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二十世纪初以来,历届奥运会均委托最顶尖的艺术家创作宣传海报,体现奥运精神。 近日,巴黎插画大师于高・加东尼创作的2024年巴黎奥运及残奥官方海报,于奥赛博物馆亮相公开。 「这是2024年巴黎奥运的一个重要时刻。」本届奥运委员会主席托尼・埃斯唐盖表示。 「我们希望别开生面,创作散发巴黎气息的海报,而非仅是单纯的标志。」多年来,多位国际知名的杰出艺术家,均获邀创作标志性的海报,以作纪念,当中包括罗伯特・劳 森伯格(1984年洛杉矶奥运)、安东尼・达比埃斯(1992年巴塞隆拿奥运)、比阿特丽丝・米阿泽斯(2016年里约奥运)、瑞秋·怀特里德、 布丽奇・莱利及克里斯·奥菲利(2012年伦敦奥运),不能尽录。
1988年汉城奥运的口号是「和谐与进步」。 这年不仅堪称南韩的新曙光,更是世界历史中重要的转捩点,标志着朝鲜战争结束35周年及冷战的落幕。 当时正值艺术生涯巅峰的赵无极,是其中一位获邀参与创作的当代艺术大师之一。 大会邀请艺术家们为新时代团结精神和人类迈向美好未来的主题来进行创作。 当时获邀的艺术家来自世界各地,除了赵无极,还包括日本艺术家暨具体派成员白发一雄﹔匈牙利裔法国奥普艺术家维克多‧瓦萨雷利﹔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A・R・彭 克﹔以及墨西哥民间艺术画家鲁菲诺・塔马约。
赵无极1988年汉城奥运海报设计灵感,是源自于他两年前的作品《04.10.85》。 赵无极的生命于1980年代重拾根源。 现今,外界把这年代视为他登峰造极的鼎盛时期。 这时的赵无极,已不再是1948年刚踏上法国海岸、寻觅艺术语言及文化身份的纯朴青年。 他已是艺术界的真正伟人,揉合创新与传统,交融东西方文化,而且不断超远它们。 赵无极在巴黎度过1950年代岁月,并于1960及1970年代游历欧美各地。 他从尝试诠释甲骨文字风采和保罗・克利的神秘图腾后,最终全心沉浸在抽象艺术之中。 他首个美术馆个展,于1981年在巴黎大皇宫国家展览馆举行,然后巡回世界各地,包括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及南韩,并广受颂扬。 更重要的是,是次展览让赵无极在睽违多年后,终于能够重返中国。 赵无极在中国获得热情款待,先后到访北京、上海、杭州和西安。 1983年,中国文化部长邀请他在中国展出首次个人展览,展出地点包括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以及他在杭州的母校,也就是现今的中国美术学院。 1985年,赵无极获邀返回母校教授绘画。 他从一位曾经犹豫运用传统中国符号和技法,会被误视为一位新巴黎移民的中国装饰画家,到现在全然接受自己的中国根源。 在1980年代的抽象画中,中国底蕴更加发扬光大。
《04.10.85》把中国传统书法及山水画元素,结合至当时的抽象表现主义之中。 他融合西方油画及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技法,透过稀释颜料,层层铺叠的独特画法,呈现黑墨流动的触感,绘出错节树枝间穿透的粉嫩曙光,照散旧日的迷雾。 此时赵无极找到自己的内心山水,如中国历代文人心之所向的千山万水不谋而合。 「到了这时期,也许我已经成熟了,我画我的生活,但我也想画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空间,一个梦的空间。」他解释道。 此幅《04.10.85》由光感和空间组成画面结构,可以观察赵无极自「狂草时期」的风暴能量,演化成充满诗意的壮丽宇宙观。 达到东方佛教徒探究《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境界。」《04.10.85》是一幅内在灵性的亲密表述,散发着迷人永恒的魅力,超越了文化界限,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心中泛 起共鸣。
「画家不仅要能掌握的线条和用色技法,但一定出自诚心来创作。出色的画家必须形意合一,使用线条和色彩表达内在情感,创作自己独有的『宇宙』心境,一个由内在 情感演变而成的世界。这种『演变』也是持续不断的『再生』过程。」
《04.10.85》的含义,已超越了作者引人入胜的个人故事。 作品标志着新旧时代的交替,指向未来全新又激动人心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