傳統的現場時裝秀注定要被時代淘汰了。超過二十年前,海爾姆特・朗(Helmut Lang)透過網絡直播他的時裝秀,開創先河;十年前,一場博柏利(Burberry)的網上直播,讓一億潛在國際觀眾彷如親臨現場,在伸展台上盡情選購心頭好。一如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對世人的警示,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設計師、模特兒及攝影師團隊每季在米蘭、巴黎、倫敦及紐約之間的舟車勞頓不但已經不合時宜,更顯得與時代脫節,固步自封。
如果傳統時裝秀的情況未算危殆,亦亟需急救。如今,在疫情的打擊下,我估計,傳統時裝秀不是一命嗚呼,也要徹底改頭換面。今年,倫敦時裝週首次採用完全數位化形式,於網上舉行。將來,越來越多時裝展亦會跟上風潮,誰還會想回歸傳統?
我會懷念現場時裝秀嗎?記憶中,有幾場時裝秀一直使我念念不忘——它們糅合時尚、藝術、手工藝與表現元素,不止反映當代風貌,還能讓觀眾一窺未來。任誰曾經見證過當日的震撼盛事,都會為它們的式微感到無限惋惜。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89397f1/2147483647/strip/true/crop/3307x4961+0+0/resize/684x1026!/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90%2F0f%2F3364debf46d7a1d3903405cd5693%2Fsmg2009-prada-miuccia-prada-prada-fallwinter-2020-womenswear-fashion-show.jpg)
這就是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同樣無限珍惜的寶物。普拉達以高瞻遠矚的清晰視野為人所知,往往能準確掌握時代脈搏,帶領潮流,自1978年起接掌家族的皮革行李箱公司後,開創出輝煌的事業。
今年年初,繆西婭宣布今後將與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並肩合作,出任聯合創意總監一職。繆西婭的2020年秋冬壓軸個人設計系列可謂她對當下疫情限制的創新回應——該設計系列名為「記憶的載體」,品牌將與蘇富比合作,舉辦同名網上專場拍賣會,在拍品圖錄上刊登該時裝系列與時裝展的幕後花絮,讓大眾回顧品牌在疫情肆虐的艱難時刻,創製時裝系列的一點一滴。今次拍賣蒐羅各式各樣的時尚精品,如睡蓮印花絲綢睡衣、模特兒定裝照的沖印相片,還有其他臨時印刷品如時裝展的邀請函,所得收益將惠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的全球教育計劃,後者為Prada的長期受助機構。拍賣另呈多件展場裝飾品,如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設計的阿特拉斯雕像,與一尊無名的「反英雄」雕塑。
蘇富比 x Prada的精彩合作
我認為這次的合作值得而且應該被載入時尚史乃至世界的史冊。我想,在世上芸芸設計師當中,只有繆西婭擁有這種眼光。這種默默耕耘的精神,令我回想起美國政府於1930年代曾派遣藝術家與攝影師將經濟大蕭條的景象記錄下來、將事件逐一分類編目寫入史冊,讓後世回顧歷史之時,同時感受到這件歷史大事的重量。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b7e820e/2147483647/strip/true/crop/2067x827+0+0/resize/2000x80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8e%2F1c%2F1c5bbb5742679a06d243c51d7af7%2Fsmg2009-prada-2000x800-overview-page-divider-banners.jpg)
由此可見,繆西婭將其設計系列以攝影作品的形式刊於拍品圖錄上,可謂適合不過。這種展示手法令她的作品看上去像經歷了時間洗禮而顯得神聖非凡。繆西婭一直嘗試以不同方式展示其設計作品,曾為旗下另一品牌Miu Miu的產品系列與多位女性導演合作,拍攝一系列微電影宣傳。一直以來,繆西婭對自身的時尚經歷充滿自覺,我曾造訪她的寓所,可以證明她確實「從13歲起就沒有丟棄過任何一件衣服」。
她的寓所放滿風格前衛的雕塑與畫作珍藏,還有顯然已開卷的書籍(這是大部份設計師的共同癖好),令人矚目,透露出繆西婭真正的興趣在於藝術、知識與政治。取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後,繆西婭成為米蘭小劇院的默劇藝術家,並加入了意大利婦女聯盟(Unione Donne Italiane)。受到她的政治背景所影響,繆西婭對時尚界常常忽略的物料、色彩與紋理深深著迷,其中最為人所熟悉的物料非尼龍莫屬。Prada常以尼龍製作行李箱的保護面料或襯裡,是品牌實用型黑色背囊的主要物料。這個包款在1984年風靡時尚界,令繆西婭在投身祖父所創立的品牌七年後一舉成名。
在一個以美為標準的世界裡,繆西婭卻宣稱「醜陋令人興奮」(Ugly is exciting),言辭大膽,令人震撼。
這些尼龍背囊及尼龍手提袋等精品大獲好評,被譽為「必買」(must-have)的時尚單品。承此盛勢,品牌的女裝系列於1988年誕生,男裝系列與姐妹品牌MiuMiu亦於1993年相繼創立。1997年,品牌更建立了運動服系列Linea Rossa,產品百花齊放。
繆西婭憑藉她對藝術創作的探索精神、以及對時尚界的改革熱誠享負盛名,常在世界各地展出她的時裝設計。繆西婭認為,「一個人的衣著打扮,反映了他對自身形象的看法」,因此抗拒以1990年代風靡社會的性感暴露風格來設計女裝。當代設計師三宅一生筆下的服裝往往難以配襯,而繆西婭則以穿戴者的需要為先,同時刻意顯得粗獷、反潮流而行。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8a8c008/2147483647/strip/true/crop/4000x2250+0+0/resize/1154x649!/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70%2F93%2Fcb2f2129424ea7a55d8b0ee2ce1b%2Fsmg2009-cover-darkened-87a0176.jpg)
在一個以美為標準的世界裡,繆西婭卻宣稱「醜陋令人興奮」(Ugly is exciting),言辭大膽,令人震撼。她從未打算跟隨當下潮流,常常創出與其他設計師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引起一片嘩然,帶領時尚風潮。繆西婭以尼龍、塑膠與橡膠為材料,選用陳舊的牛油果綠色,設計出簡約、毫不性感甚至幾近土氣的服裝。她那不可思議的商業直覺,令時尚界大為震撼,一眾時尚品牌紛紛爭相效仿,以激進的原創設計帶領「最新潮流」,創造出各類奇特的時尚服飾,如透明塑料雨衣、短裙配長襪,以及帶紅色襯裡的軍用卡其色斗篷。
繆西婭一向直言自己從未打算創造潮流、一心只想賣衣服。她在品牌的行政總裁——丈夫帕特里齊奧・貝爾泰利(Patrizio Bertelli)的鼎力相助下,取得了極大成功。名義上,貝爾泰利主理公司業務,而繆西婭則專注創作;實際上,她在品牌財政事務上的參與度,遠比大多數人所想像的要高很多。
探索Prada 2020年度秋冬系列
繆西婭明白到,在Prada商店購物不應只是一個普通的試衣過程,而應該是一個難忘的消費體驗。因此,她決心展開拓展計劃,與志同道合的建築師如雷姆・庫哈斯等人聯手合作,在全球著名時尚街道上建立專門店,至今仍然是名牌服裝專賣店的形象典範。從經典包款上的三角形黑色名牌,到Linea Rossa紅色橫條上的字母,Prada的商標一如以往地低調,但絲毫不礙Prada 成為世上其中一個最多人仿冒的品牌。
繆西婭在時裝展上展示的作品,對國際時尚界影響巨大。她的作品往往為其他設計師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成為下一季的設計靈感。繆西婭獨家首創的「再生尼龍計劃」(Re-Nylon project),致力從海洋的塑膠廢料或舊紡織品中提取尼龍原料,循環再造用於品牌產品,心思和創意皆非常難得。
西蒙斯的加盟,見證著Prada揭開歷史新一頁。一如繆西婭,西蒙斯不僅對美學追求擁有無比熱誠,同時亦熱衷探索嶄新概念及時尚潮流。早前,西蒙斯出任Jil Sander創意總監時曾與繆西婭合作,這對二人拍檔的成就,未來可期。
繆西婭與蘇富比的聯呈系列,見證這位知古鑑今的女士再向未來邁步。在前途未知的局勢下,繆西婭仍然是時尚界無可動搖的掌舵人。
「 Prada x 蘇富比:記憶的載體」 網上專場拍賣會將於10月2日至15日隆重舉行。拍賣預展日期為9月16日至23日(倫敦),以及9月18日至10月1日(紐約)。歡迎垂詢:+44 20 7293 5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