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秋九月蘇富比將特別呈獻一組康熙御瓷珍品。本珍藏由一位私人藏家自1970年代雲集而成,拍品多來源顯赫,其中多件曾屬仇焱之、H.M. Knight、趙從衍、以及Francis 及Brodie Lodge伉儷等雅藏,焦點包括一件釉裏紅綠彩折枝玫瑰紋水盂、冬青釉暗花海水龍紋萊菔尊以及一組豇豆紅釉文房雅品。
精選拍品
康熙御瓷
中國的陶瓷工匠對於單色釉的燒製工藝掌控極為嫻熟,所燒製出的精佳瓷珍深受中西方喜愛。隨著對釉色更深入的了解,鑒賞家建立了一套特定用語來形容各式釉色,其中許多沿用至今。當中最著名的有「豇豆紅」、「郎窰紅」以及「霽藍」等,以上幾類釉品皆可見於本次所呈之私人珍藏。以下為各類釉色的精簡介紹。
大器典雅:康熙豇豆紅釉瓷
豇豆紅釉色澤多樣,紋飾效果豐富,乃江西景德鎮御窰創新臻品。豇豆紅釉利用銅紅窰燒不穩之特質,創製各種效果,獨特新穎。單色銅紅釉因窰燒困難,成品不易,自明宣德後幾近棄絕。康熙二十年,臧應選往景德鎮任督陶官,開創製瓷盛世。御製豇豆紅釉器,獨見於康熙一朝,並僅見於數種器形。其中幾種名品,請見如下。
名家雅藏
康熙瓷不僅創意輩出,且傳承了中國古陶瓷的精髓,超過三個世紀以來,尤為鑒賞家及收藏家所追捧。許多著名收藏當中皆藏有康熙瓷器精品。本場所呈大多瓷珍來源顯赫,出自名家雅藏,傳承有序。請見如下為其中幾位著名收藏家的介紹。
- Henry M. Knight (d. 1971)
- 趙從衍 (1912-1999)
- 仇焱之 (1910-1980)
- Dr. Herman Lindberg
- Enid and Francis Brodie (1880-1967) Lodge
- Brayton Ives (1840-1914)
-
Henry M. Knight (d. 1971)Henry M. Knight 明辨善鑑,自1930年起開始收藏中國瓷器及藝術品,直至1971年離世,畢生積極搜羅珍品,其中以明、清瓷器為主,多購自倫敦古董商Bluett & Sons。Roger Bluett曾經如此描述:「Henry Knight的十八世紀瓷器收藏以及早期藝術珍品收藏堪稱歐洲最精。先生時常說道,我父親建議我應購藏具有『中國品味』的瓷器,且說『中國瓷器全盛時期即將到來』,此言果然不虛。」
-
趙從衍 (1912-1999)企業家趙從衍生長於上海,曾任律師,直至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侵華後開始轉做進出口貿易,首先於中國沿岸運輸煤炭。1948年,趙先生與家人移居香港,創立兩間船務公司,其中一所為著名的華光船務。趙先生及其夫人在四十年間集成收藏大宗,近400件中國瓷器及玉雕,先後於1986年11月及1987年5月於香港蘇富比以專拍形式釋出部份藏珍。
-
仇焱之 (1910-1980)仇焱之先生既為藏家,亦為古董商,13歲時由揚州移居上海,跟隨朱鶴亭做學徒。1935至1936年,先生於倫敦舉行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結識大收藏家George Eumofopoulus先生,締結深厚友情。且先生府上常有藏家名士往來,大維德爵士、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安宅英一、胡惠春、芭芭拉•赫頓及玫茵堂主人等都是他的座上賓客,受惠甚深。其收藏於1980及1981年在香港及倫敦蘇富比拍賣,轟動業界,更使中國古董於市場上的價格頓時大幅上揚。
-
Dr. Herman LindbergHerman Lindberg醫生乃知名兒科醫生兼教授Gustaf Lindberg (1887-1961) 之子。其父子二人所建立的收藏包括中國瓷器、古董以及當代畫作等,精品匯聚。二人後於1929年連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及其他收藏家成立瑞典東方陶瓷學會。1960年,Herman Lindberg捐出部份收藏予斯德哥爾摩東方博物館。
-
Enid and Francis Brodie (1880-1967) LodgeFrancis Brodie Lodge乃科學家Oliver Lodge爵士次子。Lodge於伊斯堡學院就讀,後於一間船務公司工作,之後與弟聯手創辦Lodge Brothers公司(後易名為Lodge Plugs),根據父親研究所得製造生產火花塞,大獲成功。他與妻子Enid結婚後開始鑽研中國瓷器,據說曾經參觀倫敦皇家學院所舉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多達24次之多,並為東方陶瓷學會早期會員,對學會貢獻良多,多次為學會展覽借出藏品。二人收藏以唐、宋、明、清瓷器為主,並藏有青銅器。
-
Brayton Ives (1840-1914)Brayton Ives (1840-1914) 是美國南北戰爭軍官、北太平洋鐵路及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Ives 收藏重點為珍罕書籍及藝術品,包括中國瓷器。其收藏於1891及1915年先後由美國藝術聯盟釋出,1915年之拍賣會尤其矚目,行方特別為其製作了精裝版圖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