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秋蘇富比誠獻三百多件跨越商朝至民國時期的中國藝術珍品,精選拍品包括 Adolphe (1871-1949) 及 Suzanne (1874-1949) Stoclet 伉儷舊藏的戰國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清乾隆青花釉裏紅纏枝蓮紋賞瓶、日本私人收藏的一組早期銅鎏金造像、William Boyce Thompson (1869-1930) 舊藏的玉石佳器、重要紐約私人收藏的明代青花瓷器、Hauge 伉儷收藏的高古陶瓷及甲骨刻辭以及李鱓的花果爭妍手卷等。
精選拍品
本 次拍賣所呈的一組銅鎏金造像出自一位日本私人藏家,歷經多年雲集而成,以珍稀罕有、造工精湛及主題統一見著。此組銅像反映中國造像藝術從四世紀至十世紀的演變。六朝及北魏造像氣韻渾厚,造型簡潔古樸。至隋朝,造像身軀曲線柔順,姿態富有強烈的戲劇性,瓔珞花飾富麗堂皇。再到唐及遼代,造像身軀豐滿如雕塑,刻劃之佛像形象亦變得更多。同組除佛教造像之外,並包括數尊罕有的非宗教及道教造像,反映當時中國的宗教及傳統習俗。
西 藏及蒙古從十七世紀開始重要的文告、聲明和信件多以手書的形式寫於絹綢之上,這些官方公文與其他外交及法律文件一樣,需加蓋印章認證。本拍品是由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簽發的藏蒙雙語文告,結尾所鈐即為雍正皇帝所賜七世達賴喇嘛之金印印文。
此文告由達賴喇嘛頒發與拉薩久美下密院的僧人塔拉瑪·羅卓·葛秋,任命其前往蒙古引領組織為清帝所舉辦的法會,並要求蒙古各部落保護持文告者的安全,提供相關協助。文告結尾部分為簽發地點和日期。此信息與關於七世達賴喇嘛的史料記載一致。根據西藏資料記載,七世達賴喇嘛於土雞年二月八日從昌都抵達理塘及加塔爾,受到當地眾多宗教人員和地方官員的迎接。正因如此,本文告是從理塘的康巴甘丹吐欽强巴林寺簽發而非拉薩。下面將分部詳細介紹這份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文告:
宗喀巴像
四世班禪額爾德尼像
一世達賴喇嘛根敦朱巴像
閻魔法王及明妃遮文荼像
大黑天像
吉祥天母像
雍正皇帝賜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之金印印文:「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領天下釋教普通瓦赤拉呾喇達賴喇嘛之印」
文首八思巴文印文,此類印通常用於西藏外交及法律文件文首之後。
文告主體表明其持有者為僧人塔拉瑪·羅卓·葛秋,受達賴喇嘛任命前往蒙古,引領組織為清帝所舉辦的法會。
文首部份說明此文告為清帝御准由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簽發。
文告最後部分顯示簽發地點和日期:土雞年(1729年)於理塘的甘丹吐欽强巴林寺簽發。
文告以西藏書法珠擦體寫成。
大明帝國夢華錄:明代宮廷藝術
兩百年的青雅身影:紐約私人收藏明代青花佳瓷
此 一組七件明代青花瓷珍,涵蓋二百年發展軌跡,上至空白期,下至過渡期。此時期縱使政局動盪,瓷業卻依然鼎盛,珍器屢出。第513號拍品為一件十五世紀中青花梅瓶,屬空白期瓷器。由於朝綱混亂,經濟不景,產於空白期的瓷器皆不署官款。第514至518號拍品為嘉靖及萬曆時期瓷器,器身繪仙人祝壽、嬰戲圖等,皆為當時流行的紋飾題材。第519號拍品的畫風及取材均不同於前,斷代約為1640年,屬於過渡期瓷器,時值崇禎帝在位末年。至十七世紀中,明朝覆亡,宮廷造瓷中斷,製瓷工匠亦順應時勢另覓客源,迎合市場新風。
權位與榮耀:明代宮廷藝術
銘 文在中國藝術中扮演著獨特的角色,幾乎可見於各種材質,如甲骨、青銅器、玉石等。甲骨文、金文等上古文字風格各異亦各具美感,對中國文字發展以及書法藝術的形成影響深遠。銘文中的字符是中國世代先人的智慧結晶,同時代表了一個泱泱古國的文化精髓。
- 商代
- 西周
- 北魏
- 隋 / 唐
- 明代
- 清代
- 民國
-
商代商 公元前十三至十一世紀 甲骨刻辭一組十一片
拍品已售$44,100
在如今已知的中國古文字系統當中,以甲骨文最為古老。甲骨文大部份屬於象形文字,內容通常與占卜有關,包括狩獵、戰爭、天象和財富等。 甲骨文在商代晚期尤為流行,但在周朝之後漸漸地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
西周西周 侁簋
拍品已售$478,800
金文,亦稱鐘鼎文,是鑄或刻於青銅器上的文字,由單字到數百字不等,記錄族名、祀典、征伐、紀念等。金文及鐘鼎文與甲骨文同用於商周兩朝,至秦始皇以小篆統一文字後逐漸不為人所用。 -
北魏北魏太和二年(478年) 銅鎏金佛坐像
拍品已售$252,000
佛教造像銘文多記錄信士祈願之言。此類銘文通常紀年,並錄奉造者及善信之名。銘文字體通常為楷書,楷書發展於東漢至六朝時期,至今仍是中國常用的標準文字書體。 -
-
明代明弘治八年(1495年) 灰玉雕真武大帝坐像
估價:300,000-500,000美元
明代玉雕道教人物造像帶銘文者甚為罕見,此真武大帝玉雕背面刻弘治八年款及「朱元造像」字,朱元應為此像的供養者。 -
-
民國民國己巳年(1929年) 王琦作粉彩觀雁圖及牧牛圖瓷板一對
拍品已售$239,400
在瓷板上書寫題識及勾畫印文的做法自民國時期開始流行,以傳統書畫為宗, 除展示藝者書法造詣之外,並可讓觀者更好的了解其創作背景。
本 次拍賣雅呈一系列 Victor (1919-2013) 及Osbourne Hauge (1914-2004) 舊藏藝術精品,皆為 Hauge兄弟 在四十年代隨美國國務院派駐東京期間悉心蒐羅。藏家聽從著名陶瓷學者小山富士夫 (1900-1975) 的建議,從日本百年權威商號繭山龍泉堂購藏東洋古物,集傳統東瀛美學與中國工藝之大成。
逾半世紀以來,Victor及 Osborne Hauge及兩人的妻子 Takako (1923-2015) 與 Gratia (1907-2000) 在擔任公職期間遊歷世界,積極蒐集亞洲及近東藝術精品,廣匯成一個薈萃東南亞、中國、日本、近東及波斯各地的陶瓷珍藏。
從1996年起,Hauge 家族先後三次向華盛頓弗利爾及賽克勒美術館(現今的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捐贈亞洲藝術品:1996年捐贈高棉陶瓷、2000年捐贈近東及波斯陶瓷、2006年捐贈一組550件亞洲陶瓷。其所捐藏品曾於該美術館舉辦的《Taking Shape》及《Asian Traditions in Clay》展覽中亮相。Hauge 收藏散見於各大博物館,例如克里夫蘭藝術博物館藏的一尊唐代天龍山石窟菩薩像,同於東京繭山龍泉堂購得。
W
illiam Boyce Thompson (1869-1930)乃二十世紀初期的礦業及金融鉅子、政治風雲人物與慈善大家。他深信永續性農業和糧食供應乃全球政治穩定及民生福利之關鍵,因而於紐約揚克斯成立植物研究所Boyce Thompson Institute,對其研究領域貢獻重大至今。Thompson一生愛好自然,並因而珍藏寶石雕刻,身後捐獻部份藏品予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是次拍賣之所呈,由家族珍藏近百年,包括中國玉雕、翡翠、晶石、青金石、紫晶及瑪瑙,盡顯藏家美學品味。
上圖:William Boyce Thompson,鳴謝博伊斯·湯普森植物公園(Boyce Thompson Arboretum)提供
李 鱓是清代揚州畫壇一個重要畫家群體的成員,因其清高狂放、大膽創新的畫風,後被統稱為「揚州八怪」。李鱓出生於江蘇興化的顯赫官宦世家,自幼隨多名大師習詩、書、畫,早年成名,二十五歲時中舉。他獲清宮召為內廷供奉,有幸師從著名詞臣畫家蔣廷錫學畫。蔣廷錫以其花鳥畫著稱,創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繪畫風格;一種為寫意簡逸、更具書法氣勢的水墨紙本,另一種則為妍麗細膩的濃彩工筆,多為設色絹本,推斷李鱓應從蔣廷錫處習得兩種作畫技法。隨後,李鱓師承名畫家高其佩,後者以指畫享負盛名,作品極具印象派風格。
李鱓以其後期作品最為著名,多為尺幅恢宏、氣勢磅礴、構圖簡練的紙本畫作,筆觸寬大、風神生動,著墨濃厚。十八世紀時,揚州為中國的商貿重地,此畫風應受該地鹽商富賈所青睞。
宋 瓷在中國陶瓷史上享譽盛名,時瓷器燒造技術創新,各地瓷窰以美學特徵及獨到技巧馳名,可謂百花齊放,不同地區逐漸發展特色瓷器, 創新款式,其他地區爭相仿效,或實驗創新、或借用技巧,成品精彩紛呈,有些瓷器尤受宮廷貴族或文人雅士青睞,有些則為外銷至其他國家而製。本次拍賣呈現宋代瓷珍,盡顯單色釉、紋飾器以及刻花器等不同風格的美學理念。
中國藝匠喜以傳統戲曲及典故為創作主題,取材於經典文學及曲藝名作如《三國演義》及《西廂記》等,從中提取一些經典的人物故事典故,繪於藝術品之上以為紋飾,這類典故許多都膾炙人口,直至今日仍被眾鑑藏家所熟知以下為一些中國藝術品上時常出現的經典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