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戲蟾在玉石工藝中的象徵意義

劉海戲蟾在玉石工藝中的象徵意義

俗語有云: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劉海戲蟾歷來是招財納吉的祥瑞象徵。
俗語有云: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劉海戲蟾歷來是招財納吉的祥瑞象徵。

中文版編譯:勞嘉敏
Chinese version transcreated by Olivia Lo


「劉海戲蟾」的典故出自五代十國時期修煉成仙的道教祖師「劉海蟾」,相傳此人曾以一串錢釣得三足蟾蜍,後人把「劉海」與「蟾」字分開,便成了「劉海戲蟾」。關於劉海的生平眾說紛紜,有說他真實存在,也有說他只是虛構人物。但無論真假,劉海與金蟾的形象經過千年流傳,早已深植人心。

「邵維錫藏中國玉雕:網上拍賣・第一部分」誠獻一件白玉劉海戲蟾,妙刻三足凸目金蟾,闊頷昂首,呈蹲踞狀。金蟾背上跨坐一童顏少年,寬袍錦褲,手持錦緞蝙蝠。蟾蜍皮膚上的花紋酷似銅錢,呼應了金蟾每走一步就能吐出一枚銅錢的傳說。劉真君不老不死,道行高深,降伏金蟾後,利用其吐出的銅錢周濟窮人,所以民間又奉劉海為九路財神之一。金蟾寓意吉祥,可招來財運。

玉是五千年中國歷史文化和傳統工藝的重要組成部分,玉文化的嬗變,側面反映了華夏文明的演化進程。古人以玉事神,玉器從早期的祭祀禮器,逐漸世俗化成象徵社會權位的佩飾、乃至擺設和文玩。如本品般以鳥獸蟲魚為表現形式的玉雕,亦從最初崇拜大自然造物力量的祭器,成為人們隨身攜帶、把玩的怡情養性之物。

及至元明清三朝,玉雕開始出現道教色彩。道家思想源於先秦老莊,混合民間信仰後形成了一個龐雜的體系,並且絲縷點滴地滲入到日常生活和工藝風格中。

明朝國祚綿長,物阜民豐,手工業發展欣欣向榮,玉文化亦隨之迎來前所未見的盛景。匠人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嫻熟高超的技巧,依循玉質和紋理,雕琢出飾樣繁複、磨工精潤的雕件。他們喜以傳說中的動植物、人物和亭台樓閣為造型,為玉雕賦予道德教化的意義和長生不死的道教色彩。「劉海戲蟾」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主題,可上溯至元朝,並常見於明清二代。

玉石難雕,歷朝歷代集能工巧匠之力,方才造出精緻玉雕,世代珍傳。而且相比前朝,明末清初的玉石雕件用料更加豐厚,本品出自該時期,因此體量碩大。

劉海與金蟾是流傳於元朝的民間故事,後來演變成招財納福的符號,除了玉雕,更廣泛見諸書畫及其他工藝品。本次上拍的劉海戲蟾玉雕結合了躍列仙班的一介凡夫與代表世間生靈的蟾蜍形象,隱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家哲學,以及形神俱妙、天人相應的境界。


中國藝術品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