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月春风暖,苏富比香港春季拍卖再次奏响佳音。连场拍卖为时一周,现当代艺术及雕塑、书画及瓷器、洋酒及珠宝名表、球鞋及手袋云集一堂,藏家纷纷热烈竞投,蔚为盛景。近年,收藏市场持续茁壮成长,苏富比因时制宜,推出迎合大势所趋的拍卖形式,让世界顶级艺术品与奢侈品汇聚香江,大放异彩。
拍卖周期间,过千项拍品觅得新主。在这场震撼心灵的美学盛筵过后,让我们一起回顾今季拍卖场的精彩时刻,逐一盘点各大门类的斐然佳绩。
现当代艺术
「布尔乔亚的《蜘蛛 IV》,如同毕加索的《多拉・玛尔》,都是令人一见难忘的作品。我们深感荣幸能将这件佳作带到香港,见证它在画廊吸引无数参观者,并于拍场上备受追捧。西方艺术品在香港拍卖比例日重,但让我特别兴奋的是看到他们与亚洲艺术家之间进行对话,如吴冠中、朱德群及奈良美智,他们均于亚洲以至全球备受关注。」
两场晚拍盛典透过苏富比官网以及覆盖全球的九个社交与播放平台现场直播,再度力证香港作为国际现当代艺术平台的地位。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成交率高达95%及98%,足见买家对佳作需求踊跃,当中近半数成交更是来自网上投标。
《多拉・玛尔》高价成交

现代艺术晚拍战绩非凡,成交额达5亿4,307万港元(6,920万美元),近六成拍品以逾高估价成交。《多拉・玛尔》由日本藏家以1亿6,940万港元(2,160万美元)投得,成交价超出预期,登上毕加索作品在亚洲拍卖纪录第二位。迄今毕加索作品在亚洲的拍卖纪录前五位中,有四项均在苏富比创下。

朱德群的超凡抽象风景巨作《迎风》与吴冠中瞩目杰作《红梅》不负众望,在当晚创出华丽佳绩。陈逸飞《夜宴》阔别二十载后再登拍场,以5,452万港元(700万美元)成交;同场亮相的邵氏珍藏均以逾高估价成交,包括钟泗滨及勒迈耶之佳作,其成交额合计1,750万港元(220万美元)。

越南艺术大师作品连续数季惊艳亮相,其中黎谱三联画《庭园人物》以1,792万港元(230万美元)成交,为估价近六倍,打破艺术家拍卖纪录。本场晚拍亦刷新多个艺术家拍卖纪录,包括黎谱、李华弌、阿曼德·萨达利、安德烈・布拉吉利、谢景兰与王怀庆。
当代艺坛新进与大师争辉

当代艺术晚拍成交率高达98.1%,总成交额为7亿4,640万港元(美元9,510万)。当代新晋艺术家作品吸引全球藏家热烈追逐,如安娜・维扬特花卉静物画《约瑟芬》、路易丝・伯内特《溜冰者》、莎拉・休斯《醉醺醺》、萨尔曼・图尔《屋顶歌手》、程心怡《开胃酒》以及哈维尔・卡勒加《希望你不介意》,均于当晚喜获骄人成绩。

露易丝・布尔乔亚极具震撼力的当代艺术重磅巨作《蜘蛛 IV》领衔晚拍,以1亿2,920万港元成交(1,650万美元),刷新雕塑作品在亚洲区的拍卖纪录。奈良美智《格外的舒适》是艺术家创作生涯成熟时期的精彩杰作,本次首度登场即以1亿1,200万港元(1,430万美元)成交。曾梵志的心理肖像经典《面具系列 1999 第2号》以2,578万港元(270万美元)成交。草间弥生标志性作品《南瓜》以超高估价两倍的3,060万港元(美元390万)成交。

今季香港苏富比为多艺术家缔造拍卖新纪录,包括安娜・维扬特、路易丝・伯内特、松山智一、奈良美智(纸本作品)、Robert Alice、禤善勤、刘建文、程心怡(首度上拍)、加贺温以及彼得・麦当劳。
中国艺术品
帝宝御器 雍华永驻
中国艺术品拍卖由三场单一藏家专场拉开序幕,其中吴权博士藏珍将于2022年横跨全球各地上拍。首场领军的「艺萃流芳 — 吴权博士藏珍」由乾隆帝御宝太狮少狮钮寿山石玺「乾隆御览之宝」先拔头筹,紧张的角逐将成交价推至1亿5,330万港元(1,950万美元),令本品成为亚洲史上成交价最高的印玺,超越2021年在香港苏富比以1亿4,570万港元(1,880万美元)售出的乾隆帝御宝交龙钮白玉「纪恩堂」玺。
「我永远记得十年前的2011年,在吴氏珍藏中初遇此玺时的情景。当我将它从架上拿到手中翻看,感觉彷如触电。因为一直以来我曾在全球许多重要画作上,赏览过其魅影无数遍。我们深感荣幸能为如此重要非凡的历史重宝觅得新主。」
紧随其后的「皇苑蕴珍 — 刘銮雄藏御瓷萃珍」诚献明清佳器,皆尽数易主。聚焦康雍干三朝单色及釉上彩瓷的「清韵晶凝 — 马钱特藏清代御瓷II」同样走势凌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由此可见,具备出色递藏记录、而且保存良好的中国艺术珍品在拍卖场上均表现亮眼,几乎不受地域及外在环境因素左右。
清画宋书 同场相辉
出自清代宫廷画师冷枚之手的《高士赏梅图》钤有「乾隆御览之宝」鉴藏印,具有珍贵的历史意义,殊为难得。本品在中国古代书画拍卖中以1,250万港元(160万美元)售予知音人,流芳后世。
同场呈献书法作品《宋人写经》,历经一轮踊跃叫价后,终以1,280万港元(160万美元)落槌,为拍前高估价600万港元的两倍有余。

江山不老 青峯不朽
拍卖周压轴欣呈中国书画拍卖。张大千仿王希孟金碧山水《千里江山图》冠绝全场,两位经电话投标的客户各不相让,将成交价推至3亿7,050万港元(4,720万美元),一举打破2016年同样在苏富比创下的张大千作品纪录。

奢侈品
洋酒及烈酒市场领导地位依然

一连两日的四场洋酒及烈酒拍卖为春拍揭开序幕,包括「法国名酿特级窖藏」、「美酒猎人珍藏」、「珍稀佳酿」和「珍稀烈酒」。在短短一个周末内,成交额已高达1亿3,100万港元(1,670万美元),不但直逼该四场拍卖的高估价之总和,当中逾半数的拍品亦超越高估价成交。布艮地白葡萄酒与日本威士忌的成交价冠绝全场,3瓶的来自D'Auvenay 酒庄的2011年Chevalier Montrachet、全套36瓶以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为瓶身设计的「冨岳三十六景」轻井泽威士忌,以及山崎35年威士忌。其他焦点拍品,包括以130万港元成交的六公升装 1976年DRC Romanée Conti,以及12瓶来自 D’auvenay 酒庄的原木箱1997和1998年 Chevalier Montrachet,这两套各12瓶的拍品成交价均高达160万港元,足证市场对布艮地葡萄酒持续不断的需求。

「毫无疑问,亚洲仍持续推动着全球洋酒和烈酒市场,无论是珍稀布艮地洋酒,还是出自苏格兰和日本顶级蒸馏厂的烈酒等不同品类,都展示出强大购买力,写下市场新基准。」
浩蓝巨钻

「De Beers 戴比尔斯 浩宇之蓝」引发一轮长达八分钟的竞投战,此珍罕巨钻最终以4亿5,100万港元(5,750万美元)成交,几乎追平由「奥本海默蓝钻」(The Oppenheimer Blue)于2016年所创下的蓝钻拍卖纪录(5,750万美元)。这颗大自然奇珍,来自一枚在2021年于南非库利南钻矿(Cullinan Mine)发现的非凡原石。经过切割及打磨后,这枚原石成为了拍卖史上最硕大的艳彩蓝钻,更是美国宝石学院(GIA)所鉴定过最大的内部无瑕阶梯式切割艳彩蓝钻。现时七大最高拍卖成交价的艳彩蓝钻中,其中六枚于苏富比上拍,而在三大最高拍卖成交价钻石中,两颗亦由苏富比拍出。
蓝色无疑是今季的王者之色。继「De Beers 戴比尔斯 浩宇之蓝」创下惊人佳绩后,一枚3.27克拉艳彩蓝色内部无瑕钻石戒指以4,150万港元(530万美元)落槌,一枚26.08克拉天然「缅甸皇家蓝」蓝宝石配钻石戒指逾高估价以1,370万港元(170万美元)售出,一枚刘孝鹏设计的9.66克拉天然「克什米尔」蓝宝石配钻石戒指斩获1,070万港元(140万美元),一枚梵克雅宝「Feuille de Platane」蓝宝石配钻石胸针则以接近低估价六倍的290万港元(36.9万美元)花落名主。

此外,同场的经典世家彩钻首饰亦大放异彩,其中一枚16克拉轻淡粉红色梨形钻石戒指、一枚以宝格丽戒台镶嵌的17克拉艳彩黄色钻石戒指、一条梵克雅宝祖母绿配钻石项链及一条1960年代的海瑞温斯顿钻石项链配钻石挂坠尤为瞩目。
翡翠首饰一如既往在亚洲市场上散发出耀眼锋芒,色泽浓郁、玉质莹润的上佳翡翠更是深受藏家青睐,其中一枚天然「帝王绿」椭圆形蛋面翡翠戒指及天然翡翠手镯都是今季拍卖的焦点所在。备受关注的还有一组以4,640万港元(590万美元)落槌的极珍罕及重要天然「帝王绿」翡翠配钻石套装,套装镶嵌10颗椭圆形蛋面翡翠,共重176.93克拉。另有一条由43颗「帝王绿」翡翠珠串成的绝美项链,色泽浓翠欲滴,在拍前预展中吸引了众多欣羡的目光。项链在拍卖结束后,随即以7,750万港元(990万美元)获新主收入囊中。
创下亚洲钟表拍卖季度最高成交额纪录
苏富比今季呈献「隽永传奇」与「珍贵名表 I」(Important Watches I)拍卖,总成交额高达3亿3,800万港元(4,300万美元)。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在亚洲区连续打破钟表拍卖季度最高成交额。本季我们不但见证百达翡丽最重要的中古型号时计的拍卖新纪录,而且是在香港拍场创下,更证明亚洲藏家是全球钟表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隽永传奇」创下「白手套」佳绩,39件拍品全数成功拍出,更刷新了百达翡丽型号2499的拍卖纪录。本场拍卖录得1亿6,240万港元(2,07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成为了苏富比亚洲区有史以来成交额最高的单一藏家专场。除了打破纪录的百达翡丽型号2499外,其他3枚上拍的同型号腕表亦以逾高估价成交,4枚合共拍得逾1亿港元(1,270万美元),奠定了本场拍卖的成功。
「珍贵名表 I」见证了百达翡丽型号5217首次登上拍场的历史时刻,这枚初次于拍场上亮相的经典腕表最终以1,700万港元成交。同场多款百达翡丽腕表亦成绩斐然,型号5016、3940及5971的成交价均刷新其型号的拍卖纪录。这场精彩的拍卖以1亿7,530万港元(2,23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完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