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富比欣然呈獻亞洲藝術收藏界先驅暨《Arts of Asia》雜誌創辦人 Tuyet Nguyet(中文譯名「雪月」,1934-2020年)及 Stephen Markbreiter(1921-2014年)伉儷雅蓄。Tuyet Nguyet,越南新安人,最初從事新聞工作,是一位傑出的記者,丈夫 Stephen Markbreiter 則為著名英國建築師。二人畢生鍾情東方文化藝術,以多年心力集成傑出中國藝術典藏。本場拍賣反映兩位熱情而專注的藏家遍佈亞洲各地的足跡,見證整個大洲工匠的創造力和高超技藝。
「雙親在亞洲藝術領域上知識豐富,鑽研甚深,收藏生涯逾五十載,匯集珍藏精深廣博。」
上古玉禮器密語
上古玉禮器兼顧形制與紋飾,並貴在兩者的和諧協調。文字尚未出現之時,它們代表著藝術價值與祭祀禮制的結合。雖然玉禮器的確切意義早已湮沒在歲月塵煙裡,但我們仍可從中窺見新石器時期的玉文化,可謂歷千年而不衰。它們的器形和紋飾反映了古代宗教及精神信仰,引人遐想。儘管在今人眼中,上古禮器的實際功能和意義已然撲朔迷離,難以考據,不過其飽含象徵意涵的形態和圖案,卻因玉質持久而流傳至今。玉器主要形制的演變亦隨之記錄下來,為往後朝代所沿襲。
其中一種最具神秘色彩的玉禮器被後世稱為琮。琮呈筒狀,內圓外方,印證天圓地方之說,從宋代迄今深受鑑藏家喜愛,亦常為匠人所摹製。另一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玉禮器是璧,當中不少出土自上古墓穴。上古玉璧大多素面無花紋,質樸稚拙,主要為富裕人家女性的喪葬禮器。古代哲學認為天圓地方,因此圓璧祭天,方琮禮地。
玉禮器尚有其他特殊造型,如百足之蟲蜈蚣、鳴蟬等。蟬可蛻殼再生,謂曰「蟬蛻」,故玉蟬生以為佩,死以為琀,古人深信身後可借之屍解成仙。
從遠古的人類先祖在洞壁繪畫開始,藝術創作以大自然花木禽獸為題材者持久不斷。自古流傳的神話故事包含人們對動物的想像,牠們或成仙入魔,或化身寓言和志怪小說的主角,又或是跟隨左右的忠心伴侶,或是野性難馴的敵人。中國藝術裡的動物形象通常寓意豐富,或基於哲學,或源出政治,作為視覺語言,繁複精細,糅合文化聯想與文字遊戲。對工藝品禽獸紋飾的解讀不可流於表面,每種動物及靈獸均富含精神意義,與個別紋飾主題相緊扣。根據中國宇宙觀,萬物有序,各種動物在天地間各司其職。
點擊下圖中的紅色圓點,了解更多。
- 維多利亞山今昔
昔日的維多利亞山高聳入雲,山腳下圍滿了低矮的房屋。今日維多利亞港高樓林立,昔日的山峰已不復見。
- 定居中國的西方藝術家
許多早期中國外銷畫家均為西方藝術家,當中的著名人物包括喬治・錢納利。此後,中國藝術家開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以城市港灣、市民日常生活與東西文化交流等獨特的視覺語彙為題,將西方畫家的作畫手法融入作品中,售予越洋過海的歐洲商人作紀念品。這些外銷畫不僅是藝術品,更是重要的歷史紀錄,別具意義。
- 殖民地新星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國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英國海軍於水坑口街附近的「佔領角」(Possession Point)登陸,正式佔領香港,並將城區取名為維多利亞城(Victoria City)。根據一本「適用於一般旅客、商人及居民」的官方指南,開埠二十年後,這個新興殖民地的人口已增長至125,504人。
- 不斷蛻變的香港天際線
位於山頂高處的聖約翰座堂是東亞最古老的新哥德式教堂,至今仍然屹立於中環。在畫作面世之時,它是香港最高的建築。二十世紀以後,香港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逐漸取替維多利亞港沿岸一帶三層樓高的舊貿易大廈,大為改變了香港的風貌。
- 外銷畫中的港口景致
1841年6月7日,英國駐華商務總監宣佈香港為「自由港」,廣邀商人來港經貿。不過,由於海盜問題猖獗、非法鴉片買賣及與其他通商口岸的競爭,香港開埠初期數十年的航運與貿易發展不盡人意。1860年代以後,香港人口顯著上升,與其他歐洲國家貿易漸繁,航運業迎來春天。
- 貿易發展
外商(又稱「洋行」)的進駐,促成了港口一帶經貿活動的蓬勃發展。上方畫作中的海面熱鬧非常,船隻熙來攘往,足見當時沿海區域貿易繁榮昌盛。下方為浩官的肖像,他是洋行商人,亦是「廣州十三行」的代表,後者為中國政府授權監管西方經貿的十三家中國行商的統稱。1834年,浩官已擁有總值2,600萬美元的家產,富可敵國,成為當時的世界首富之一。
喬治・錢納利是首批於十九世紀中期定居中國南部的歐洲畫家,見證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前中國外貿發展的全盛時期。錢納利在1825年從加爾各答遠赴澳門,當時,他在印度已享負盛名,是當地的頂尖西方藝術家。錢納利的油畫、素描及水彩畫生動精美,在攝影技術傳入中國前仔細記錄了香港與澳門的港口景致、室外與室內風光,為外銷肖像畫的重要推手。這位外籍英國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卓爾不群,對專為西方市場創作的著名中國外銷藝術家——林呱等人影響深遠。
- 喬治・錢納利(1774-1852年)
- 肖像委託
- 當地風光
- 生活日常
- 澳門 / 廣州時期, 1825-1852 年
- 澳門美景
- 中國式帆船
- 舢板少女系列
- 錢納利與他的追隨者
- 林呱(活躍於1820-1860年)
- 外銷商品
- 把酒對弈
- 學者肖像
- 春睡美人像
- 香港之緣:吉席・保羅・遮打爵士(1846-1926年)
-
喬治・錢納利是一位英國肖像畫家及風景畫家。在攝影技術傳入中國前,他是第一批定居於南中國的十九世紀知名歐洲藝術家。遠赴亞洲前,錢納利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習藝,約瑟夫・馬洛德・威廉・泰納是他的同輩。1791年,錢納利年僅17歲,已是一位享負盛譽的細密畫家。當年,他首次在皇家藝術學院舉辦展覽。
-
1802年,錢納利獲英國東印度公司批准離開英國前往印度,在當地從事繪畫創作。他獲多位名人委託繪畫肖像,其中例子包括1820年的《紳士貴婦像》。1812年,他在加爾各答聲譽鵲起,成為印度首都最傑出的西方藝術家之一。
查看拍品 -
錢納利的作品主要為正統肖像畫。受到前所未見的當地人文風情啟發,他開始繪畫風景畫,在作品中刻畫人物、動物及草木標本,鍛煉出一流的製圖技術。隨後,他開始鑽研水彩畫,以創新手法呈現水面的光影變化。
查看拍品 -
在印度期間,他以當地居民的生活點滴為題,創作了多幅鉛筆素描,並為當地建築繪畫了不少水彩畫,《素描印度婦女紡紗圖》就是其中一個精美作例。在本作中,錢納利更以速記手法,記錄印度女子的紡紗方式。他寫道:「線要索緊。紡紗機要離婦女更近。」
查看拍品 -
在印度長居23年後,錢納利在1825年遠渡中國。此後,他以澳門葡萄牙飛地為家,並經常到訪廣州、黃埔及香港。在遠東生活的時期,可謂錢納利表現主義繪畫生涯的黃金時代。他的素描筆觸越見自由奔放、精美優雅;此外,他將作品的尺幅縮小,繪畫元素化為極簡。
-
錢納利細心觀察澳門的風土人情,以鉛筆及畫筆,在工作室裡創作水彩及油彩作品,其精湛繪畫技藝在兩幅刻畫大三巴牌坊與媽閣廟的《素描澳門人物風景圖》中可見一斑。此類畫作多為小尺幅,或因時人喜歡將畫作懸掛在家中、而當時澳門人家的居住空間一般較小所致。
查看拍品 -
-
-
從1820年代起至1850年代,即錢納利在中國的最後歲月裡,一個以錢納利為中心的藝術家群體逐漸形成。群體成員潛心學習他的繪畫風格和美學,是錢納利的忠實擁戴。
-
林呱是上述藝術家群體中最為人熟知的中國藝術家。他在錢納利的指導下創作,掌握錢納利的繪畫風格後自立門戶,於1830年代後在廣州建立個人工作室,再於1845年後進軍香港,以錢納利的藝術風格創作了許多作品,漸漸奪走他的客源。錢納利昔日最愛的學徒,成為了他最大的敵人。
查看拍品 -
十九世紀上半葉,市場對中國風藝術品的需求節節上升,市面上的畫作多以中國漆及雕刻木框為裝飾。一如茶葉、絲綢、瓷器和家具,這些中國風畫作是專為出口美國及英國市場而製的外銷商品。
-
在林林種種的外銷風景畫中,最受歡迎的創作主題,是一艘艘在廣州洋行和珠江或香港島之間悠悠航行的輪船。
然而,最受青睞的風俗畫主題,是人們在室內把酒作樂、互相對弈的場景。《對弈圖、賣花圖一組兩幅》就是一個典例。
查看拍品 -
-
-
詹姆士.奧朗奇亦是錢納利的忠實藏家,逝世後將十八幅錢納利畫作遺贈予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他曾為錢納利及其創作撰寫多本專著,更為其友人——著名股票經紀人吉席・保羅・遮打爵士編寫《遮打爵士藏中國通商圖:十七至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香港、澳門》一書。
遮打爵士珍藏海納逾400件藝術珍品,精深廣博,堪稱傳奇。這些珍寶在二戰日軍佔領時期不幸流散,最終只有約80件經民眾及各大機構歸還予政府。
查看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