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

刘野: 过去与未来的对话

Sotheby's
刘野《烟》於布鲁塞尔, 穆塔德希藏馆。「吉利翁. 库维收藏」,2007 2019年。

作於2001至2002年的《烟》是展现刘野享负盛名的文本互涉主题之典范作品, 从中与其他艺术家乃至他本人的过去与未来对话。

画面中央的神秘红色圆圈, 参考了马格利特《宴席》的意象; 炽红穹苍浮现古典浪漫主义风格的天际。

左至右:刘野《烟》 (局部)。雷内. 马格利特, 《宴会》, 1958年, 芝加哥, 芝加哥美术馆©RenéMagritte/ADAGP, Paris-SACK, Seoul, 2019。

郁葱茂盛的松树, 体现中国山水画传统。画中的短发女孩, 出现於刘野的多幅画作, 身穿标志性的鲜绿色裙子, 让人想起凡. 埃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女子身上的绿裙子。

左至右:扬. 凡. 埃克,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1434年, 伦敦, 英国国家美术馆。刘野《烟》 (局部)。约翰尼斯. 维梅尔, 《戴珍珠项炼的女人》, 1664年, 柏林, 柏林国家博物馆。

女孩直视观者, 目光专注又像沉思, 扑朔迷离, 甚至于不怀好意; 她的心形脸庞刻画细致, 仿照佛兰芒画家笔下的静物画: 「维梅尔的魅力美丽如同黑暗中的宝石再次散发着深邃的启示性光芒」。

最后点缀香烟和一丝轻雾, 赋予作品之名。

「抽烟」在艺术中有双重象征: 这个举动意味著死亡, 而烟雾则寄托生命无常和时间流逝的寓意。

借此, 《烟》是向十六至十七世纪荷兰虚空派致敬, 或者是十八世纪夏尔丹描绘稚童在吹泡玩耍、凝望旋转的陀螺或堆叠纸牌屋的风俗画。

在本作中, 女主角拿著烟吞云吐雾, 手中并没有枪剑, 有别于同系列另外两幅红色画《枪》和《剑》, 但画中蕴藏一股寂静中带张力的故事氛围, 隐含不祥之兆, 却又妙趣横生。

刘野, 《剑》, 2001-2002年编, 香港, 蘇富比, 2013年10月5日, 拍品编号 57, 42,680,000 港元。目前艺术家拍卖纪录保持者。

《烟》作於 2001至2002年, 正好见证刘野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捩点, 当时他开始刻意摆脱一直以来的高度叙事性绘画。如他所言: 「整个九十年代, 更多是借助於超现实主义和形而上画派那种气氛的影响的创作。2000年后, 我更感兴趣是极简主义和抽象」。

「我想把早期情緒、敘述、情節比較多的地方,減少到依靠繪畫本身的元素,來成立一件作品。」
- 刘野

本作将其简化手法尽致体现, 刘野仅保留寥寥元素, 去芜存菁, 让形态与色彩的力量独当一面, 无所不在的红甚至从象征主义得到解放。朱朱评道: 「红色获得了自由, 它可以像一座穹顶般容纳有关红色的所有回声, 当它兼有这一切时, 恰好就是那个年代的专有指涉和象征含义的取消」。

艺术家与《烟》, 摄於艺术家工作室。

刘野把构图化繁为简, 这片红色乐土产生的共鸣超越整个民族、超越历史、超越地域, 构筑一个属於遐想、回忆与梦幻的超凡世界, 永恒不朽。

就此, 朱朱引用法国哲学家加斯东. 巴舍拉的论说, 写道: 「童年看到的世界是图绘的世界, 带有它最初的色彩, 它真正的色彩, 它真正的色彩的世界。我们在梦想童年的回忆时体验到的宏伟的过去正是那初次呈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