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 间弥生从2008年开始创作「我永恒的灵魂」系列,系列中的画作色彩鲜艳,意象迷幻神秘,展示了艺术家精湛的用色技艺以及成熟的绘画造诣。这个系列的色彩热烈饱满,与六十年代的单色「无限网」截然不同。 1959年,草间在纽约举办了首场个展,获得广泛回响,展览中的「无限网」画作让这位年轻的日本艺术家在远洋之外的艺术界崭露头角。如今,草间弥生已年过九十,她在漫长的艺术生涯里取得丰硕的成果,丰富的创作种类涵盖绘画、雕塑及表演艺术。逾半个世纪以来,她的艺术一直在演变及延伸,不断展现出惊艳的个人特色。
「草间弥生擅长运用不同媒材创作,灵活地游走于不同内涵和题材之间,既悦目讨喜,亦不失内省意味,甚至与她本人息息相关。草间后期的作品表现了她作画时的挥洒自如,运筹帷幄,整体效果非常生动。」


2016年9月售于纽约苏富比。© YAYOI KUSAMA
2015年,纽约卓纳画廊为她举行个展——「草间弥生:给我爱」,展出「我永恒的灵魂」系列新作,本次上拍的《来自哈迪斯的讯息》也包含其中。这个系列的作品标题令人浮想联翩,它们带着一点晦暗、邪恶的意味,与画面本身缤纷愉快的色调对比强烈。
个展开幕前,《艺术新闻》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草间弥生是2014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的艺术家,杂志更形容她为「当代艺术全球化的代表人物」。《来自哈迪斯的讯息》出自草间最具公众认受性的巅峰时期,流露出她身为艺术家的从容自信。本作的背景由大小不一的斑斓色块组成,画面中心是重复且排列紧密的「眼睛」图案。在「我永恒的灵魂」系列中,不少创作于2014年的作品均缀满眼睛,《来自哈迪斯的讯息》就是其中一例,而且分外精美。
「我永恒的灵魂」是草间至今作品数量最多的系列。她以丰富的色彩探索过往的主题,并达致形式上的创新。弗朗西斯・莫里斯形容,这个系列的「视觉语汇令人想起她早年在符号及形式上的突破与创新,包括反覆出现的花朵、眼睛、象形文字般的侧面自画像,还有始终不离不弃的圆点和网纹」。

草间笔下的图案源自她小时候就开始有的幻觉,艺术是她自我治疗的方法,也能助她脱离由精神困扰所引起的焦虑。她借着圆点和网纹逃离幻觉,以不由自主的重复和连贯性达至自我消融。这种对绘画过程的强调,令她的画作有如表演艺术。

2016年3月售于伦敦苏富比。© YAYOI KUSAMA
至于眼睛图案,早在1952年就在她的作品里出现,例如《一只眼睛》,并一直延续到「我永恒的灵魂」系列,包括2008年的《恐惧死亡》。在《恐惧死亡》中,鲜明的黄色背景衬托着海量的橙色眼睛,而《来自哈迪斯的讯息》则以夺目的橙色作为底色,再盖上缤纷的色块。
在「我永恒的灵魂」系列中,草间习惯在画布上涂满浓烈饱和的颜色,然后填上复杂的图案,当中细密的弧形令人想起五十年代的「无限网」。她还会为这些弧形「点睛」,令它们看似数以百计的眼睛,凝视着画外的观众。然而,本作黑色色块中的杏仁状弧形却没有瞳孔,就像向日葵花盘里密密麻麻的种子,让人移不开目光。
草间作画时会将画布放在一个平面之上,然后绕着画布走圈,边走边画,形成多变而且色彩丰富的构图。一如《来自哈迪斯的讯息》,「我永恒的灵魂」系列作品的中心部分是整个画面的灵魂,吸引观众深入观察。艺评家凯瑟琳・塔夫特指出,这个系列流露出往外扩散的「向心力」,令画作的摆放方向变得不再重要。
「令观者聚焦于中间,是艺术家生动的刻意铺排,反映了潜藏于草间所有作品当中的某些存在主义哲思,全心奔向存在于生命尽头的未知。」
《来自哈迪斯的讯息》中心的黑色色块首先吸引了观众注意,同时引领他们留意内部鲜艳的图案。橙色的大眼睛渗透到邻近的彩色色块,并瞬间缩小,有如微观与宏观的意境交汇碰撞,在神秘浩瀚的宇宙中迸发出无限花火,飞溅的星沫突破深空,触及超越人类实质存在的未知。

草间弥生是当今最多人关注的在世艺术家之一,她不但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亦开创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艺术之路,地位超然。七十年代,草间从纽约返回日本,其后的作品仿佛泼泻了调色盘那样,充满青春气息。《来自哈迪斯的讯息》一作的标题挟裹着冥界深处的黑暗气息,画面却明亮绚丽,集早期作品的主题于一体之余,再以层出不穷的创意,拼砌出一格又一格的缤纷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