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曉剛鉅作《血緣 — 大家庭:全家福2號》創作於1993年,是《血緣 — 大家庭》系列兩幅重要開山之作的第二幅,第一幅由德島縣立近代美術館收藏。今次上拍的是系列中仍為私人珍藏的唯一已知作品,殊為難得,標誌著《血緣 — 大家庭》系列的開端,極富學術意義。1993年是張曉剛創作生涯的分水嶺。八十至九十年代初期,他以表現主義和超現實主義風格建構一闕闕夢囈式的獨白;1993年則是他摒棄表現主義、以純粹的超現實筆觸對中國人身份認同提出詰問的一年,他慢慢走出關於個人存在的哲學迷思,轉而探索國族歷史和集體回憶。
此作的藍本來自家族舊照片,畫中人是張曉剛的父母及其兄長,三人構成一張經典的全家福。中間的嬰兒被繪成明亮的黃色,跟畫像中褪色般的褐黃呈現出強烈的色彩對比。嬰兒的身體延伸出兩條紅線,把他跟雙親聯繫起來。畫面左上方顯示著天氣圖標和流行曲簡譜。此作完成後,標誌著以全家福為題的最初兩幅作品面世,張曉剛與著名藝評家張頌仁為這個系列取名為「血緣 — 大家庭」。第一幅是《血緣 — 大家庭:全家福1號》,在第22屆聖保羅國際雙年展中首次展出,現藏於德島縣立近代美術館。此作是《血緣 — 大家庭:全家福2號》,它寄託了整代人沉重的心理狀態,是現今市場上最早期的《血緣 — 大家庭》系列作品。
《血緣 — 大家庭》系列的獨特美學靈感源自家庭老照片,各大藝術風潮和張曉剛在先前二十多年社會文化驟變中的個人經歷,也對其創作影響良多。張曉剛的青少年時期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1968年,他的父母分別被安排到農村和成都接受「再教育」。1982年,他成為四川美術學院的第一屆畢業生,除了社會現實主義,其藝術風格啟蒙還包括米勒和梵谷。求學期間,他很快就掌握了西方不同流派的油畫技法,為了完成畢業作品,他遠赴西藏,以實驗性的表現主義筆觸,感情充沛地為當地的少數民族作畫。畢業後,張曉剛在八十年代創作的作品帶有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錯視畫和不少西方現代藝術的影子。在「85新潮」美術運動裡,他是「西南藝術研究群體」的領軍人物,有別於在王廣義帶領下「北方藝術群體」所主張的理性和理想主義,「西南藝術研究群體」著重的是西方現代主義和個人表達。
在「85新潮」和1993年《血緣》系列面世之間,發生了兩件里程碑式的大事。首先是1989年的政治運動,令張曉剛的心態從著重個人內省,過渡到探討藝術和現實、自身和歷史的關聯。正是1989至1992年間,《血緣》系列裡常見的光斑首次出現在張曉剛的作品裡。光線總是來自畫面右方,落在人物臉上,象徵現實世界的存在,「反映自然現實,同時保留了強烈的主觀情感」(Jonathan Fineberg及徐鋼合編,《Zhang Xiaogang: Disquieting Memories》,倫敦,2015年,頁66)。主觀自我和外界現實的聯繫構成了張曉剛在藝術和哲學探求上的重要部分,對他而言,藝術的「曖昧性」和「居間性」令他「更加接近現實」(同上)。他開始發展出「[向自己內心] 投下陰影」的「心理現實主義」(同上)。人物臉上的光斑逐漸變得抽象和富表現主義色彩,最終被《血緣》系列裡不自然的斑點取代。這些光斑彷如老膠片上的痕跡或胎記,為這個灰濛濛的系列帶來點點異色,代表了在國家集體主義下殘留的個人意志。
第二件里程碑式的大事是張曉剛在1992年旅居德國四個月。儘管停留時間短暫,藝術家格哈德・里希特和雷內・馬格利特依然對他影響深遠。里希特有如攝影般真實的繪畫,使他開始留意照片背後包含的個人和集體記憶;馬格利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則使他慢慢褪下令人痛苦的悲悵和煎熬,轉向更加冷靜自持、不動聲色的藝術表現手法。張曉剛曾經寫道:「冷靜而又非理性;充滿幻想而又保持住應有的節制;真實恐怖卻又令人感到陌生;利用可見的物體,使人的思維跨入不可見的隱秘隧道,呈現出某種神秘的哲理[…]馬格利特的這種魅力使我長久的著迷,同時也成為我長期以來對自己藝術的某種價值判斷和境界追求。正是通過他們[馬格利特和德・基里科],使我學會了如何『有距離地』去體驗我們的深重的歷史,以及我們所面臨的多變的現實。」(張曉剛,〈我的知己——馬格利特〉,《藝術世界》,第5期,2001年)。
歐洲之行同時讓藝術家在異邦文化衝擊中,對中國藝術家的定位有更深入的思考。「我一直從『早期』看到當代,找自己的位置。看完了以後還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但有一個想法很明顯得出現了︰我要繼續做藝術家的話,我必須是『中國』的藝術家。」「中國藝術家」這個身份從來未曾如此清晰的出現在張曉剛的思考中。他後來與一位評論家這樣說︰「我去德國之前,從來沒有真正地,認認真真地看這一張中國人的臉...我們為什麼要畫書本、畫冊上搬過來的人物,而不去畫身邊那些真實鮮活的人物呢﹖這讓人困惑。」回國後,張曉剛才真正清楚的把中國人的臉仔細看一遍,黃皮膚的臉孔從沒有這樣清晰的出現在張曉剛的面前。這覺悟對他其後的創作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身邊的人成為張曉剛重要的題材,漫長的創作旅程由是展開,為的是尋找一張中國人的臉。
在張曉剛回昆明探望父母時,這段旅程找到了轉捩點。藝術家在偶然之間,翻看著一張一張的老照片,一種無以名狀的感覺悄然來襲。「我無法說清楚那些被精心修飾後的舊照片究竟觸動了自己心靈深處的哪一根神經,它們使我浮想聯翩,愛不釋手。」 父母親年輕時候的照片、自己童年照片、兄弟合照及家庭合照,再再給了他衝擊。這些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八十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前拍攝的照片,讓我們看到一張張對未來充滿盼望的臉,但歷史總是愛開玩笑,在這些標準家庭照的背後,是一段不能遺忘的歷史。潛藏的衝突,寄喻了個人在浩瀚歷史中的渺小及無力,讓張曉剛找到表現中國歷史的可能性。不久就開始創作《血緣》系列,作品的氛圍神秘怪誕卻引人入勝,結合了老照片飽含的傷痛——遺失在時間裂縫裡的歲月——和令人不安的超現實風格。他顛覆了攝影繪畫的客觀性,重訪一段塵封的歷史,並藉由繪畫的曖昧性重新加以詮釋。畫中人的目光冷若冰霜,木無表情,難以捉摸,絲毫無法引起觀眾的情感反饋和敘事想像;相反,他們幽魂般的灰調身影彷如家族遺物,早已失去價值,變得一文不值,卻還在發出無聲的召喚。張曉剛筆下的人物通過統一的五官、姿態、制服和標誌性的血緣紅線彼此相連,但他們之間依舊關係疏離,觀眾也無法看透他們的面具,令人不禁想起馬奈的名畫《陽台》裡同樣神情冷淡的三人。張曉剛透過這種手法,為一段眾說紛紜的歷史寫下任人解讀的救贖;那是一個受激進意識形態主宰的年代,雖已遠去,創傷卻已留下,回想往事總會勾起心中的惶惑。藝術家透過面部呆滯、彼此疏離的家庭成員,回溯歷史洪流,他抹走家庭照片的客觀性,在複雜的現代中國身份建構下,對主觀、自我、他者等概念提出質疑。
《血緣》系列擁有劃時代的意義,其美學意涵引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為中國當代藝術帶來立竿見影且歷久不衰的影響,並成為全球文化對話裡為人深入探討的一支。即使身處世界藝術潮流,張曉剛依然保持自我,雖然他的作品有時會被誤作為「玩世現實主義」,但是根據安涅・格林舍的觀察,「張曉剛的作品一點兒也不玩世」,反而充滿創造個人願景的抱負。同一道理,雖然《血緣》系列常被指是張曉剛從「表現主義藝術家」到「超現實主義藝術家」的圓滿過渡,甚至連他本人也有同感,但是這些二十世紀的西方現代主義術語,未必能夠反映實情。「壓抑」也許是比較恰當的形容詞;之所謂超現實主義不在表達,而在隱藏和抗拒,才能引起關注。張曉剛畫下一張又一張公式化的美麗面龐,再用脆弱的血紅細線將它們一一連起來,這些精彩畫作記錄了他的個人家族記憶、社會的集體心理狀態、夢想和疏離世代夢想的破滅,同時也反映出他在全球藝術史上的重要地位。
拍品6002 - 詳情
張曉剛
《血緣 — 大家庭:全家福2號》
1993年作
款識
張曉剛,1993,Zhang Xiaogang
油畫畫布
110 x 130 公分,43¼ x 51⅛ 英寸
來源
香港,漢雅軒
歐洲,私人收藏
香港,蘇富比,2012年4月2日,拍品編號810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失憶與記憶:張曉剛》(中國北京,程昕東出版公司,2003年),80至81頁
《時代的臍帶:張曉剛繪畫》(中國香港,漢雅軒,2004年),47頁
Karen Smith著,《Nine Lives —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瑞士蘇黎世,Scalo,2005年),264頁(見於藝術家工作室照)
Karen Smith著,《Nine Lives — The Birth Of Avant-Garde Art In New China-The Updated Edition》(美國紐約,AW Asia,2008年),274頁(見於藝術家工作室照)
陸蓉之編,《典藏中國當代藝術100 —張曉剛:清醒於夢幻與現實之間》(北京,現代出版社,2009年),75頁
黃尊編,《張曉剛:作品,文獻與研究1981-2014》,第二卷(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2016年),339頁,載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