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黎蘇富比現代藝術晚拍將於2020年10月21日以全球現場直播形式隆重舉槌。晚拍呈獻一眾知名藝壇巨擘的珍罕鉅作,橫亘歐洲前衛藝術至戰後時期。今季上拍有25幅作品出自一個精彩的私人收藏,作品包括巴布羅・畢加索的戰時肖像傑作、伊夫・唐吉的風景畫作,以及馬克斯・恩斯特、阿爾伯托・賈柯梅蒂、胡安・米羅、尚・杜布菲及費南度・波特羅等著名藝術家的筆下鉅作,精品雲集,令人期待。
拍賣另蒐羅多位二十世紀重要藝術家的鉅作,包括弗朗西斯・畢卡比亞的著名「透明」繪畫、保羅・克利的1923年珍貴作品、羅伯托・馬塔的1938年超現實主義作品,以及趙無極與丹尼爾・布倫的匠心之作。
今次巴黎現代藝術晚拍將與倫敦當代藝術晚拍同步登場,締造蘇富比第三場全球拍賣直播盛會——「現代 / 當代藝術」晚拍。今次盛事將沿用紐約及倫敦蘇富比於本年夏天首創的全球拍賣直播形式,續寫拍賣傳奇,呈獻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歐洲以至國際藝術界頂尖藝術家的手筆,讓藏家一睹彼時芬華薈萃的藝壇風光。
Caroline de Maigret Explores the Creative Spirit of Paris and London
精選拍品
The Hidden Masterworks within Picabia’s Transparencies
今次晚拍隆重呈獻「現代視野」(A Modern Eye)私人收藏,此收藏雲集二十世紀頂尖繪畫、素描及雕塑作品,乃藏家自1980年代起踏遍各大畫廊及拍賣行精心庋集的成果,足見其卓爾不凡的藏珍慧眼。
本收藏的主人翁憑藉精闢獨到的鑑賞眼光,帶領觀者欣賞馬克斯・恩斯特的1919年達達主義傑作與超現實主義時期佳作《森林》,再引領我們將目光投向伊夫・唐吉的精美風景畫作。與之相映成趣的有一眾現代主義、表現主義及前衛藝術家的作品,例如保羅・克利、亨利克・坎彭東克、瓦西里・康丁斯基與「橋社」(Die Brücke)藝術家的精彩手筆,蔚為大觀。
拍賣聚焦一幅畢加索1940年在魯瓦揚創作的戰時肖像傑作,作品力量澎湃,教人聯想起畢加索一生探索的牛頭怪形象,甚至預示後世畫家對肖像畫界限的挑戰,如弗朗西斯・培根的精湛創作。收藏更橫跨戰後時期,並呈尚・杜布菲的綺麗油畫與費南度・波特羅的大理石雕,體現了這位藏家涉獵範圍廣闊、超群絕倫的收藏品味。
「現代視野」收藏點睛之作
- 畢加索,1909年作
- 克利,1923年作
- 畢卡比亞,1929年作
- 馬塔,1938年作
- 畢加索,1940年作
- 米羅,1954年作
- 白髮,1961年作
- 布倫,1966年作
- 蘇拉奇,1975年作
-
巴布羅・畢加索 | 《男子頭像》本作繪於1909年初,屬畢加索在蒙馬特區洗濯船工作室(Bateau-Lavoir)創作的最後一批作品。這些作品以豐富多樣的靈感基礎為美學特徵,其中,塞尚的創作手法與布拉克的風景畫作對它們的影響尤深。畢加索將畫中的色彩簡化成灰色,米色和褐色,可見這段時間他與布拉克在創作風格方面的相似程度,以及塞尚用色手法對他的影響。此外,本作亦具有濃厚的部落藝術色彩,畫中人的非寫實面部特徵,與畢加索存放於洗濯船工作室的數副面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查看拍品 -
保羅・克利 |《別墅(下沉)與棚屋(上升)》《別墅與棚屋》是保羅・克利的大師級傑作,畫中糅合了數種不同的作畫技法。本作於1923年面世,當時克利正在包豪斯任教,這幅尺寸巨大的作品正正體現了克利對繪畫與建築兩者之間的關係的戮力探索。在本作中,克利以層層复疊的幾何圖形建構畫面,畫中的主題——城市與棚屋依稀可辨,趨近藝術家的抽象繪畫特色。
查看拍品 -
弗朗西斯・畢卡比亞 |《米諾斯》《米諾斯》作於1929年,由弗朗西斯・畢卡比亞的好友兼經紀人萊昂斯・羅森伯格委託創作。作品出自畢卡比亞著名的「透明」系列。這幅作品在現代奮力畫廊1930年舉辦的首個畢卡比亞回顧展上首次展出,畫中精巧繁複的繪畫手法與錯綜複雜的圖像,點明了「透明」系列的典型特色。本作的靈感來源十分豐富,畫中央的男子坐像靈感源自著名的羅馬大理石雕像——《奧古斯都像》(Augustus as Jupiter Capitolinus),他的面部與雙手則借鑒了波提且利的《聖母子與五天使》。
查看拍品 -
羅伯托・馬塔 | 《焦慮的形態心理學(死亡前夕)》《焦慮的形態心理學(死亡前夕)》於1938年繪成,是馬塔「形態心理學」系列中精緻複雜的作例。在此系列中,馬塔探索人類的心理狀態,向觀眾揭示夢境背後隱藏的訊息。馬塔在本作上展示出超群絕倫的藝術創意,不愧為美國行動繪畫的領軍人物,為波拉克等後世藝術家留下了深遠的影響。
查看拍品 -
巴布羅・畢加索 | 《男子頭像》《男子頭像》繪於1940年,畫中的男子笑容燦爛,作品出自畢加索一段無比安寧和諧的時期。當時,他先後與兩位靈感女神瑪莉・德雷莎與朵拉・瑪爾共住,而本作則誕生於畢加索在魯瓦揚定居之時。1940年1月,畢加索完成了這幅作品,亦接待了登門造訪的布勒東。在這個時期,畢加索繪畫了許多女子頭像、有頭骨的靜物畫,而這幅男子頭像可能屬於其所謂「超現實主義時期」作品。畫中人的面部特徵呈立體派及表現主義風格,令人不得不聯想起後來培根的肖像畫所蘊涵的澎湃力量。
查看拍品 -
胡安・米羅 |《鳥兒劃破黎明時分的溫柔月色》本作於1954年問世,是一幅充滿詩意、極具神韻的作品。米羅在畫幅背面書題目《鳥兒劃破黎明時分的溫柔月色》,標題引人深思,讓人聯想起米羅的「詩畫」(painting-poems)作品。他在作品中開拓了一個嶄新的視覺與文字空間,令人為之神迷,激發觀者的好奇心與奇思妙想。畫中的鳥兒線條明朗、輪廓分明,是米羅作品的核心主題。這種創作手法,與他在1950年代初與陶藝家阿蒂加斯緊密合作後發展出的琺瑯彩繪技藝有所相通。
查看拍品 -
白髮一雄 |《地會星神算子》《地會星神算子》源自白髮一雄最受歡迎的《水滸傳》系列作品,他以十四世紀中國名著小說《水滸傳》為此系列共十餘幅畫作命名。在本作中,洶湧狂野的力量在畫布上激盪翻滾,噴發出震動人心的強大生命力和原始猛勢,盡顯藝術家的作畫特色。這位具體派畫家在青春正盛之時破天荒以足繪畫,用身軀力量與油彩碰撞交融,開闢出一種狂野的藝術表達方式。他的抽象藝術表演充滿激烈狂亂的動作,創作技法前所未見。
查看拍品 -
丹尼爾・布倫 |《多種形狀繪畫》1966年6月面世的《多種形狀繪畫》是丹尼爾・布倫首批以條紋為主題的畫作。作品問世之時,正值布倫與莫塞特、帕門捷和托羅尼合辦的著名「表現」展覽(Manifestation)開幕前夕。展覽1967年1月在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行,同年6月,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再展出第三批「表現」作品。這兩場大展向巴黎沙龍的僵化制度與迂腐成規提出強力質詢,在巴黎藝壇留下深遠的影響。
查看拍品 -
皮耶・蘇拉奇 |《73 x 60 公分繪畫,1975年9月15日》皮耶・蘇拉奇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是一位無容置疑的光影與明暗對比大師。
雖然藝評家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ément Greenberg)於1960年代末批評蘇拉奇的畫作缺乏力度,蘇拉奇的1970年代作品卻流露出一種無可比擬的澎湃力量,這一點在他的1974至1976年作品中尤為明顯。蘇拉奇一直對禪學深感興趣,經過1972至1974年全心投入版畫創作兩年後,最終在1975年凝練出獨一無二的沉思內蘊,本作《73 x 60 公分繪畫,1975年9月15日》正是最佳例證。
查看拍品
上圖:《多種形狀繪畫》,1956年作,154,9 x 134,8 公分(內框),局部。圖片由 Daniel Buren/ADAGP 2020, Paris (Photo : ArtDigitalStudio)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