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大千先生一生四海为家、交游广阔,所到之处必结交名流同道,留下许多佳话。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频繁造访加州,1971年购置「环荜庵」正式移居,直至1976年搬去台湾, 大千先生与加州结下了一段十余年的缘分。 本次「邱氏家族珍藏中国书画」之主人邱永和、吴忠媖夫妇即是60年代初与张大千结识。他们所经营的德洛丽丝旅馆, 也成了张大千正式移居加州之前每次造访卡梅尔的下榻处及与众多朋友欢聚之所。 这其中, 就有已年过期颐的知名旅美书画家侯北人先生(1917- )。
侯北人、张大千1956年初识于香港。 彼时张大千由巴西经香港赴巴黎办展, 侯北人亦将结束在香港的杂志出版工作移民美国。初次相识, 侯北人携带了一幅张大千的「渔人晚归图」。 两人相谈甚欢。 张大千欣然在图上题跋:“北人仁兄得予旧作携以见示,时先生将有北美之行予亦将西游巴黎也。 丙申三月大千弟张爰。” 书毕意犹未尽,又以清湘道人笔法写墨竹赠侯北人。 自此两人开始了二十余年的书画往来、诗词唱和。
1967年夏,张大千在斯坦福大学及卡梅尔举办个展,同夫人徐雯波下榻于邱氏的德洛丽丝旅馆。 侯北人和夫人张韵琴也在德洛丽丝旅馆住下, 一起盘桓了数日。 期间张大千与夫人亲自下厨,侯北人夫妇也第一次尝到了诸如大千鸡、烧大鸟、烩瑶柱、炒金针菜等久已闻名的大风堂菜色。 日后张大千举家迁来加州, 在「可以居」、在「环荜庵」, 包括侯北人夫妇在内的旧友新知,时常成为张大千的座上宾,有机会享用更多的大风堂名菜。 侯北人至今仍珍藏着一张1971年6月27日张大千家宴菜单, 计有水爆乌鲗、干烧鳇翅、葱烧乌参、锦城四类、蜜南、西瓜钟等头台、主菜、甜点共十一道。 与宴嘉宾包括侯北人、陶鹏飞、方召麐等。
张大千侯北人同好园林花树。1961年侯北人在洛斯阿图购地半亩,筑屋建园。此地原为杏圃, 因名为「老杏堂」。 侯北人广种原产中国之花木,至1971年,已是绿荫满园、百花齐放了。 是年春天, 侯北人接到张大千索海棠诗一首:“君家庭院好风日,纰到春来百卉开。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 接到诗后, 侯北人即亲自驱车将两株垂丝海棠和两株西府海棠送到「环荜庵」。 临行前想起居士所作梨花立轴, 侯北人又多带了一棵梨树。 看到海棠梨树, 张大千莞尔而笑, 翌日遣子张葆罗给侯北人送去一幅字:“自辇名花送草堂,真成白发拥红妆,知君有意从君笑, 笑此狂奴老更狂。北人道兄亲送梨花海棠至环荜庵,戏拈小诗博笑,六十年嘉平月十四日大千居士爰。” 从此之后,为寻找名花异树,张大千和侯北人遍访远近各处花圃。 张大千更有一次对徐雯波打趣到:“北人与我,真成了寻花问柳的朋友。”
张大千所戏称的“寻花问柳”的文人雅事,亦创造了一次极为重要的书画往来机缘。1969年3月12日, 侯北人邀请张大千伉俪到他所居住的小城洛斯阿图看杏花。侯北人后来在其1983所撰的「念张大千居士」一文中回忆: “这座小城原为杏圃, 每到春来,杏花满城,花香扑鼻,花落霑衣,别具一番风趣。 记得那天又落春雨,恰似一片江南景色。”张大千赏花返回之后不久,即给侯北人寄来一幅泼彩「杏花春雨图」,用青绿泼染云山,红霞一片。 侯北人写到:“这是我初次得到居士所赠的泼彩山…, 立刻被那瑰丽的色彩,磅礴淋漓的水墨,细致的勾勒笔法所震惊。 是完全突破了古人的樊篱,赞叹不已。” 应该说, 此幅作于1969年的「杏花春雨图」, 与此次 「邱氏家族珍藏中国书画」中作于1968年的「卷去青霭望水天」一样, 都属于张大千在发展泼墨泼彩的创新画风变革时期极具代表性、殊为难得的佳作。
文中提到的「杏花春雨图」、「渔人晚归图」, 以及其它许多侯北人先生珍藏多年的张大千、傅抱石、朱屺瞻等人的书画作品, 已于2004年全部捐赠入藏江苏昆山侯北人美术馆。 2015年,辽宁省博物馆专设「侯北人张韵琴绘画馆」。 现年一百零一岁高龄的侯北人先生, 仍然徜徉在翰墨丹青的世界。 回忆起与张大千先生书画往来的点点滴滴, 侯老依旧是娓娓道来;大千先生洒脱不拘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