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诉说人生本质

用艺术诉说人生本质

何为绘画,何为抽象,艺术家刘国夫在这场独家专访中娓娓道来
何为绘画,何为抽象,艺术家刘国夫在这场独家专访中娓娓道来

国夫借助颜料的表现力,引领观者进入光与影之间的哲学空间。他巧妙结合中国书画和西方绘画技巧,用抽象的笔触重新演绎色彩、形式和光线。

刘国夫生于196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作品曾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香港及中国内地展出,并入选上海美术馆、南京江苏省美术馆、北京筑中美术馆美术馆及澳门美高梅主席典藏等公共及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即将举行「刘国夫:昇华之境」展售会。在开幕前夕,刘国夫接受苏富比亚洲区现代艺术部主管郭东杰的邀请,在镜头前畅谈自己的艺术哲思。

「艺术本身想呈现和诉说的,原是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以及共有的情感。」

如果说在艺术创作上面,二十、二十一世纪的艺术家,尤其是中国艺术家,他们的灵感来源或者在学术系统上往往是从中国艺术传统转移到现当代西方美学路线。老师您是怎么样看待中国传统艺术或西方艺术?或者说您觉得他们的价值在哪里?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处在一个全球化的状态中间。但这样的时刻其实也是我们特别要警惕和保持距离,甚至要极度思考的一个问题。因为艺术该注重的、或者说它的核心价值,是要产生差异性和陌生感。也就是说,前面说过80年代以后我们整个接受的是西方现在的现代艺术,这一百多年的现代文明。我们在建立新事物的同时,如何区分已有的、或者已经建立起来的所谓文化经验?这是做艺术创作者时刻要关注的一个非常深刻的问题。

所谓的过去和现在,一直是我怀疑的一种学问。我们总是把今天和过去、好和坏、新和旧分得特别清楚。如果我们觉得今天有价值,那明天我们如何看待我们的今天呢?其实从艺术本身来讲,包括从中国传统艺术来说,六千多年的彩陶红山文化,包括后面的青铜器和敦煌壁画,早期的中国所谓的传统美学好像就是一种陈旧,或者是有一点点腐朽的那种状态,其实完全也不是这样。

要为西方的现代艺术的过去和现在划分界线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其实无法用一个时间点界定现在和过去。对我来说艺术只有好和坏,然后结合自己对艺术的认知和文化经验。最重要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般处于全球化的世界,要共同面对人类所有的生存问题。所以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以艺术的形式诉说人性和最重要的情感。

相片提供:陈昕希

您是用什么观察方式去寻找灵感或者察看外在的世界?您如何感受美?

其实艺术最重要的还是个性的呈现,所以有那么一句话,就是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它证明了一点,就是艺术作品,例如绘画,它本身只是艺术家的精神产物的一个残像,或者出处。作品反映创造者的灵魂、他的认知、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所以我从来不太关注作品本身,我更愿意关注艺术家本身,因为作品是艺术家创作的。

任何的艺术作品,包括我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都被内心深处的认知所支配,所以重要的是人本身,而不是我们想或者设计出来的美好结果或前景。人都会幻想,人都会对未来充满美好愿望,那只是你的幻想或者设想,要实现这样的美好的东西,都需要用一直非常现实、实际和具体的方式行动。尤其对艺术来说,它需要一个非常高贵的灵魂才能去面对和呈现。

老师您提过一个概念叫做无用之笔,可否请您分享一下它的含义?还有您是怎么样产生这个想法?

无用之用,是中国人观看世界、或者是构建艺术的方式,来自于《老子》、《庄子》里的哲学理念。所谓的无用之用,对我个人来说,就是从西方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现代绘画基础上展开的,在已有的结构上产生一些差异性。也就是说,当你在诉说自己的创作理念或根基的时候,是否能够提供一些能够自圆其说的,和西方已有的构建逻辑不太一样的东西。我会从古老的哲学经验中间要去找到那个根基,所以我的作品都明确地体现出无用之用。

无用之笔,它是一种非目的性、非建设性、看似随意却又遵循于自然生长的状态。它是一种自由、无明确目的、不追求结果的状态。这与西方那种理性的、用材料去充分展现设计目的有着根本性的区别。无用之用拒绝胸有成竹的态度,它的自然无序在创作过程中间会带来一种重要的东西,而我认为它对绘画创作本身极其重要,那就是一种陌生感,或是一种不可预见的东西。

刘国夫, 花 No. 23-3
「笔触即观念。真正有意义的笔触,是要有精神支撑的。」

可以说一下您对抽象艺术的看法吗?您是如何从较具象一直发展到现在倾向抽象的创作?

引领我们人类前行的是两个重要的支柱,一个是科学,一个是艺术。科学和艺术最重要的价值是创新。所谓的陌生感,或者是差异性,在已有的视觉经验上,就拿现代艺术来说,这一百多年我们从塞尚、梵高、高更高开始,假定是以这样的简单的划分,到今天整个的人类的现代文明,我是针对这样一个目标,来看这些问题。所谓的差异性,就是说当我们看一张画的时候,如果我们非常了解艺术史和作品本身,这种差异性是否存在,我们是应该非常明确的。

如果从图像本身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件作品是完全一样的,不管是它出自什么人之手,也不论高低,就像我们世界上每一个人基本上长得不一样。如果简单从这样的一个差异性来说,是没有意义讨论的。绘画本身的价值对我来说就有两个核心的东西,就是要么你在画布上贡献了相对的和前人不太一样的语言方式,要么你构建了一个自己独特的、完全个人化或相对个人化的一个形态。这样的艺术绘画作品,它其实才是符合对艺术的根本价值判断。所以说这种陌生感和差异性,是我们判断一件艺术作品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前提。

抽象艺术从塞尚、梵高、高更开始,而所谓的抽象性是针对具象或者现实的场景而言的。艺术最重要的其实是要贡献出世界上本来没有的一直东西。为什么是艺术是高贵的,是重要的,是能够给我们深刻的灵魂安抚的一个东西,它一定是超越于现实的一种状态。所以我是非常警惕以现实的那种形象来言说,或者是想借助于现实的某种场景的一个图像来说所谓的深刻的,或者人文的,或者哲学的,或者诗性的,或者是社会学的那种所谓的他们想承载的那种能量。我认为在很多时候,我们把绘画想得太强大了。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它有那么大的承载能量,绘画应该在更多的时候,应该回到绘画本身来讨论。

刘国夫, 弥漫 - 42

那么再回到抽象这件事情来说。或者这个价值观来说,抽象本身它其实就是确定的。它本身从开始就不是以一个艺术的状态来进行或者来介入的。因为我刚才强调艺术重要的是要提供这个现实所没有的,它应该是在我们的理想,或者是在臆想和现实之间的那个东西,或者再准确点说,它应该提供我们常人在现实中间不易观察,或不易看到,或者是不可能用直观的方式能够捕捉到的那个美好的、高尚的那个状态和那个场域。所以你只有抽象才能满足这样一个相对比较有一个深刻高度要求的那种状态。所以抽象其实也可以用另外一句话说它是拒绝于现实状态的,那么也就是说重要的艺术其实是要建立一个有意味的、非具象的一个理想化的、和现实保持距离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唯有抽象这两个字才能承担这样的重量。

相片提供:陈昕希

老师您觉得现在自己的创作状态是怎么样的?尤其我们这次展出的是您最近的作品,它们想表达的是什么?

对于创作者来讲,其实所谓的阶段性基本上还是别人的眼光来看的。其实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并没有那么明确。最重要的并不是你有多大的所谓的变化,重要的是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中,你试图想在哪一个方向去发展,或者是在哪一个方面去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对我个人而言,没有前后,也没有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因为我讲的,重要的就是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认知,这当然也是包括对艺术的理解。这肯定和时代,或者和你的年龄和文化积累都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身在其中,所以我个人并不能亲自去呈现或述说这样的一种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相片提供:陈昕希

可不可以分享一下您是如何选取和构想这次展览的作品?

这些作品并不是为了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而创作的,而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其中一个时间段。这次在苏富比展示的作品,我认为已具体地呈现并代表了我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或者是对艺术价值观的理解。

有一些作品以前从来没有展出过,有些以比较新的面貌呈现。比如说这次会增加一些花卉的内容,虽然这种花卉我之前也画过,但是这次呈现的花卉跟之前不太一样。我原来的《弥漫》、《敞》、《空寒》这些所谓系列性的作品,只是为了辨识创作的状态。对我个人来讲,它本身没有任何区别。我一花一世界,就是我画任何一个东西,画一个物,画一个场景和画一个人,其实并不是表达这个物本身的,我前面强调过现实世界的那种再现,对我来说和艺术无关。那么所有的题材还是来自于借物传情,就是借我的题材来传达一些我认为值得去言说的东西,也就是普世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总体上我认为我的作品是悲情的,因为我认为人的生命是悲情的。人在生命中的任何时段其实都是自己一人面对的,正所谓那句话“悲喜自渡”,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呈现出作为一个敏感而高贵的灵魂所能体现到的那种内在的、人类共有的情感。

刘国夫, 花 -17

「艺术最重要的其实是要贡献这个世界上没有的那种状态,在臆想和现实之间,能够给我深刻的灵魂安抚的一个东西。唯有抽象这两个字,才能承担重任」

展售会详情

2023年8月24日至9月8日
星期一至五 | 上午10时至下午6时
星期六、日 | 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
金钟太古广场一期5楼

現代藝術 | 亞洲

关于作者

More from Sotheby's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