瑰麗珠寶 I
拍賣:2022年4月29日 • 下午 3:00 HKT • 香港

瑰麗珠寶 I 2022年4月29日 • 3:00 下午 HKT • 香港

富比欣呈「瑰麗珠寶 I」現場拍賣會,誠獻繽紛滿盈的彩色寶石及鑽石珠寶。備受矚目的領銜精品包括一枚名為「烈焰紅玫」的8.08克拉「鴿血紅」紅寶石配鑽石戒指、一枚由劉孝鵬(Nicholas Lieou)設計的9.66克拉藍寶石配鑽石戒指,以及從彩紅色至艷彩粉紅色、藍色、藍綠色、黃色等閃爍美鑽首飾,千色百態,璨艷如虹。同場精選來自珠寶世家的古董首飾和現代經典設計,焦點拍品包括卡地亞一條1910年的鑽石項鏈和一件1930年的鑽石頭冠/項鏈,還有採用專利隱密式鑲嵌工藝的梵克雅寶首飾。此外,本場榮幸呈獻一條玉質清透,色澤飽滿的「帝王綠」翡翠珠項鏈,為今季香港珠寶春拍添上圓滿一筆。

「就如同世上有品酒師一樣,世上亦有鑑賞藍色的專家……」
——法國小說家科萊特(Sidonie-Gabrielle Colette)

這個春季,蘇富比欣然呈獻「春日藍調」,歌頌這個從古至今一直深得世人喜愛的顏色。瓦西里・康丁斯基非常喜歡藍色,甚至與一班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成立了「藍騎士」畫派,他曾寫道:「越深邃的藍,越能引領人走進無盡的境界,喚醒觀眾內心對純粹並超越感官的體驗的渴求」。作為全球男女不約而同投票選出的最愛顏色,人類對藍色的熱愛亙古以來歷久不衰。由埃及法老圖坦卡門鑲嶔青金石的面罩,到伊夫・克萊因別樹一幟的作品,藍色一直是藝術家的靈感泉源。

在大自然裡,藍色與珍罕華貴的事物息息相關,譬如天堂鳥、熱帶蝴蝶及孔雀等,都帶有亮麗的藍色。而在寶石世界裡,這種美麗動人的顏色透過各式各樣的型態,如藍寶石、帕拉伊巴碧璽、海水藍寶石、磷灰石、綠松石、青金石及眾多其他藍色寶石,以不同藍調延續大自然的傳奇。其中,21世紀最新發現的礦物之一,就是一種藍色調的玉髓,正式命名為「海水藍綠玉髓」。

本季眾多歌頌藍調的寶石中,「De Beers 戴比爾斯 浩宇之藍」絕對是重中之重。這枚舉世無雙的艷彩藍鑽採用長方形階梯式切割,內部剔透無瑕,重達15.10克拉,是拍場上歷來最大的艷彩藍鑽。這顆稀世珍寶同時亦是美國寶石學院(GIA)到目前為止,所鑑定過最大的內部無瑕階梯式切割艷彩藍鑽。長方形的切割反覆折射出最純粹的藍色,打造讓人屏息的驚艷之作。

從寶石到珠寶,這些精挑細選的拍品展現了各色各樣的藍調。產自克什米爾和緬甸的頂級藍寶石呈現了最細膩極致的皇家藍及矢車菊藍,矜貴尊華。來自梵克雅寶世家的兩件珠寶分別以梧桐葉及河畔仙子為造型,以品牌獨門的隱密式鑲嵌工藝,展現藍寶石流光瑩瑩的美態。以帕拉伊巴碧璽耳環鑲製的一對耳環,因銅質沁入碧璽而呈現標誌性的螢光藍,罕有獨特。另外一大亮點,就是重達三克拉的豔彩藍鑽戒指,內部無瑕,清澈透淨,以玉髓及鑽石點綴,雍容別緻。

自文明之始,花草及動物已是人類點綴生活的靈感泉源。歷史記載最早的珠寶紀錄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三千年,蘇美爾人受柳葉和花朵的美態啟發,製作有植物圖案的飾品,可見人類很早已向身邊的生活環境取材,既裝飾自己,亦彰顯人體之美。隨著時代變遷,動植物圖案在各地文化中演變出不同的象徵意義,甚至成為了辟邪及法術的特殊符號。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最近舉辦了一場主題相類的展覽,名為「美麗生物:動物王國與珠寶創作」(Beautiful Creatures: Jewelry Inspired by the Animal Kingdom)。

自卡地亞品牌成立之初,設計師就從大自然吸取靈感,將最廣為人知的動植物幻化成高級珠寶,打造雋永之作。本季我們將呈獻多件來自卡地亞世家的拍品,展示這些蘊含豐富故事的珠寶。拍品1833及1839的設計均取材自美洲豹,這頭優雅矯健的大貓一直是卡地亞不少經典之作的繆思。美洲豹系列於20世紀初首次面世,由當時的品牌創意總監珍妮・杜桑設計,推出後旋即大受追捧,不少名門望族亦愛不惜手,包括溫莎公爵夫人及黛絲.法羅斯。1950年代,撒卓汀.阿迦汗王子委託卡地亞打造了第一款雙豹頭手鐲,鑲嵌鑽石、藍寶石和祖母綠。另一款與拍品1833相近的手鐲,曾收錄於貝莉尼絲.謝斐.施奈特(Bérénice Geoffroy-Schneiter)所著的《卡地亞美洲豹》(Cartier Panthère)中。拍品1853及1874則分別取材自外型趣怪的鳳頭鸚鵡和黑白相間的熊貓,設計優美獨特,可分別作戒指及腕錶佩戴。

拍品1838由卡地亞的 Caresse d'Orchidées 系列演變而來,以蘭花為主題,設計充滿藝術感。杜桑一直鍾情於蘭花,早在1920年代,卡地亞首飾已經有蘭花圖案。2005年,Caresse d'Orchidées 系列在紐約亮相,延續了卡地亞蘭花的優美風姿。這個系列以當代風格重新演繹典雅的蘭花,部分作品耗費達2,250個工時。拍品1838是一條鑲滿閃爍剔透的水滴型鑽石和緬甸紅寶石項鏈,設計獨一無二,流光溢彩、巧奪天工,是卡地亞美學精神的代表。

這頂來自 1930 年代的卡地亞鑽石冠冕原屬約翰·史密斯爵士的妻子、已故的史密斯爵士夫人。史密斯爵士是一位著名的銀行家兼慈善家,致力保育重要英國建築數十載因而享有盛譽。史密斯爵士夫人原名克里斯蒂安·卡內基,來自亨德森家族,青年時代居於蘇格蘭安格斯,後於牛津聖安妮學院修讀英國文學。他們基於對藝術及文化遺產的熱情,共同創辦信託基金Landmark Trust。史密斯爵士在 1970 年代成為英國國會議員。這頂冠冕是夫人母親的遺贈,她曾在多個重要時刻將冠冕的部分改作項鏈佩戴,包括在白金漢宮為英女王舉行的盛大場合,還有數次國會開幕儀式和國宴。可與這頂來源顯赫的冠冕比較的是一件同樣在1930 年代製作的卡地亞蓮花鑽石冠冕。1934年,印度的伊朗裔皇族阿迦汗把它贈予阿迦汗王妃。

「......最受人青睞的顏色是濃郁深邃的碧綠,美譽為『帝王綠』,全世界幾乎只能在緬甸的玉石礦床找到。不同於寶石在切割後的璀璨閃耀,玉石擁有一種因自身透明度而生成獨特光澤。光線進入玉石內部,再平均地反射回來。四十三顆大小勻稱的天然翡翠珠......均勻飽滿的綠色,被稱為『帝王綠』,透明度高,玉質細膩。種種特質令這條翡翠珠項鏈至珍至美,誠為瑰寶。」
——古柏林Gübelin 附錄書函節錄

玉石自古被人珍而重之,其地位在亞洲文化中更是不可或缺。玉被稱為天上之石,無論是祭祀禮器還是宮廷華飾,都可見其身影。玉分軟硬,各有其美。翡翠即為硬玉,比軟玉稀有。其中被行內人譽為「帝王綠」的上佳翡翠擁有無與倫比的色澤和透明度,是讓人夢寐以求的珍品。這種盈翠欲滴的綠色寓意生機盎然、長壽安康,細緻的晶體結構令翡翠彷彿內含瑩瑩微光。這種色澤是由於翡翠內部的晶粒互相緊扣,而且不存在紋、絮、斑、點等天然雜質。

在芸芸翡翠首飾中,翡翠珠項鏈是歷來備受鍾愛的精品,不少名媛亦為之傾倒。2014年,蘇富比有幸呈獻由卡地亞打造的 Hutton-Mdivani 翡翠珠項鏈,它被視為是史上其中一件最重要的翡翠首飾,最終以2,740萬美元成交,創下當時翡翠及卡地亞珠寶的世界拍賣紀錄。該珠鏈現時作為卡地亞典藏的一部分,曾多次錄入文獻記載,並於各大展覽中展出。

本精美項鏈由四十三顆翡翠珠串成,每顆直徑12至14毫米,出自同一塊原石,色澤與質地均勻。要雕鑿出大小均一、色澤相近的翡翠珠,石材的損耗量可能達到一半以上,因此本品可謂不可多得。同等品質的翡翠珠直徑大多只有5至10毫米,遠較本品的翡翠珠為小。尺寸如此碩大,數量又超過四十顆,足以證明工匠在處理原石時,選擇犧牲石材來換取完美品質。正因為如此膽大心細的精湛工藝,才造就了這條優美流暢、工整對稱的珠鏈,堪稱舉世無雙。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申請估值

申請估值

想知道您的物品是否適合在蘇富比上拍?

上傳物品的資料和照片,即可申請網上估值。

申請估值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