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史蒂芬•琼肯三世:一个收藏家的故事

Sotheby's

观中国艺术品收藏界,仅有为数不多的一些名字能够使人立刻联想到那些精美绝伦的不世之珍,史蒂芬・琼肯三世便是其中之一。这个名字代表着一个时代,见证著中国艺术品进军西方市场的空前繁盛时期。如今,「琼肯」之名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收藏界举足轻重、令广大藏家趋之若鹜的显赫来源。琼肯珍藏由史蒂芬・琼肯三世(1978年逝)在二十世纪中期于美国悉心庋集而成,高峰时期藏品数量一度高达两千件有余,其中包括中国瓷器、玉器、青铜器、书画及佛教造像等,兼收并蓄,寻尽千古,集成大宗,珍如沧海之遗珠,广若浩瀚之星云。

「尊敬的琼肯先生: 非常高兴再次接到您的来信。我是多么希望我可以为您提供那怕几件您所想要的器物⋯⋯」
John Sparks致函史蒂芬・琼肯三世先生,芝加哥,伊利诺伊州,1953年2月13日

直至1950年代初,琼肯先生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达到了高峰。他在位于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的宅邸打造了一个博物馆级地下避难所,作为这些珍宝的家园。1952年,《芝加哥论坛报》撰写了一篇报导,内容指出这间地库藏有许多「珍贵的无价之宝,架上的中国艺术品不胜枚举、琳瑯满目,集历代之大成,以绣帷、铜器、玉器、陶器、龙袍及漆器珍品记录了这个伟大国家的辉煌历史」:

「琼肯像蜘蛛一般坐在好似以精美艺术品交织出的网中。他为了得到这些珍宝,有时像外交官一样优雅地与人交涉,有时像国际间谍般蒐集情报,有时需要像短跑选手一样四处冲刺。蒐藏东方艺术品,许多时候秘密交织、竞争四起,实非易事。」
《芝加哥论坛报》,1952年9月7日

纽约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退休教授Alfred Salmony (1890-1958) 是当时国际上最具权威的中国古玉专家之一。他曾在1938年出版著作《Carved Jade of Ancient China》。1950年2月,Salmony前往拜访琼肯,并参观了其中国玉器收藏,随后便计划编写一部关于中国玉器史的专著,合共两册,时定名为《Chinese Jades of All Periods》。当时,学术界对高古以后的玉器研究尚浅,两人怀着对中国古玉的热爱以及对梳理此类玉器的共同目标,很快结为挚友。接下来逾八年时间里, 琼肯与英国藏家Desmond Gure (1905-1970) 对Salmony的新书编著给予了鼎力支持。遗憾的是,Salmony于1958年4月29日前往伦敦的海途上不幸去世,故此,这部书最终未能完成。此专著的第一册后来于1963年发行出版,更名为《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其中刊录了琼肯及Gure的数件玉器藏珍。

「尊敬的Salmony教授: ⋯⋯请允许我表达对您到访的极大荣幸。能与一位真正懂得玉器语言的人畅谈及学习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特别是这个品类如此的难懂且目前又尚无任何权威著作可供参考。」
史蒂芬・琼肯三世先生致函Alfred Salmony教授,纽约,1950年2月17日

本场拍卖编号216及256,录于Alfred Salmony,《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纽约,1963年

在琼肯先生的收藏之路上,他长期对美国的各大博物馆提供大力支持。身为芝加哥的藏家,他与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关系紧密,并在1940年代至1960年代之间多次出借挚爱藏品,供其办展。琼肯之珍藏曾参展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极具影响力的明代青花瓷大展,该展后于1949年移师至费城艺术博物馆继续展出。除此以外,洛杉矶历史、科学及艺术博物馆亦于1956年与琼肯先生合作,举办了一个唐代艺术大展,其中即包括了本场所呈之编号223拍品。琼肯先生对美国博物馆慷慨囊助,为推广中国文化不遗余力,曾将藏品捐赠予威州密尔瓦基历史博物馆以及佛州迈阿密大学洛伊美术馆,后者毗邻其科勒尔盖布尔斯避暑别墅。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More from Sothe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