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美好細節: 印尼新銳設計師談古拿溫畫中的蠟染布

生命中的美好細節: 印尼新銳設計師談古拿溫畫中的蠟染布

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亨德拉・古拿溫《身穿蠟染布的女人》中,一女子披瑰麗的蠟染布,立於峭壁旁,凝望遠處的千山萬水。女子紗籠披膊,有別於傳統的穿著方式,突顯其耀目的遠古圖案與符號設計。

為了解構衣衫背後謎一般的含義,現代藝術部專家瑞思佳(Rishika Assomull)特別訪問了時裝設計師迪迪埃特・毛拉納(Didiet Maulana)。毛拉納為印尼品牌IKAT Indonesia的創辦人兼時裝設計師,多年來參與傳統紡織品的設計及製作。他同時是印尼國家工藝委員會Dewan Kerajinan Nasional的成員。該委員會旨在保存及促進印尼手工藝的發展,包括蠟染布。





「畫作帶觀者穿梭至另一個時代。往時較少令人分心的事,人們能專心體會生命中美好的細節。在此作中,亨德拉・古拿溫展示了他對印尼文化的欣賞。他認為蠟染布並非單純的布料。作為藝術家,他表達出自己與蠟染布之間的一種親密關係,對紋飾細節的刻畫滿載溫情,可見他對蠟染布瞭如指掌。對古拿溫而言,蠟染布代表一切。」
迪迪埃特・毛拉納

點擊下圖中的紅點,了解毛拉納對此畫及畫中蠟染布的解讀:

  • 身穿蠟染布的女人,1960年代作 Created with Sketch.
  • 晝・夜之布 Created with Sketch.
  • 竹筍頭 Created with Sketch.
  • 穿著蠟染布 Created with Sketch.
  • Created with Sketch.
  • Created with Sketch.
  • 沿海蠟染布 Created with Sketch.
  • 神獸:上天的力量 Created with Sketch.
  • 昆蟲:自立與吉祥 Created with Sketch.
  • 海獸:富足與欣喜 Created with Sketch.
  • 身穿蠟染布的女人,1960年代作

    她的表情反映出一種由心而發的盼望,在腦海中飄往寧靜的所在。溫柔的淺笑,上唇微微上翹,柔和的目光凝視遠方,達致一種空靈的境界。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晝・夜之布

    印尼語「Kain Pagi Sore」,意即「晝與暮之布」,又作「Kain Siang Malam」,意即「晝與夜之布」。一匹布融合兩面設計,一面為「晝」,另一面配以相反圖案,為「夜」。白天時,顏色較淺的一面向外穿著;晚間時,則較深的一面向外。這種早晚兩穿布非常受歡迎,其多變、多功能之特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此畫中偏白底色的一面為「晝」,紅藍的一面為「夜」。正反兩面的紅色互相輝映,奪目耀眼。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竹筍頭

    蠟染布分「頭」、「身」兩部分。畫作中蠟染布邊緣的「頭」飾有竹筍頭圖案(印尼語為「Pucuk Rebung」)。此圖案代表神明與人類自上而下的垂直關係,以及由此而發的神奇力量,極具象徵意義。

    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穿著蠟染布

    蠟染布覆蓋畫作絕大部分的位置,其圖案、用色亦強調畫家希望帶出的信息……女子擁抱著自己的蠟染布,可見此物對她的重要。穿著蠟染布的方式有很多,畫中女子將布包裹全身,突顯其精緻的「晝」、「夜」和「頭」紋飾。

    照片由 Ganindra Bimo 與 Andrea Dian 提供。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印尼語「Bledak」意即白底色,象徵歡愉和靈魂的純潔。此作中眾多的花紋包括:「hong鳥」(鳳凰)、蜈蚣和蝦子。

    沿海蠟染布的花紋設計。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蠟染布較暗的一面代表「夜」。當中藍色部分通常以一種名為木藍的植物製成(印尼語為「tarum」),這種植物的枝葉皆是蠟染布的染料。紅色部分則通常由蘇木(印尼語為「secang」)製成,這種植物部分的枝幹可用作蠟染布天然的紅色染料。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沿海蠟染布

    我認為此作描繪的是「沿海蠟染布」。顧名思義,此布多見於沿海地區,尤其在拉森(Lasem)、井里汶(Cirebon)等核心地區出現。譬如,拉森就是位於中爪哇和東爪哇之間的沿海小鎮。此地曾是重要的貿易海港城市,無數抵達爪哇的商人都在這裡停留。正因如此,海岸蠟染布深受中國、歐洲以至中東等地的文化和審美所影響,當然也少不得當地本身的文化。

    在勾畫好的花紋上塗蠟。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神獸:上天的力量

    「Hong鳥」來自古中國的鳳凰傳說。此神鳥象徵上天賦予給皇后的權力。牠們同時擁有雌、雄特徵,因此一直被視作陰陽調和的化身。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昆蟲:自立與吉祥

    蜈蚣被視作吉祥之兆。百足之蟲移動迅速,在蠟染布的世界裡,花紋成為自立和逃過厄運的象徵。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 海獸:富足與欣喜

    蝦與其他海洋生物代表生育與水源,乃沿海蠟染布中常見的裝飾圖案。而蝦特別象徵歡愉和富足。

    Icon Navy - Close - 24x24 Created with Sketch.
從左至右順時針方向:勾畫出蠟染布的花紋;在勾畫好的花紋上塗蠟;用專門的筆形工具塗上熱蠟。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蠟染布會說故事。有時候不必大聲說話,就讓花紋表達感受。我祖母大概會這樣跟我說,這個想法打動了我。」
迪迪埃特・毛拉納

從左至右順時針方向:染布中的工匠;在筆形特製工具中加入熱蠟;在第二層染色上塗上第三層蠟;以熱水為蠟加熱並刮走多餘部分。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蠟染布的印尼語「batik」(巴迪)一字來源自爪哇語「ambatik」,結合「amba」(意為寬大)和「tik」(意為點狀)二字。根據毛拉納所言,在歷史悠久的爪哇語手稿《卡嘉文羅摩衍那》(Kakawin Ramayana)中有提到「tika」一字。該手稿出自以信奉印度教為主的馬打蘭王國,可追溯至公元九世紀。毛拉納對這個超過1200年歷史的傳統深感著迷,繼而在十年前創立IKAT Indonesia,銳意在保存巴迪蠟染布傳統的同時,在歷史中注入自己新穎的演繹。

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毛拉納說,近年人們對傳統衣裳的鍾愛有增無減,年輕一輩會在時裝周展現自己的蠟染布服飾,國際時裝設計師亦會在自己的設計中納入這些傳統紋飾。其實,在蠟染布重獲大眾喜愛之前,童年時的毛拉納已經迷戀上這種工藝。祖父母以前時常與他分享自己穿著的蠟染布和它們花紋背後多姿多彩的故事。祖父母訴說的一點一滴,深深令毛拉納體會到製作蠟染布的繁瑣工序。在過去五年間,他投入大量時間,與拉森地區的工匠合作,鑽研沿海蠟染布的設計。

照片由迪迪埃特・毛拉納提供。

幾百年來,蠟染布編織出一段又一段縫合歷史、文化、精神與美學的故事,打動了九世紀的工匠、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畫家亨德拉・古拿溫,以及今時今日的設計師迪迪埃特・毛拉納。設計師們默默提煉傳統中的精髓,並注入當代元素,將這祖傳技藝珍而重之地承傳給下一代。

現代藝術 | 亞洲

相關新聞及影片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