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编译:劳嘉敏
Chinese version transcreated by Olivia Lo
新 媒体、沉浸式装置…… 五花八门的新名词近年在艺术界盛行一时。然而比起各种石破天惊的前卫概念,从原始人栖居的洞穴流传至今的绘画,在传达人类最深刻的情感方面,一向有过之而无不及。苏富比专家从今年春季日间拍卖选出十幅绘画作品,涵盖霓虹色山水和新巴洛克式人物肖像,令人眼界大开。众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沿着先贤足迹一路走来,以别树一帜的个人演绎,在现今艺坛闯出名堂。
格尼画技精纯,对颜料和明暗对比的掌控堪与巴洛克大师看齐。他以传统油画为蓝本的荒诞变奏,全都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他的「馅饼大战」系列中。该系列的名字来自美国著名喜剧组合「三个臭皮匠」在1941年主演的电影《甜蜜馅饼》(In the Sweet Pie and Pie)。格尼笔下的人脸被馅饼糊作一团,他的无力抵抗让观者心中百味杂陈,好像在旁观电影中诡计多端的主人公掀起的闹剧,又像身陷二十世纪中欧的恐怖历史,尤其是共产时代在格尼的祖国罗马尼亚所发生的暴行,一切都混乱不堪,理不出头绪。《馅饼大战(习作)》同时拥有抽象与具象特质,淡紫色和棕色的笔触暴力地划过画面,每一笔、每一划都浸润着个人和集体记忆,流露出直面历史创伤时的恐惧。
2022年,格哈德・里希特步入人生的九十岁大关,他获公认为全球最举足轻重的在世画家之一,素有「二十一世纪毕加索」的美誉。里希特生于德国德累斯顿,在接近七十年的漫长艺术生涯中反复试验不同的绘画风格、方法和图案,他会使用画笔,更会用上抹刀、自创刮板或厨刀将颜料迭抹涂刮,创作出经典的抽象作品。里希特曾经在东德接受社会写实主义绘画训练,逃往西方后,他尝试摸索一种可以抹去旧记忆和历史伤痕的视觉语言,并开始发展出完全相反的风格,名为「资本写实主义」(Kapitalistischer Realismus),甚具讽刺意味。他的风格不断蜕变,最终完全摆脱了具象的束缚。《无题48号》是里希特的早期抽象作品之一,展示他如何对色彩和形式进行长期实验并逐步形成别树一帜的风格,从而成为世上最伟大的在世艺术家。
康多无疑是他的世代中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从维拉斯盖兹等古典大师、以及安格尔等新古典主义画家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肖像画。康多曾经表明,对他影响最大的艺术家是大名鼎鼎的毕加索,毕加索以抽象化的扭曲形态塑造人物形象,启发康多将单人肖像主人公的内在情感全都呈现在同一幅作品中。《西班牙人》(2008年作)使用单色十字形笔触,把人物描绘得如同在溶解一般,展示了艺术家富有挑衅意味的美学风格,强调了他所独创的「心理立体主义」和「人造现实主义」
「重点不单是画中人,还关于前来观画的人,关于他们在看到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和各种人性的流露后,对精神状态造成的影响。」
加藤泉生于日本西南沿海的岛根县,那里相传是八百万神明的聚集之地,他的作品因此充满浓厚的神道和民俗色彩,而且明显受到佛学和幼年信仰的万物有灵论影响。且看曾于2010年在大阪国立国际美术馆展出的《无题》(2008年作),当中的神秘人形生物反映了加藤眼中的世界,大自然和人、神之间的界限并非固若金汤。一如他的世界观,加藤的创作手法同样令人难以捉摸,但却情不自禁为之着迷,他有时会以近乎原始的直觉,用手代替画笔,把颜料涂抹在画布上。流畅的线条温柔地包裹起宝石般的焦橘色、青金石蓝和丛林翠绿,勾勒出雌雄二元合一的形象,把古老的过去和渐趋科幻的未来融为一体。
彭薇是常驻北京的当代水墨艺术家,她运用传统国画技法,创造出凄美婉约又出人意表的作品。《彩墨锦绣》(2004年作)来自她精心构思的中国古典刺绣长袍系列,系列中包含了纸本和绢本作品,此作为纸本。乍眼看去,这些作品显得相当严谨,但实际上,它们探讨的却是宏大的议题——集体历史和怀古思绪,并从中对传统作出颠覆。彭薇关于衣服和鞋子的作品都针对女性特质和身份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其中湿润而颤抖的线条和毛糙的边缘处理,带来了一种敏感脆弱、稍纵即逝的感受。当代艺术与传统水墨在彭薇的作品中产生美妙的碰撞,使其承载了历史,又指向未来。
加拿大裔画家安娜・维扬特现居纽约,作品由全球大型画廊高古轩代理,是画廊旗下最年轻的艺术家。维扬特用上带明暗光感的古典油画技巧,以充满悲剧色彩却带戏谑感的具象画作跻身成为艺坛新星。《夏洛特》(2019年作)中的女子有半边脸庞隐藏于强烈的明暗差异之中,呈现如荷兰大师般轻柔渲染的轮廓边缘和清雅沉稳的暖色调。维扬特经常借笔下的年轻女子传递出入木三分的讯息,讥讽主流价值与新兴理想标准互相冲突的现实,画中不时加插充满悬念或尴尬的细节,彷佛随时要瓦解画中人从容自若的优雅姿态。2022年,她的作品《堕落中的女子》(戏谑地比喻「堕落女性」)在苏富比以160万美元高价成交,创下维扬特作品的拍卖纪录。据报单在2022年,已有200多名藏家排在维扬特作品的等候名单上。
艺术评论家凯伦・史密斯形容汪建伟「比起艺术家,更像一位社会学家」,「他将视觉艺术视为社会分析的主要有力渠道」。汪建伟在著名的浙江美术学院读书时,就已建立起自己独一无二的现实主义美学,随后又尝试以不同媒介来实现对时间和变革的探索。《……或者事件导致了每一个无效的结果No.28》(2013年作)以三幕剧的形式来演绎中国历史。此作让人想起汪建伟被古根海姆美术馆永久收藏的重要画作《时间寺》(2014年作), 它以既静止又动态、连续又中断的形态去呈现历史。台前与幕后的概念是其中一个汪建伟不断探究的主题,他将观众的视线引向那些黑影幢幢的无名氏,橙色的对焦线暗示他们被镜头监控,身不由己。
美国画家琳恩・德雷克斯勒是这张推荐名单上唯一已离世的艺术家,她与一整代的女性艺术家一样,曾一度被艺术界忽视,直到如今才被重载史册,跻身为战后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德雷克斯勒师从罗伯特・马瑟韦尔,擅于以色彩艳丽的抽象画来表现绿意翩然、繁花盛开的景致。她作风大胆,新意迭出,也乐意跳出抽象表现主义的框框去冒险,正当同年代的艺术家都着迷于波普艺术和极简主义时,德雷克斯勒依然不懈探索色彩和笔触的潜力。《绽放的犹大树》 (1960年作) 刻画了犹大树上精致的粉红花瓣,在画作完成后一年,她于著名的谭纳杰画廊举办生涯中首场个展,画廊由艺术界大腕合办,成员包括同为艺术家的威廉・德库宁和亚历克斯・卡茨。《夏日小丘》(1980年作)是德雷克斯勒搬到美国缅因州蒙黑根岛后所画的作品,蒙黑根岛远离海岸尘嚣,让她在这段时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快乐,翠意欣然的色彩正正捕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德雷克斯勒的作品现为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等著名机构永久典藏。
当代中国艺术家黄宇兴的风景画布满绚丽夺目的荧光色,让观者沉醉于一片流光溢彩的奇幻蜃景。《河流泡沫》包含了分别以河流和泡沫为题的两张画作,一大一小,两者并置,有如结合了河流和泡沫系列的神来之笔,渲染出时间之河和生命之河的维度。与黄宇兴同辈的中国艺术家经常在作品中使用富含社会政治意味的符号,但他却反而将无情的城市化和社会变迁带来的沧海桑田化成迷幻的河流,水中泛起串串荧光色的泡沫。每个泡泡的笔触都细致入微,像国画的工笔技巧般一丝不苟,令人眼花缭乱的明亮荧光色恍如超自然的存在。黄宇兴的作品捕捉了电光火石间迸发的狂热能量,燃起如今生活节奏急速的一代心中的共鸣。
尤塔瑞是当代东南亚最具天赋的艺术家之一,也是当今艺坛上专精虚空画的名家。尤塔瑞擅长以细致的笔触,将扭转传统又独属于他的幽默带入虚空画派。历史上,虚空画派在荷兰黄金时代盛极一时,十七世纪的虚空画以骷髅头骨、凋谢的花朵和倒转的花瓶为意象,暗指生命的徒劳和浮华的虚幻;而在尤塔瑞的作品《静物与杂货食品及作品一号酒庄》 (2013年作)中,这些意象则是杯面、包装好的冰冻玉米粒、Perrier 矿泉水以及一个耶稣钉十字架的木雕。2013年,尤塔瑞于韩国举行首次个展期间也有展出此作。纵观泰国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绝大多数把主题局限在泰国的宗教和社会范畴;尤塔瑞之所以突围而出,是因为他借用了西洋静物画的图像语汇和传统,集中探讨自己最关心的议题,包括全球社会阶级僵化和艺术品过度商品化的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