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梵志的「面具系列」是最为人熟悉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之一,亦是中国现代都市美学的代表。
曾梵志凭着这个系列一跃登上国际艺坛,备受各界瞩目。「面具系列」强烈地表达出个体和全体的焦虑;一个个戴着面具的人物,象征外在与内在自我之间的张力,也就是外表和内心情感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系列当中,某些图案的出现,例如花朵,罕有地揭露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小角落。
「我画的人物是一面镜子,是内在自我的反映,投射我对事物的感受。」
1993年,曾梵志从武汉搬到北京,他要学习在陌生环境中认识新朋友,也要应对资本主义下的消费文化,因而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大部分艺术史学家都从他这段经历中去追寻「面具系列」的形成轨迹。曾梵志的「面具系列」可能是他对内在的不安与迷失的视觉表达,当中的面具象征了虚伪——这是他在新交往关系中感受到的;也象征了需要——要摆出一副假模样来适应这个环境
「我觉得可能是我到北京以后,刚开始真正可以交流的朋友其实很少……到一个新的环境要学会和陌生人一起,这种感觉对我内心很触动,所以这批东西还是画了我自己内心的东西,不一定是别人内心的,只是我自己内心的感觉。」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cd9b9af/2147483647/strip/true/crop/3712x4948+0+0/resize/600x800!/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4b%2F81%2F294fb0b84f3c9d0d422e41aeb485%2Fhk1519-cybvr-t1-01.jpg)
《面具系列 1999 第一號》被納入收藏十多年後首次上拍,但這件作品在整個《面具系列》中,是唯一兩幅其中之一呈現主人翁凝望鏡子的構圖,因而更突顯本作珍稀罕見的價值。
「花朵让人们想起大队长。他们是少先队中的优秀队员,有特别的袖章。我小时候特别想成为其中的一员。」
「面具系列」中出现的主题图案和曾梵志的童年经历息息相关,使这个系列带有浓烈的自传色彩。曾梵志作品全集的编者钟嘉贤(Gladys Chung)假设道: 「『面具系列』以自画像为起点,很有启发性,因为它令人想到这个系列本质上是否艺术家的自传,也就是他表达自我和自省的载体。」
「曾梵志较任何中国艺术家更早捕捉了消费主义社会中的现代都市美学基础。画中男士精致的服装体现了另一种社会枷锁,而束缚在西装下露出的皮肉之苦以赤裸裸的血脉生机显而易见。」
![HKD](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966ba1a/2147483647/strip/true/crop/800x958+0+0/resize/684x819!/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d1%2F19%2F9de2c0404e84be6645ff9bf998ad%2Fzeng-fanzhi-%E6%9B%BE%E6%A2%B5%E5%BF%97-mask-series-no.%2011%20%E9%9D%A2%E5%85%B7%E7%B3%BB%E5%88%9711%E8%99%9F.jpg)
「面具系列」虽然载满艺术家个人的感受和省思,但它呈现的焦虑和孤立的感觉却是普世的。这个系列有力地反映了时代精神(zeitgeist),以及中国九十年代迅速变化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艺术家不仅探讨社会急速城市化的异化效应,而且呈现当中人们不断转变的态度。在曾梵志描绘下,戴着面具的主角经常身穿西服套装、打着红色领带。《面具系列 1999第一号》的人物背对观众,面向那面巨大的灰镜。 他伸手轻抚脸庞,犹疑而诚挚,渴切地在他无法辨认的倒影中寻求意义。 虽然面具上的表情依旧漠然抽离,但极具肉感的大手却泄露了人物的内心挣扎,一丝丝情绪流露而出。
![](https://sothebys-com.brightspotcdn.com/dims4/default/2f2cd8d/2147483647/strip/true/crop/800x920+0+0/resize/684x787!/quality/90/?url=http%3A%2F%2Fsothebys-brightspot.s3.amazonaws.com%2Fdotcom%2F6e%2F30%2F722bf17146e0866873473e7c4548%2Fzeng-fanzhi-%E6%9B%BE%E6%A2%B5%E5%BF%97-mask-series-no.%2018%20%E9%9D%A2%E5%85%B7%E7%B3%BB%E5%88%9718%E8%99%9F.jpg)
在2007年《纽约时报》的访问中,曾梵志说道:「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变化十分迅猛。中国官员开始穿西装、打领带……每个人都希望有光鲜的外表,但却也显得有点虚假。我觉得他们很想改变自己的外表。」
《面具系列 1999 第一号》展现了艺术家已趋成熟的创作手法,了象征性暗号和《面具》系列带有的悬疑氛围不言而喻,激荡出观者形形式式的感受和情绪。 虽然曾梵志早于1994年便开始在画作中描绘镜子图像,但在整个《面具系列》中,仅有两幅作品呈现主人翁凝望镜子的构图,突显本作的珍稀罕见。
横跨十年时光的《面具》系列记录了当代艺术最具影响力的结晶之一,同时也在解读个体在现今世界的意涵——个体突破自我怀疑、打破沉默、摆脱误解隔阂的状态。
「(曾梵志)艺术活动的起点比85一代更高。他不用像他们一样思考如何用艺术手段批判文化,批判社会,或是追求崇高……他从来不用去想别人如何作画,他只是听从自己的心声,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当代生活的困境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