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翻译:施文慧 Sheryl Sze
首 饰是最古老而从未过时的装饰艺术,与人类历史和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密切的关系就像洞穴壁画和陶器那样。我们可以从陶器的功用了解史前文化的日常生活,洞穴壁画则让我们了解社会结构、仪式和信仰,而首饰则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对为自己装扮和表达自我的深刻需要。
适逢「邵维锡藏中国玉雕:网上拍卖・第三部分・饰品」举行在即,而玉石首饰又是时尚界近年的宠儿,不妨回顾中国玉石首饰几千年来的演变进程,思索玉石令人动心的持久魅力。亚洲苏富比中国艺术品Mid-Season拍卖主管唐冶表示:「我们努力以现代视觉重新审视古代玉雕。」
首饰是全球各地绝大多数文化生活的一部份,而首饰的形式和功能却是恒常不变,这一点相当耐人寻味。不同文化、地区所用的首饰材料、技术以至审美观都各有特色,丰富多姿,但也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灵感来源也有共通之处,也因为这样,全球珠宝史就变得更为复杂。
中国首饰的功用与风格
中国珠宝史是一个相对冷僻的话题,但中华玉石文化却是众所周知,源远流长。玉器饰物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而亚洲其他地区和世界各大洲都有开采玉石的传统,例如中美和南美的古代文明如玛雅和阿兹特克人也有制作玉石首饰。中国玉石首饰的形式、处理方法和用途,随着技术和时尚发展,以及人们开采更多类型的玉石而推陈出新。与此同时,欧洲也在开发金属加工技术,在青铜及金银首饰之上镶嵌宝石和珐瑯。随着时间推移,贸易促进文化和品味交流,黄金在中国首饰亦逐渐变得更为重要。
中国崇玉的文化在信史开始前已经存在,玉石的地位等同于西方的黄金。人们相信玉有灵气,而佩戴玉镯则可以护身辟邪,可保福寿双全。时至今日,玉器仍然象征富贵吉祥。远至商代(公元前十六世纪至约公元前 1046 年)和周朝早期(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雕刻成动物形状的玉饰(如吊坠)便已广泛流行;在此期间,玉也是社会男女地位等级的识别象征。唐冶表示:「古代玉饰有性别和地位之分,但现代并没有这样的界限。」
男性最常用的装饰品是带钩。雕刻玉器费工耗时,拍品3036、3062 等玉带钩工艺精湛,展现玉匠超卓造诣。至于早期女性用的玉器通常是发簪和梳,例如拍品3042、 3044。到了明朝(1368 – 1644年),这些发饰越见精致繁复,并用上贵重金属和宝石。玉耳环很早就已经出现,但项链和其他身上饰物却很少见,原因是当时服饰色彩丰富而纹饰精美,身上几乎已无其他可以装饰的地方。唐冶解释道:「圆玉簪是男性佩戴之物,而镂空镂空穿花凤纹带饰则是明代汉族士大夫阶层流行的装饰品。」
在唐朝(618 – 907年)和宋朝(960 – 1279年),玉石变得更加普及,时至明朝,玉石首饰就加倍精致。明代的装饰品和首饰常见镂空和高浮雕图案,纹饰方面除了动物、鸟类和花卉以外,还有龙、凤及其他神话元素,灵兽盘绕起伏,例如拍品3033元至明 白玉镂空穿花凤纹带饰和白玉镂空麒麟带饰、拍品3034 明 镂空雕螭龙带板,都是一些非常精美的例子。到了清朝(1644 – 1911年),玉石首饰在宫廷之外也开始广泛流行,而从缅甸进口的翡翠是专属皇帝和朝廷的材质。
当代的玉石首饰
历代的玉石首饰反映了中国几千年来玉雕工艺的演进,但耐人寻味的是,令中国人痴迷千年的玉石在二十世纪初为不少西方珠宝商带来设计灵感。当时欧洲正值战争过后,社会逐渐恢复元气,这场战争令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升,时尚风潮也随之变化,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时尚风格——几何图案和线条、充满异国情调的东方文化成为设计界和艺文圈的新宠儿。新艺术运动被视为奢靡而遭到摒弃,「中国风」美学精神因而复兴,令巴黎的鉴藏家和设计师趋之若鹜。
1925 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博览会上,首饰占据显著位置。卡地亚是装饰艺术风格转变的先驱,将现成的玉器融入首饰设计,也有将玉石抛光打磨,赋予它们新生命。例如将带釦改为胸针、将一对玉璧改成耳坠。也有设计师将玉材雕刻成烟盒、戒指、长柄眼镜等等,将中式风格的魅力和玉石的特质引进现代艺术运动。
艺术家和创造者为了超越当下已有的一切,往往会从昔日的文化和潮流寻找灵感。中国首饰的历史与西方循环交织,互相影响,玉石就是其中一种最重要的媒介。宝石和黄金首饰逐渐获得中国人的青睐;同样地,玉石和它的文化精神也成为现代西方时尚的基石。
长久以来,中国玉饰的时尚持续演变,而且不断革新。唐冶补充道:「前代玉器会被改造成明清服装上的装饰品,金元两朝的玉雕在明代中后期也常被改成香炉盖。 精致的玉花一度被认为是清朝的创作,实际上却可以追溯到金元两代,历代以来深受珍重。」
如今,玉石再次复兴,也许会成为下一个时尚焦点、甚至当代潮流的又一个里程碑。当代运动最初试图摆脱现代艺术的奢华,但在寻找新方向的过程里,却融入了当初启发中国和欧洲的价值观。玉石首饰不必被历史包袱所束缚;相反,历史能为当代的玉石添上更深刻的内涵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