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艺术家戴殊·史诺(Dash Snow)于2009年离世,享年27岁,艺术界因此失去了一位被誉为当代天才的艺术家。史诺毋庸置疑地代表了纽约当代艺术中冒险创新和本能表达的状态。因此,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史诺的同行、以颠覆传统风格而闻名的CELINE创意总监艾迪·斯理曼(Hedi Slimane),会选择在其「幻象日梦(Delusional Daydream)」男装系列中展示史诺的作品。
斯理曼在这次设计灵感中,展现了史诺作为2000年代重要的艺术大师。 他出生于德·梅尼尔家族(De Menil),这是美国最富有和显赫的艺术收藏世家。 然而,史诺从15岁起开始流浪纽约街头,并在青少年拘留所度过了两年。 身为「IRAK」涂鸦团成员之一,他因在纽约各处涂鸦上「SACE」而声名鹊起。 这段时期,史诺拍摄的宝丽来照片让人联想到同样融入地下文化的艺术家赖利‧克拉克(Larry Clark)。 史诺的照片展现了裸露放纵、玩世不恭和忧郁厌世的风格。 他的作品早期就被选入「惠特尼双年展」,后来成为查尔斯·萨奇(Charles Saatchi)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美国当下艺象(USA Today)」展览(2006年)的 重点作品,并在斯理曼于柏林Arndt & Partner画廊策展的「青春之鸟(Sweet Bird of Youth)」展览(2007年)中展出。 同时,他的作品也受到了《华尔街日报》、《纽约杂志》和《Dazed》等报章杂志的广泛报道。
图片由戴殊·史诺文献库提供
史诺的作品常常大胆挑战传统观念,充满了肉体的意象。例如,在美国Deitch Projects艺廊展出的名为「巢」的装置艺术中,他使用了大量撕碎的电话簿、酒精和体液。他还创作了一件以沙龙风格展示多幅关于美国警察贪污的剪报作品,这些剪报上甚至带有艺术家的体液标记。此外,他还通过组合帽子、头骨和与「地狱天使」(Hells Angels)飞车党相关的物品和现成书籍来创作雕塑作品。史诺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破坏的渴望,他以诗意的方式向世俗规范、种族歧视和政治权力竖起了中指。
图片由艾迪·斯理曼提供
「拼贴」(collage)是史诺创作手法的核心。他创造出带敏感意味的图文组合,这些文字和图像如纸质图腾般相互堆叠。史诺的拼贴也是CELINE「幻象日梦(Delusional Daydream)」男装系列的核心作品——文字重新呈现于T恤、针织衫、皮夹克、刺绣定制外套上。也许创作涂鸦的经验令史诺对文字和字体的意义有独到见解。尽管他裁剪字体的手法让人想起占美·雷德(Jamie Reid)为Sex Pistols(性手枪乐队)创作的作品,但史诺的美学其实更接近「达达主义」或反文化的蒙太奇,其作品更感性、更深思熟虑、更现代。史诺截取通俗的《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和神秘学杂志《人、神话与魔法》(Man, Myth and Magic)中的头条文字,不带任何精英主义或阶级地位的象征。高雅和通俗的材料皆被他编织成诗歌。
图片由艾迪·斯理曼提供
「戴殊无时无刻都在创作拼贴。」史诺最后一任伴侣兼其遗产管理人婕儿·贝罗(Jade Berreau)如此忆述:「他是一位大收藏家,他的工作室堆满参考数据和激发灵感的材料,他会有堆积如山的杂志和报纸。他每天都会出去买一份《邮报》(The Post),阅读完后就做成剪报。那时有一家叫加勒格(Gallagher’s)的店,店内就像一个由杂志堆成的迷宫——他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当我们在巴黎,或是在如洛杉矶这样的不同城市时,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搜集材料。
这次由时装品牌CELINE推出的男装系列是继先前与宾斯.华爱列特(Banks Violette)和基思安.马克利(Christian Marclay)等同样备受尊崇的艺术家合作后的又一次联合项目。CELINE还推出了斯理曼策展的「CELINE艺术项目」(CELINE Art Project),在全球各地的旗舰店展出近250件场域特定艺术品,展品内容丰富而深刻。在这个计划中CELINE将主线聚焦于物质性、形式和当代前卫艺术。贝罗指出:“这样可以使作品与更多观众建立联系,让那些原本可能不太关注的人了解他的作品。”这次联合项目提供了探索史诺作品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