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象到抽象:让我们跟着莫内感受大千世界

从印象到抽象:让我们跟着莫内感受大千世界

苏富比今年3月在伦敦带来一组五幅克劳德·莫内的作品,皆出自其关键风格形成的十五年间,串联起莫内从印象派宗师到成为日后的抽象表现主义之父的发展轨迹。艺术史学家Katy Hessel 在本文浅析这五件作品在莫内走向「现代」的历程上所代表的阶段,以及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苏富比今年3月在伦敦带来一组五幅克劳德·莫内的作品,皆出自其关键风格形成的十五年间,串联起莫内从印象派宗师到成为日后的抽象表现主义之父的发展轨迹。艺术史学家Katy Hessel 在本文浅析这五件作品在莫内走向「现代」的历程上所代表的阶段,以及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1874年,一群满腔热忱的艺术家决意脱离巴黎沙龙的严谨传统规范,合力举办了一场当时看来非常前卫的展览,为整个欧洲艺术界吹来一股新风。克劳德·莫内是这群艺术家的一员,他的参展作品名爲《日出·印象》(1873年作),画面由雾霭沉沉的绿色和蓝色调组成,船上人物的剪影隐隐约约,天空布满粉色和黄色调雾霾,一轮旭日呼之欲出,映照得水面波光粼粼。《日出·印象》为西方艺术史揭开了全新一页,而且这个作品标题无意中创造了「印象主义」一词,为日后的各种「主义」建立先例。这幅作品展现出别树一格的绘画技巧:每一道笔触都粗糙、率性,看上去柔和轻盈却又注满光线。莫内用这种崭新的绘画手法,去捕捉现代生活不断加速的节奏。

莫内被广誉爲「印象派之父」,他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妙笔,巧妙地呈现当时正在急速迈向现代化的十九世纪末欧洲社会气氛。他出生于1840年,在法国诺曼底勒的城镇勒哈佛尔长大,在一个工业化和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中逐渐成年。年少的莫内经常画当地居民的卡通肖像,而当时艺术传统正遭到挑战,画家的流动性越来越高,他们能够前所未有、轻松自如地旅行,带上小小的金属管顔料和可摺叠的画架,登上悬崖顶和海岸边,在户外作画。

莫内晚年在他的吉维尼花园中

自十七岁开始,莫内便投身于绘画自然风景。不过,他对逼真地呈现世界不感兴趣——毕竟,新科技例如摄影已经能够做到一样的效果。对于他而言,绘画的目的是呈现视觉的体验。他仔细地观察天气的状况、光线的变化,记录他在某个地点或房间中的当下感受。终其一生,莫内一直尝试将生命中逝如流水的感官体验和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转化成一幅幅可永续留存的视觉画面。1879年,莫内在妻子卡蜜儿临终时,把她画在一片由紫色笔触筑构的海洋中,还记录了她脸上的潮红和她从人世间魂归于天的逝变。

这五幅画作跨越了莫内艺术生涯十五年的关键轨迹,在这段期间他从具象的风景描绘,逐渐发展出一种近乎抽象的风格。在这组作品当中,年份最早的是《桃与杏》(约1882-85年作)。这幅油画精致迷人,画中物件颇为贴近真实,反映出艺术家较仔细的观察方式。从柔和、冷色调和节制的构图中,可想它很可能是在室内完成。《桃与杏》细小成缕和闪烁灵动的色彩,预示莫内后来的绘画手法。厚重而率性的白色、绿色、灰色和蓝色颜料,再轻轻点上黄色和红色,画中的鲜果几乎要滚动起来。这种着重展现动感的描绘手法,在他后来的作品中越见明显。

莫内在法国吉维尼家中的花园里,摄于1905年4月10日

相片由GETTY IMAGES 提供

随着十年过去,莫内的作品面目一新。他周游法国北部的悬崖峭壁,饱览地中海沿岸明媚和暖的色彩,收获了对光、影、水和风的新体验。从1880年代开始,莫内主要居住在吉维尼,在那里他将数公顷的土地耕种成花圃,用他的话来说,是「爲了眼睛的愉悦,也为了绘画的主题」。他还收集了大量日本版画:这些作品的场景呈现现代生活的精髓,而且拥抱平面视角,运用了明亮色彩——与莫内栽种的鲜花在美感上不谋而合。

莫内热衷观察不同季节里天气和光线的细微变化,而且越来越注重环境氛围,如此般以系列形式创作了许多相同主题的作品。绘于1893年的《浮冰,贝内古郊外》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兀然遁入了冰天雪地的世界。水波缓缓地结起一层层冰霜,提醒人们在那个异常寒冷的1892年冬天直至1893年的春天来临之前,在巴黎降下的大雪;而地平线上的环状光芒,正是春天崭露的微光。视线的停留让空气似乎变得更清新、轻盈和温暖——仿佛随着我们对画面的仔细观察,冰块就在慢慢地融化。莫内描绘水面的作品当时备受好评,难怪他的同辈爱德华·马奈称他为「水世界的拉斐尔」。

在1890年代早期,莫内迷上了观察吉维尼家园附近麦田的干草堆,并在1894年创作了这幅《吉维尼的干草堆》。这是莫内逐渐步向抽象的绝佳例子。画中顔料的堆叠充满雕塑感,地平线朦朦胧胧,色彩点缀而成的金粉色干草堆闪闪发光,在观者的注视下似乎要晃动起来,开始随风飘散。《吉维尼的干草堆》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独特观察,令人耳目一新。

《在迪耶普附近的悬崖上,夕阳》绘于1897年,这幅作品清晰地体现了莫内着重表现感官知觉的理念,而使他名垂青史的「睡莲」系列亦在这段时期开始萌芽。在此画中,奇崛起伏的法国北部海岸的色调令人想起地中海,正如印象派研究权威学者John House所言:「他处理顔料的方式,因眼前所见的场景和天气状况而异」。画面上的淡紫色、橙色、绿色和蓝色调格外耀眼,闪烁的白色在广阔的海面上舞动,整个风景近乎散发着一种灵性的气氛。莫内仅以轻巧的轮廓和形状呈现景物,但却足以表现出在那夏日傍晚被热气包围的感受。

同样绘于1879年的《菊花》真正见证了莫内叩响抽象主义的大门。莫内在此完全抛下了透视法和地平线,将观者的视角同时置于花坛上方和花坛内。他颠覆了静物画的所有传统,画中的菊花让人感觉到它在生长、在运动,从形如蜿蜒溪流的茎叶中萌芽,披着明亮的色彩、令人眼花缭乱的纹理、凹凸起伏的质感;画面的深度随着漫无边际地蔓延的菊花而转换着,花影填满画面的每一方寸。此后数年,莫内在睡莲作品中继续发展这种绘画技巧。《菊花》让观者的视野淹没在一片花海里,我们仿佛在顔料中畅泳,沉浸在观看的体验里,为这绚丽得神圣的自然世界陶醉赞叹。

翻译:李颖琪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Cathy Li
编辑:吴君莉 Chinese version edited by Lee Ng

印象派及現代藝術

关于作者

More from Sotheby's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