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宋末年,年僅十八之畫院學生王希孟在宋徽宗指授下,竟半載之功,繪成〈千里江山〉青綠山水長卷,絹本,高半米,長近十二米。宋徽宗亟賞,賜宰相蔡京,由蔡氏於隔水跋述創作淵源。後蔡被貶,卷亦散軼,至南宋理宗方重歸宮中。至元,又流出。清初入梁清標「蕉林書屋」收藏,轉乾隆內府,收錄於〈石渠寶笈‧初篇〉。一九二二年,溥儀以此賞賜溥傑,運出宮外,藏長春小白樓。抗戰勝利後散於市肆,由古董商靳伯聲所得,一九五三年入北京故宮博物院至今。
此乃王希孟唯一傳世畫迹,筆墨繼承隋唐以來青綠山水之表現手法,以大片石青、石綠為主色調,呈現千里江山、江河交錯之景。樓臺、漁村、橋樑、人物點綴其間,部分細小如豆,描寫精細。全畫佈局嚴謹,意境壯闊,氣勢磅礡,咫尺具千里之趣,體現江山豐亨豫大之景象,復以富麗悅目之礦物顔料配之,色彩歷千年仍蒼翠奪目。如斯處理,誠如尾紙元代昭文館大學士溥光跋謂「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乃冠絕古今之青綠山水代表作。
青綠山水,泛指以青綠設色為主色調之山水畫作。具大小輕重之別,據元饒自然〈繪宗十二忌〉:「輕者山用螺青、樹石用合綠,染為人物;重者山用石青綠,並綴樹石,為人物用粉補」,輕即小青綠,重即大青綠也。而金碧山水,即在石青綠之上,綴以泥金,或以金綫勾山石、房舍醒之。王希孟此幅,當為大青綠山水之典範。
青綠山水濫觴於隋代展子虔〈遊春圖〉,興於盛唐,唐宗室「大小李將軍」李思訓、昭道父子創青綠金碧山水,饒富宮廷裝飾式趣味,自成一家。晚唐張藻、王維亦嘗為之。敦煌唐代壁畫中,亦見青綠山水。北宋年間,水墨山水成主流,王詵、趙令穰承襲前法,以水墨與青綠融和。至宋徽宗時期,大興畫學,王希孟此卷即於此背景下寫成。宋以後,文人畫成主流,青綠多融文人趣味,不復昔日之濃重,逐漸與正統偏離。至明晚期,董其昌推崇摹古之風,提倡與先賢筆墨融會貫通之繪畫理論,重燃畫壇對仿古之興趣,對後世影響尤鉅。
張大千筆下青綠山水,最早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四十年代作〈仿唐楊昇峒關蒲雪圖〉嘗題謂「董玄宰數臨之」,可見牽引者,即董其昌也。其師古之路,在乃師曾熙和李端清薰陶下,始於石濤,亦及清三僧,浸淫其中,方悉苦瓜筆墨實承襲董玄宰,遂隨香光步伐,開啟對各家筆墨宗派、源流授受之探索,蓋「凡一藝之成,無論其師古或師造化,必有其淵源,如長江大河,若失源頭,則湫澮爾」。從玄宰,上及元四家、唐宋、直登開山畫宗董巨之堂奧,心摹手追,以得其髓,取百家之長,化為己用,與前人一爭長短。
為睹先賢筆墨原貌,大千不惜四出搜羅,重金入藏, 一九四三年刊〈大風堂書畫錄〉中,即有董其昌「仿楊昇」青綠二幅。又西陟敦煌,苦行三載,觀摩六朝隋唐諸窟壁畫,對其用色著色之道,感受更深,「青綠不變色,雖千載後猶可辨耳」;並向當地藏族僧人畫師學習調製礦物顏料及金粉之秘訣,日後下筆,色調更顯絢麗,技巧亦益純熟。
其筆下青綠重彩之作,題材約略如下:
-〈巫峽清秋〉多本。多見於三十年代,題「仿王詵」或「仿張僧繇」,多為青山紅樹,亦有金碧山水。
-〈華山雲海〉多本。三十年代中好寫之,或水墨,或設色,或青綠,或金碧,多有鈎金。金碧長卷者,寫於一九三六年,題「此卷初師僧繇法,晚而略加勾勒,遂似李昭道」。
-〈黃海松雲〉。無年款,似寫於四十年代。金碧山水。
-〈峒關蒲雪圖〉數本。多作於四十年代,題「仿唐楊昇」或「吾家僧繇法」,多為沒骨青綠山水。取法董其昌臨本。
-〈江堤晚景〉 數本。一九四六年,大千重金購置董源〈江堤晚景〉名迹,奉為「大風堂」至寶。入藏以後,數度臨寫。倣原作,青綠,具網狀水紋。
上述作品雖題倣傚淵源,惟張僧繇(約500-550)、楊昇(約714-743),以至王詵(約1046-1100),皆年代久遠,無可靠畫迹可循,謂「仿」,實乃參考後世臨本之演繹。他並非一成不變地單純臨摹,無論筆法、用色、佈局等,俱漸次演進,從熟鍊中求變化,遂漸擺脫前人覊靡。從三十年代之摸索過程,至四十年代遂漸成熟,筆下構圖之繁複,修飾之精微,設色之豐富,皆見演化再生之功。師古,實為開今而已!大千在一九四九年擬張僧繇〈峒關蒲雪圖〉之題跋,即道出研習青綠山水廿載之心得寫照:
「此吾家僧繇法也。繼其軌者,唐有楊昇,宋有王希孟,元無傳焉。明則董玄宰墨戲之餘,時復為之,然非當行。有清三百年,遂成絶響,或稱新羅能之。實鄰自繪,去古彌遠。予二十年來,心追手寫,冀還舊觀,斯人而後,直至小生,良用自喜。世之鑒者,無乃愕然而驚,莞爾而笑焉。」
本幅寫於「丁亥嘉平月」,即一九四八年一月至二月間,時大千寓居成都昭覺寺,目力體力俱佳,正值傳統工筆細緻山水之創作最盛之時。取四尺整幅素絹為之,上題「仿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明確指明取材所自,錄明初黃觀題南宋江參〈長江圖〉五律,跋曰「希孟為道君皇帝親授,神玅直到秋豪,傳世僅此一卷,當與天球、河圖同珍也」,喻之為古代寶器,讚歎之情,溢於言表!即使如此,大千寫來非拘限於原作,構圖由手卷改為條幅。近岸處,溪流蜿蜒曲折,數株古樹巍然挺立,虬枝盤曲,枝葉交錯成蔭,下築方亭,朱椽赭柱,高士二人遊興正濃,策杖躑躅,僮子抱琴,緊隨在後。左側出一岬角,延伸江中,高士崖頂獨立,騁目遠眺,眼前水天一色,煙波浩渺,鱗光萬頃,一片碧綠,沙鷗迴翔,帆影漸遠,遠方山巒綿延起伏,房舍錯落,紅橋一抹,客船返棹,落霞籠罩,正是日暮雁歸之時。
畫面捨去原卷標誌之層巒重叠,不著奇險,全取江南山水之綿延橫亘,秀潤蘊藉,偏近董其昌南宗一路,遠法董巨。他在一九四六年先後入藏董源劇述〈瀟湘圖〉、〈江隄晚景〉、〈風雨出蟄〉,埋首鑽研董巨風格,功力益進,本幅即反映畫家參合前人而成己貌之豐碩成果。他不甘心一成不變,由原卷三遠式散點透視,改為一河兩岸之平遠視覺,觀者仿如置身王希孟卷中,從近岸仰望遠山,前景放大,後景縮小,遠近距離瞬間拉開,畫境更顯闊大曠遠,在直幅佈局中,益顯千里江山之蒼莽浩瀚。
畫中景物豐富繁多,經其筆下造化之功,式樣、位置與原卷皆有區別,惟無不出諸細筆,精巧處,在大千工筆畫中屬少見:遠方飛雁,細入豪芒,而江畔群鷗,幾隱於水波中;高士三人,或靜賞風光,或聯袂同遊,一靜一動,生動自然;蔭下涼亭,朱椽草簷,石桌文房,刻劃精微;林下草坡,線條柔和纖細,绒绒如綿。畫中水波仿原卷之繁密細緻,中景泱泱江水,全以網巾紋鈎劃,筆筆帶勁,且佔畫面近半,尤為壯觀;前景溪流,則以宋劉道士式漣漪紋刻劃,盡顯畫家筆墨功力。全圖佈局嚴謹,人物與景物彼此呼應,環環緊扣,畫面和諧協調,意境閒適恬淡,可居可遊,令人神往。
畫面尤重設色處理,全幅以石綠為主調,群山、江水,青翠蔥蘢,並以顏料厚薄濃淡,區分景物層次質感,在近乎滿敷的空間呈現虛實疏密,復間以赭石、石青染樹幹山石,白粉敷遠帆及人物,對比強烈,尤富裝飾性。近景群樹,品種各異,枝繁葉茂,均綴以硃砂、赭石、明黃等色彩,顏料厚重,在清麗之主色調中明艷奪目,頓成全畫焦點。大千未在此罷休,天邊、山廓、坡底,即原卷淡赭處,敷以泥金,畫面頓時燦若雲錦!他無囿於大青綠,增色成金碧,從北宋遠溯唐人堂奧,突破王希孟,直追大小李將軍,足見成竹於胸。青綠江水上,波紋以冷暖色調金線細鈎,陽光映照下泛現粼粼金光,如此處理手法鮮見於其作品中。遠山丘陵,皆出諸沒骨,石綠與泥金相間,復添胭紅彩霞,層層罩染,色彩變化細膩微妙。諸色輝映,眩目醉人,堂皇中流露文人雅趣,不淪俗艷,教觀者無不驚歎!
從畫家筆下青綠山水所見,不少題材皆一寫再寫,然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入圖,僅此幀已,且以沒骨、青綠、金碧,共冶一爐,復添細筆鈎金覆蓋畫面近半,亦稀見也!如此傾力為之,無非為同年五月之上海畫展精製,示其融古開今之功,已臻巔峰,堪與趙孟頫、董其昌分庭抗禮!在展覽中,本幅與〈擬周文矩文會圖〉、〈擬高克明秋壑鳴泉〉等,同列「非賣品」,可知大千自珍如此!後歸孫志飛,奉若至寶,未有示人,一直由家族遞傳。除一九八三年大千仙遊時,借展上海博物館及中國美術館外,如今重現好藝者眼前,已歷四十載矣!
張大千〈仿王希孟 千里江山圖〉於二○二二年四月三十日於中國書畫拍賣以370,495,000港元成交,刷新張大千拍賣紀錄,更榮膺蘇富比歷來最高成交價之中國書畫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