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下部分提供2018至2022年间拍卖成交价为100万美元或以上的艺术作品,以及未能出售但低估价为100万美元或以上的艺术作品概况,亦即顶级艺术作品市场概况。我们将艺术市场分为四个主要门类:当代艺术、印象派及现代艺术、西洋古典艺术,以及中国古代书画及艺术品。成交纪录则来自三大国际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和富艺斯的拍卖数据。
百万美元以上的艺术作品只占拍场上成交作品的少数,但这个利润极为可观的顶级市场无论是总成交额或重要性都在与日俱增。2022年,31,094件成交拍品中只有4.3%(即1,352件)成交价达100万美元以上,但它们的价格总和则占这份报告所涵盖的三大拍卖行全年拍卖总值100.48亿美元的77.8%。2022年,百万美元以上拍卖市场总成交额再创新高,升至81.5亿美元。多件以破纪录佳绩成交的作品,如以1亿9,500万美元成交的安迪・沃荷《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1964年作)和以1亿4,920万美元成交的乔治・秀拉《模特们(小版)》(1888年作)等,都有助带动去年成绩升至五年高位。
虽然以百万美元以上成交的作品在疫情期间数量下跌,但这个现象大多只限于疫情最为严峻的2020年,当时各国的封城措施使多场拍卖被迫暂缓,全年总成交额下跌至35.2亿美元。可幸即使面对重重挑战,尤其是疫情初期,拍场上仍然有不少重要作品以逾百万美元易手。2020年成交价最高的弗朗西斯・培根1981年作品《启发自艾斯奇勒斯〈奥瑞斯提亚〉之三联作》(8,460万美元成交)和罗伊・李奇登斯坦1994年作品《裸体与欢愉画》(4,620万美元成交)都在纯粹的网上直播拍卖上成交。
2021年,虽然中国内地再三封城,但百万美元以上的艺术市场仍然迎来喜讯,总成交额增长至67.5亿美元。2018至2022年的五年内,顶级艺术市场由2018年的74.4亿美元升至2022年的81.5亿美元,升幅达9.5%。2022上半年走势强劲,713件拍品成交额共计43.3亿美元,当中包括一幅重新发现的米开朗基罗男子裸体素描,这幅西洋古典画作最后以2,430万美元成交。2022下半年则斩获38.1亿美元。
2018至2022年间,顶级艺术市场作品的平均成交价为520万美元。2018年的平均成交价为530万美元,2019至2020年价格下跌,及后在2022年回升至五年高位600万美元。
2018至2022年艺术拍卖总成交额421.3亿中,313.5亿来自百万美元以上作品。
百万美元以上的艺术品合计占2018至2022年所有艺术拍品总成交额近四分之三,而百万美元以下的拍品只占总成交额的25.6%。虽然如此,从数量上计算,过去五年的上拍艺术作品中,141,367件皆以低于100万美元成交,而100万美元以上成交的拍品则只有6,021件。
这五年内拍场上艺术作品的总成交额为421.3亿美元,当中约313.5亿美元都来自百万美元以上的作品。2018年上拍的亚美迪欧・莫迪里安尼《向左侧卧的裸女》(1917年作)以1亿5,720万美元成交,是该年成交价最高的作品,亦是2018至2022年成交价第二高的拍品。
2022年是顶级艺术作品市场在过去五年中最辉煌的一年,总成交额达到81.5亿美元,而百万美元以下拍品的总成交额只有23.3亿美元。这一年,百万美元以上的艺术作品占整个市场的总成交额77.8%,比2021年(66.8亿美元)的比率提高了22%,相比2018年(74.4亿美元)亦提高了9.5%。
2022年的亮丽佳绩主要受助于多位显赫藏家的珍藏上拍,合共呈献了291件拍品。安妮・巴斯珍藏共12件拍品总成交额为3亿6,310万美元,所有拍品全数以超过100万美元成交,该场拍卖的成交桂冠由克劳德・莫内的《夕阳下的国会大楼》(1900 – 1903年作)以7,600万美元夺得。前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董事会主席大卫・索林杰的收藏拍卖上,23件拍品中有17件以100万美元以上成交,在1亿3,79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中占约1亿3,500万美元,几乎为98%。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成绩超越当代艺术
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在2022年的百万美元以上顶级作品市场中成绩尤其优秀,取替当代艺术成为总成交额最高的门类。综观整个2022年顶级艺术品市场,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占42.5亿,当中成交价格最高的拍品是来自微软创办人之一保罗・艾伦珍藏的乔治・秀拉《模特们(小版)》(1888年作),以1亿4,920万美元成交。
2022年,多个博物馆收藏级别的私人珍藏上拍,这些显赫藏家包括保罗・艾伦、安妮・巴斯、安和戈登・盖蒂、哈里和琳达・麦克罗威,以及大卫・索林杰,多场拍卖合共占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全年总成交额的43.2%。
当代艺术作品在2022年的总成交额为33.4亿美元,相比2021年轻微下跌0.2%。全年成绩最好的当代艺术拍品,就是以1亿9,500万美元破纪录成交的安迪・沃荷《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1964年作)。
由于西洋古典艺术作品数量稀少,因此在百万美元以上作品市场中相应占比亦最少,总成交额为3亿904万美元。2022年是这个门类在五年中成绩最好的一年,相比2021年成交额上升了45.7%之多,主要原因是两幅高价易手的桑德罗・波提且利杰作,分别为《圣母颂》(4,850万美元)和《忧患之子》(4,540万美元),它们是2022年成绩最好的其中两幅西洋古典艺术作品。
百万美元以上作品的不同价格阶级
2018至2022年间,大多百万美元以上的拍品成交价都位于100万至500万美元之间。位于这个价格阶级的4,613件拍品总成交额约为101.7亿美元,占百万美元以上艺术市场总成交额的32.5%和拍品总数的76.6%。当中,成绩最好的作品为马丁・基本伯格的《无题(我诚实的谎言)》(Ohne Titel (Meine Lügen sind ehrliche);1992年作),在2019年以500万美元易手。
500万至2,000万美元的艺术作品在这五年里占顶级艺术市场拍品数目的17.4%,以及总成交额的31.2%。
虽然以超过2,000万美元成交的杰作少之又少,它们在拍场上出现的次数却在渐渐增多,这在价格最顶尖的珍罕杰作中尤其明显。 2018年成绩最好的作品分别是亚美迪欧・莫迪里安尼的《向左侧卧的裸女》(1917年作)、爱德华・霍普的《中餐厅(杂碎)》(1929年作)和巴布罗・毕卡索的《拿着花篮的女孩》(1905年作)。
这个价格的作品在2019年开始减少,但在2022年又开始回升,去年共计有24件拍品以5,000万美元或以上易手,总成交额达19.6亿美元,占百万美元以上作品总成交价的24.1%。 2018年有15件拍品跨越2,000万美元的门槛,总成交额为12.1亿美元;而2021年更有14件作品以逾2,000万美元易手,总成交额为9亿9,750万美元。对比这两年的成绩,2022年的总成交额比2018年上升了62.1%,更是2021年的近两倍。
2018至2022年百万美元以上艺术市场十大艺术家 | |||
排名 | 艺术家 | 2018-2022年作品总成交额(美元) | 2018-2022年拍品数目 |
1 | 巴布罗・毕加索 (1881–1973) | 22.1亿 | 245 |
2 | 克劳德・莫內 (1840–1926) | 14.8亿 | 89 |
3 | 安迪・沃荷 (1928–87) | 11.3亿 | 136 |
4 | 尚・米榭・巴斯基亚 (1960–88) | 11.1亿 | 107 |
5 | 格哈德・里希特 (b 1932) | 7.477亿 | 96 |
6 | 大卫・霍克尼 (b 1937) | 6.472亿 | 67 |
7 | 弗朗西斯・培根 (1909–92) | 6.455亿 | 31 |
8 | 赵无极 (1920–2013) | 6.413亿 | 131 |
9 | 雷內・马格利特 (1898–1967) | 5.888亿 | 97 |
10 | 马克・罗斯科 (1903–70) | 5.696亿 | 24 |
如欲了解五年内百万美元以上艺术市场十大艺术家的详细排名,请查阅附录。
2022年百万美元以上的顶级艺术市场中,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艺术家是印象派的克劳德・莫内。他在这一年共有25幅作品上拍,总成交额达5亿3,830万美元,当中成交价最高的就是来自艺术家广为人知的「伦敦」系列的《夕阳下的国会大楼》(1900 – 1903年作),以7,600万美元易手。
紧随其后的是安迪・沃荷,这位战后艺术家以4亿8,230万美元排名第二,而他在2022年最高价的作品就是《枪击玛丽莲(鼠尾草蓝色)》(1964年作),以1亿9,500万美元成交。立体派始祖巴布罗・毕加索则凭借《躺卧裸女》(1932年作)在2022年排名第三,这幅作品以6,750万美元成交,而毕加索在这一年的作品总成交额为4亿4,580万美元。
第四和第五名分别为英国具象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作品总成交额为2亿5,820万美元;以及比利时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雷内・马格利特,作品总成交额为2亿2,100万美元。
整体而言,这十位艺术家一共为2022年的百万美元以上顶级艺术市场贡献了29.3亿美元(36%),相比2021年高出22.9%,相比2018年更是高出39.4%,当年74.4亿的顶级艺术市场中,十大艺术家作品总成交额为占21亿。
2022年大部分高价成交的拍品都来自现代艺术家,如巴布罗・毕加索、马克・罗斯科和威廉・德库宁等。顶级现代艺术家在2022年共斩获13.1亿,相比2021年升幅近37.9%。
去年来自单一藏家收藏的印象派画作质量极高,因而使印象派作品的总成交额升至7亿2,970万美元,相比2021年攀升了42.7%。印象派艺术家在2022年的表现亦因此胜过包括安迪・沃荷的战后艺术家(共计4亿8,230万美元)和包括格哈德・里希特的当代艺术家(共计4亿560万美元)。
2018至2022年的私人市场
苏富比为这份报告提供2018至2022年间其拍场以外的艺术品私人买卖数据。
五年间,苏富比85.9%的私人买卖成交额均来自100万美元以上的作品,共计53亿。 2020年疫情影响公开拍卖,顶级作品转移到私人市场出售,因此私人交易录得明显升幅。 2019年191件百万美元以上作品成交价共计8亿350万美元;到了2020年,百万美元以上艺术品私人买卖总成交额攀升76%,作品数量上升至212件,共录得8亿350万美元。
2022年,私人市场上百万美元以上作品的平均成交价为630万美元,比2021年上升33.9%,但仍然少于2020年成绩最好时的670万。
当代艺术占2018至2022年间私人市场上百万美元以上作品数目近59.6%,印象派及现代艺术紧随其后占25.4%,西洋古典艺术占5.3%,而中国古代书画及艺术品则占0.6%。其他门类如20世纪设计艺术、手袋及珠宝合计共占私人买卖作品数目余下的9.1%。
竞投者地区与年龄分布
苏富比为这份报告提供2018至2022年间其公开拍卖上百万美元以上作品的竞投者数据。
亚洲藏家占2018至2022年整体竞投者数目约三分之一(32%),落后于北美竞投者(34%),但排在欧洲竞投者(29%)之前。以竞投金额计算,亚洲竞投者占31%,仍然落后于北美(36%)但高于欧洲(29%)藏家。亚洲竞投者最热衷购买中国古代书画与艺术品,但他们在2018至2022年间亦开始关注当代艺术和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市场,分别占两个市场竞投者的18%和17%。
疫情最严重之时,亚洲竞投者的占比在2020年上升至36%。2022年,数字下跌至29%,而北美竞投者则升至38%。欧洲竞投者的数目大致平稳,2018至2022年间占百万美元以上作品叫价的28%至30%。
2018年,二战后出生的婴儿潮一代占顶级艺术作品竞投人数的48%,但到2022年已跌至40.6%。
虽然二战后(1946 – 1964年出生)的一代是最经常竞投百万美元以上艺术品的年龄层,但他们的人数正在下降,由2018年的28%跌至2022年的40.6%。
年轻藏家的人数正在上升,这在X世代(1965 – 1980年出生)和千禧世代(1981 – 1996年出生)之间最为明显。2018年,X世代占竞投人数的32%,而千禧世代只占7%;到了2022年,这两项数字已分别升至35.6%和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