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 古:亞洲藝術珍品網上專場繼3月拍賣後載譽歸來,將於6月11至22日欣然呈獻逾170件中國及日本藝術珍品。拍賣包括明清瓷器、高古陶瓷、玉雕及文人珍玩等,精選拍品含一組Florence及Paul H. Benedict伉儷收藏佛教造像及緞繡珍品、Loyd及Linda Crawley伉儷雅藏中國藝術珍品、Paul及Marianne Steiner伉儷珍藏高古陶器一組、以及佛羅里達州私人收藏清代料器等,琳琅滿目,精彩紛呈。歡迎廣大藏家品鑒拾珍,於6月12至21日期間蒞臨紐約蘇富比參觀預展。
精選拍品
Paul Howie Benedict(1888-1968)與Florence Benedict(1886-1939)伉儷來自美國,於二十世紀上半葉旅居中國數十載,發展事業的同時對中國文化產生濃厚興趣。Paul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托瓦達郡,1909年耶魯大學畢業後移師中國,在標準石油公司擔任要職,分別在上海、南京、北京和天津工作。Florence於芝加哥大學先後完成神學學士(1908年)及碩士(1913年)學位,碩士論文研究題目為「芝加哥移民女童的社會和教育保護」(1912年)。畢業後她遠赴中國安徽省懷遠縣,任職長老會傳教士。二人在中國相識,1918年在懷遠結婚後在北京生活,育有兩子。 1942年日戰期間,Paul 於天津被日軍囚禁,並在北京關押七個月後方才獲釋,隨後返回美國。夫婦二人旅華期間覓得多件中國家具、佛教造像和其他藝術珍品,前後三代由家族收藏。
中國自古有句古話“民以食为天”,印證著飲食在中華文化中的重要性。早及商代,青銅酒器、食器及炊器等就在社會文化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諸多此類器皿後來更成為重要的禮器,亦是統治階級身份地位的象征。承繼文化傳統,清朝統治者亦極其重視飲食禮數。郭松義等於《清朝典製》中著錄了清宮對於不同等級筵席所使用之相對應器皿的嚴格規範。清宮筵席特製瓷器包括各式盤盌,亦如酒器、茶具、渣斗、蓋盒等各式器皿。藉由這些御庭佳器,我們可品究管窺數百年前年那只有清朝帝后才可享用的輝宏與奢華。
今季蘇富比欣獻一組由Loyd 及 Linda Crawley伉儷逾數十載所集成之精美收藏。觀其收藏,我們可管窺Crawley夫婦對中華美學的追求。是亞洲藝術收藏品類繁多、精彩紛呈。本場拍賣重點誠獻其收藏之瓷器及宜興紫砂器,盡展藏家的審美品味。
本場拍賣誠獻逾40組玉及翠玉雕件,年代涵蓋宋明及至近代,千秋風韻各自展現出藝匠對石材的獨到見解。拍品包含裝飾珮飾如冠頂、劍璏、各類珮及扳指;亦包含日常用品如爐、盒、盌、盤及鼻煙壺等。此外,動物一直是中國藝術中常見的題材,在玉雕中亦十分流行。本場拍賣包含諸多動物把件及擺件,如玉雕臥牛、駱駝及瑞獸等。
本場拍賣欣然為眾藏家帶來一組加拿大私人收藏之玉器及文房雅器。是收藏由Charlotte及George McDonald Goldsack伉儷於二戰期間在上海集成。經歷了日佔期間的各種苦難後,夫婦二人於1946年輾轉回英國,其收藏在家族中傳承至今。是批拍品展現了Goldsack伉儷卓絕的審美品位,更見證了他們面對戰爭及迫害的勇氣與堅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