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富比雜誌

王中軍專訪:他將「梵谷」帶來中國

葉瀅

「十年前怎麼可能想去買梵谷?」王中軍說,「買完梵谷的作品後,我這麼喜歡,能這麼改變我的心情,收藏還是非常值得的。」

顯然,他的這種欣喜之情是可以理解的。梵谷的作品,毋庸置疑是一個收藏家的終極追求。去年11月,王中軍在蘇富比以6,100萬美元成功競得梵谷的靜物畫作《雛菊與罌粟花》。而不久前紐約蘇富比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晚拍上,他又以2,993萬美元奪下來自「高文家族藝術收藏」之畢加索肖像畫《盤髮髻女子坐像》。

王中軍,華誼兄弟傳媒集團創始人兼主席,中國內地幾乎所有媒體產品均由其參與製作,包括電影,電視劇,廣告甚至電子遊戲。他不但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成功企業家,更以一位藝術家自居。長久以來,王中軍對藝術的熱愛表現在一種高雅的生活態度上,他所珍藏的現當代藝術作品都被安置在其寓所中,作為收藏,也作為裝飾,就在他北京的家裡,王中軍接受了葉瀅的採訪。


首先想瞭解一下你的背景,你以前受的繪畫訓練和你的收藏有什麼關係?

我和繪畫從小就有關係,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在北京市少年宮接受繪畫訓練,那時候就覺得畫畫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這只是階段性的,沒有怎麼延續。後來上大學接受了比較正規的又一次訓練,大學學習的美術都是蘇聯式的繪畫,中國大學當時的美術教育都是這樣的。

創業有錢之後,開始藝術收藏。收藏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財富基礎。我收藏是分階段性的,大部分收藏是我上學時期非常喜歡的藝術家的作品。逐漸的,我的審美在變化,現在的展覽上,能看到很多當代、後現代的東西,從不理解到理解、喜歡,到開始收藏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前幾年去歐洲、美國的機率越來越高,看展覽的熱情也特別高——看展覽幾乎是我生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這時候審美也發生了變化。這兩年我買了一些歐洲印象派藝術家的作品,像雷諾阿、塞尚等,最轟動的是去年買梵谷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博物館級作品。

我的收藏過程基本就是這樣,並不是很清晰,是動態發展的,目的性不強,完全是隨著自己的審美變化而變化。我把這些作品掛在不同的家裡,藝術品是我每一個家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在北京、香港、洛杉磯還是溫哥華。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收藏的?最早買的是什麼作品?

1998年左右,我賺到了第一桶金,買的就是我所說的第一批藝術作品,買了好幾個人的作品,比如羅中立、艾軒、吳冠中等,這個階段持續了好些年。那時期的畫基本就在北京京郊這個家裡面,這個家偏重鄉村感,掛古典的畫更加配合。

大概到二零零幾年之後,中國當代藝術已經有些眉目,但作品價格都很低,總是一種探索性,我也逐漸開始介入當代藝術的收藏。這和自己的家有關係,家裡開始進行比較摩登的裝修,也考慮在牆面上掛方力鈞的作品會是否更有意思。開始收藏雕塑則是在2000年左右。買印象派作品也就是這三年的事情,大概是從2011、2012年開始。

《雛菊與罌粟花》,梵谷
2014年11月,王中軍在蘇富比以6,100萬美元競得

你是一個企業家,也是一個收藏家,自己也在畫畫,你怎麼看待這幾個不同的身份?

之前有本畫冊上有關於我的訪談錄,提起圈裡的朋友說我是個特別有潛力的藝術家,又是很有名的企業家,以及收藏家,這三者怎麼平衡?我的回答是,前者和後者都能接受,作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是有數字和事實說話的,從零做到今天,把公司做到這樣,不用謙虛,我是一個不錯的企業領導者;畫家,我更不用謙虛,我畫畫從色彩到內心的變化,到最後掛在那裡也能賞心悅目;收藏家則最不成立,我見過終身致力於藝術收藏、酷愛投入精力的人,我跟他們完全不一樣。他們對於一個作品、一個時代的作品有特別學術的研究,有明顯的自己的思考,我在這方面沒什麼深入的思考。

你的收藏主要是依靠自己的直覺嗎?

對,我的感覺完全是個性化的,沒法給別人指點。我買東西很隨意,甚至梵谷這件作品,蘇富比沒有給我做太多的介紹,我也沒有表達必須買這張畫的意願,就是在看預展的時候,我覺得想擁有,心一動而已。買了這張畫之後,收藏界很震動和驚訝,他們震動和驚訝更多是在錢的數字上面,花了六千萬美元買了這幅畫。這次梵谷這個名字,加上這麼多年沒有像樣的作品在市場上出來,這給了我一次機會,但我並不是志在必得,如果是更高的價錢我可能就不買了。買完後我覺得很滿足,擁有一件這樣的東西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很值得的。

你的收藏與你的生活環境是怎樣的關係?你會賣出自己的部分收藏嗎?

這所房子是我1997年建的,已經快20年了,這房子是很舊的感覺,我恰恰喜歡這種舊。這是北京最早的一個的別墅區。我在這裡住了這麼多年,我喜歡這種氛圍。我最捨不得的還是這些收藏,搬一次家,這些東西可能完全不是這種感覺,因為這裡就像是它們住的地方一樣。如果買一個大房子,重新擺放上這些東西,就沒有這種感覺了。我生活在這種超級濃郁的藝術氛圍中,又有時代感,還是用了20年的積累。

至於某一幅作品我會不會持續喜歡?很難。有些作品和我現在形成的審美趨向有很大距離,所以我也肯定會賣掉一些我的收藏,但我會留下一些永遠不會賣掉的某個時期的作品,就像家裡的一磚一瓦一樣。有些作品放在庫房裡很多年了,拍賣行的人來我家,會驚訝還有這些作品,我說“這樣的作品已經在這裡堆了好多年了,你們願意拿走就拿走”,但牆上掛的作品,被我認為是我家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很少會賣。

你最早買的西方藝術作品是什麼呢?你還對哪些西方藝術家特別有興趣?

應該是莫蘭迪。莫蘭迪的灰是在很中性的調子裡面,一般的畫是要有強烈的對比和反差,莫蘭迪恰恰把這種衝擊全部消弱掉。在一種灰的色相上是一種淡淡的駝色,能把這麼有味道的靜物、實物表現出來。我也買過有莫内、雷諾阿、畢沙羅的作品。買西方藝術品大概是2012年以後的事情,買西方雕塑也是在這兩年時間,我原來也很喜歡一些西方雕塑大師的作品,但一直不太瞭解他們的價位,現在我發現馬約爾、羅丹、摩爾的東西在拍賣會上可以買到,這些原來是我在美術館裡欣賞的。

十年前怎麼可能想去買梵谷?五年前我也捨不得花六千萬美元去買一張梵谷。這不值得炫耀,財富不是想有就能有的,是給了你機遇,做到今天才能擁有的。這確實不值得炫耀,這就是一種生活狀態,我滿足於現在的情況,可能會再花五千萬美元買一張莫迪里安尼。但這種感受只是我個人的,也沒有必要說明其他人,其他人買一幅作品可能不會像我這麼開心,他買一架飛機可能會更開心,不要拿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王中軍在北京家中的大廳內陳列其中國當代藝術收藏,攝影:Matthew Niederhauser

喜歡梵谷跟你的成長和審美經驗還是有直接關係吧?

我這些年去美術館最喜歡看的就是梵谷的作品,我仔細想過為什麼自己這麼喜歡他?上中學的時候,我所畫的山形、房子的速寫這種小黑白畫非常像梵谷的作品,對地形的起伏都是靠碎筆完成的,他很符合我對繪畫的這種感受。梵谷對藍天、麥浪,甚至是對自己肖像和老人臉上結構的理解,特別像我原始的繪畫衝動。

我近幾年看展覽和七八年前看展覽的目的不一樣,那時候是欣賞大師的作品,有距離感,現在欣賞的是他們的技巧,對技巧上的理解,心理滿足程度和享受程度更高。

你對你買的梵谷這幅畫有什麼計劃嗎?

目前沒有什麼計劃,就放在香港家裡,平常放在保險庫裡,我去了香港就把它掛出來。也有美術館認為畢竟是中國人買的第一幅這麼重要的作品,有沒有可能做巡展?我不排斥,只要計劃好,對作品足夠的尊重,就完全可以,這就是分享。把畫放在家裡面邀請朋友來開派對分享,和放在中國很有意思的美術館裡給更多的人分享是不矛盾的。

你受過的專業藝術訓練和你的收藏之間的關係是否越來越緊密?

當然。我的收藏和我現在的繪畫特別吻合,雖然我恢復畫畫只有三年多,但是色彩的跨度蠻大的。從印象派感覺的小環境開始,雖然只畫了一朵花、一個水果,但在裡面找到了它的美,並非是宏觀的大的戰爭、宗教題材,這不同於中國傳統、主流的藝術。印象派當時為什麼能脫穎而出,具有這麼大的生命力?就像互聯網現在與年輕人聯繫得特別緊密一樣,是與生活有更密切的關係,特別隨性,印象派的小尺寸繪畫反而美,它需要一個小角落靜靜的呆在那兒,但有它自己的美。後來當代藝術有更大的尺寸和衝擊力,因為房子、建築、空間都發生了巨大變化。當代藝術簡約,很少有復雜的美,波拉克再複雜也不外乎那麼幾種顏色,而米開朗基羅、安格爾則是極其複雜的美,複雜到讓人想像不到藝術家有如此的耐心,但現在不是這樣了。現在就是簡約,最近半年我畫的畫就在刻意追求色彩和簡約之間的關係,也找到了裡面的美。

買完梵谷的作品後,覺得梵谷這種級別的東西,我這麼喜歡,能這麼改變我的心情,收藏還是非常值得的。
王中軍

你有長期收藏計劃嗎?

完全沒有。如果那天我沒有去香港看蘇富比的預展,梵谷的這件作品可能就跟我完全沒有關係。買完梵谷的作品後,覺得梵谷這種級別的東西,我這麼喜歡,能這麼改變我的心情,收藏還是非常值得的。

下一次我是不是要努力買莫迪里安尼的作品?這是我特別喜歡的藝術家。或者畢加索的?我有一陣子不是很喜歡他的作品,但展覽看多了之後,我覺得他確實有他自己的魅力。我也許會買畢加索或莫迪里安尼,這都不是計劃,是一時的想法,但也許今年就買了。

你有沒有考慮開一個私人美術館?

我不會刻意的去開一個私人美術館,但我家裡像是一個家庭小美術館。最近正在裝修的一個地方,原來是我的一個馬場,我已經很多年不騎馬了,設計師正在重新設計,設計的標準就是一個小美術館。但主要目的不是做美術館,還是希望我的東西可以擺在那裡,有環境襯托它們。或者說,正好我有一棟房子沒有用,有一個馬場沒有用,五年更沒有騎過一次馬,這跟我的年齡有關,我在這個年紀騎馬會有很大風險,所以就不騎馬了。

你怎麼看待中國私人美術館這麼繁榮的現象呢?

我覺得這是一個必然趨勢,也非常好。中國有錢階層的錢應該怎麼花?東西方文化會互相影響的,美國有太多的美術館,大型、中型、小型的,基本是很多家族建起來的,這種在美上對社會的貢獻,與捐一筆錢做環保是一樣的道理,只是用另一種方式回饋於社會,這樣的想法很好,但我目前並沒有要幹這麼一件事。

我自己也在畫畫,所有繪畫的收入都是捐給公益基金。這讓我找到很大樂趣,我畫畫是有動力的,我也不是職業畫家,朋友為什麼要買你的畫呢?當然首先是好看,第二是朋友覺得也是做了一件對社會有價值的事情,像是鏈條一樣。

您周圍的朋友有沒有越來越喜歡和收藏西方藝術的趨勢?

趨勢這個詞還很難說,因為畢竟是小眾的事。西方藝術家對中國文化和藝術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在中國,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梵谷,但戰後的藝術家像蒙德里安、波拉克這些人的知名度還未深得人心,不同於印象派前後的藝術家。

中國的基礎教育是非常好的,是老百姓也具備文化水準的一個國家,這些藝術很容易進入中國人的視野。中國有錢人也是有審美能力的,周圍也有朋友去買西方頂尖藝術品,他們具備了財富,同時也有美學基礎。

王中軍與他的靜物畫作,攝影: MATTHEW NIEDERHAUSER

在中國企業界,你的收藏和美學經驗對周圍的朋友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影響蠻大的,我的朋友特別是在企業圈中,很多朋友買的第一幅畫是通過我的介紹或我的鼓勵,甚至直接委託我幫助購買。這些人的學習能力都很強,很多都號稱是我的學生,但實際他們都已經走的很遠了。他們可能比我更在乎研究,買過幾幅畫之後會更系統的學習,但也有很多人是從美和裝飾上的角度著手。我雖然不系統,但在企業圈裡,大家對我的信任度還是很高的。

曾梵志創辦的元空間曾經舉辦過一個我的畫展,那個展覽是曾梵志向我提出的,他說我畫的不錯,應該做個展覽,名字也是曾梵志策劃的,叫“中軍和他的朋友們”。他說,“我覺得你對你們那個圈子影響很大,你周邊的很多人都是通過你才進入收藏的”,所以這個名字起的很有意思。這次保利將給我策劃的展覽,所起的名字我很喜歡,特別樸素,就是“作為畫家的王中軍”。

8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起來以後,日本人非常熱衷於收藏印象派。現在,中國對西方現代藝術包括印象派感興趣,和日本當時這種收藏現像有什麼聯繫?

我不認為有必然關係。但基本上,首先是財富的積累,80年代日本企業的財富積累到了一定的能力,具備購買西方藝術的能力。當然,也有一些理論系統的研究,比如浮世繪對印象派的影響,他們在裡面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是學術界做的事情,和買家沒有直接關係,我不相信銀行老闆買一張畫的時候會和浮世繪聯繫在一起。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又具備這樣的文化基礎。像之前所說,中國企業家具備這樣的審美趨向和文化基礎,前提當然是具備財富基礎。日本多小啊,所有東西都集中在東京一個城市,這個城市的變化太明顯了。中國之大,資訊也更分散,系統更複雜。中國的企業家和收藏家會喜歡西方藝術,這無可非議,西方藝術中確實有光彩的一面。

收藏對於你的生活本身,意味著什麼?

每一個收藏者可能都生活在他特別享受的空間裡,假如有一樣的財富,有些人願意吃、喝、度假,這和專愛收藏這樣的愛好,境界是不一樣的。就像之前所說,有些人買架飛機可能享受更高,會更自由,在旅遊、工作上更節省時間,而有的人就願意叼著一隻雪茄看這張畫發楞。

葉瀅,《藝術新聞》主編,曾為北京798藝術空間撰寫書籍。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