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禹煥

生于 1936.
有意出售您的李禹煥藏品?
申請估價

拍場上的李禹煥

已售拍品

李禹煥 生平

生於韓國、長駐日本的李禹煥對日本當代藝術發展貢獻良多。他的學術理論文獻與其繪畫、雕塑作品一樣備受尊崇,意義重大。當中1970年發表的文章《超越存在與虛無——論關根伸夫》乘著六十年代後期的反專制、反殖民浪潮,推動日本「物派」藝術運動的誕生。物派由李禹煥及其極簡主義藝術領軍,借助原始媒介,帶出人造物與大自然的關係。

李禹煥1936年生於咸安郡,在首爾大學短暫修讀兩個月後,1956年搬到日本,五年後取得哲學學位。單一筆觸繪畫令他在物派運動中聲名鵲起,到了七十年代,他用鋼板和橡膠薄片等工業材料,以及石頭等天然物料創作雕塑。其極簡主義構圖和佈局,與當時的意大利貧窮藝術同出一徹,兩者皆集中強調事物的關係和主觀觀感,而非表現手法。

他至今著述十七部,包括2007年出版的英語論文集《The Art of Encounter》。七十年代初,東京各大畫廊陸續展出他的作品,李禹煥因此逐漸獲得國際關注和好評。他在2000和2001年先後獲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及「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賞」繪畫界別獎。2014年,他成為凡爾賽宮當代藝術邀請計劃的第七位客席藝術家。李禹煥的作品現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巴黎龐畢度中心、首爾國立現代美術館、倫敦泰特藝術館及歐美、亞洲各地的主要藝術機構。

收起
展开

博物館典藏李禹煥

艺术家形象: Raphael GAILLARDE/GAMMA-RAPHO
敬请留意,本文所载指数表现和实际报酬率无法保证未来拍卖价格。此外,我们无法保证非特定艺术品收藏或股票能够产生收益回报。苏富比并非财务顾问,我们的业务亦非推荐艺术品作为投资之用。在预测未来艺术市场走向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相对优势。投资决定应建基于风险承担取向与投资期限,如有需要,亦应向有注册认可的财务顾问寻求意见。此资讯以「现况」(AS IS)提供,不代表亦不保证(明示或默示的)准确性、商售性、某特定用途的适用性、任何其他性质的陈述或保证或资讯中提供的任何明确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