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失群的乾隆御题围屏画

两幅失群的乾隆御题围屏画

清代自顺治朝以降,在上自皇室贵戚,下至普通族众迅速汉化的历史背景下,宫廷生活中既保留了满族传统的节日,注重彰显专治权威的典章礼仪制度,也对中原及江南农耕文明中的年节、习俗尤为重视。因此,描绘年节风俗或传达祈福迓祥寓意的绘画作品,成为宫廷年节中必不可少的装饰,歴朝均有大量留存。这类作品的创作者,涵盖了皇帝本人、宗室成员、朝中重臣以及画院工匠各个阶层。题材则涵盖了不同门类及广泛寓意,如以花果杂以富含美好寓意的文具、食物为主题的乾隆帝御笔《岁朝图》轴、“词臣”董邦达《肇岁征祥图》册及邹一桂《岁朝图》轴、西洋画师郎世宁《午瑞图》轴等;又如以肖像、界画结合记录皇帝家庭节庆场景的《弘历岁朝行乐图》轴、《弘历元宵行乐图》轴等。这些作品中有臣工们自主绘制贡献的,更多的则是他们奉敕创作的,乾隆初年的慎郡王等画《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诗意图十轴组画,即属后者。

创作缘起

这套组画曾经《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以下简称《石渠》)三编之“延春阁”著录1。按记载,各轴皆宣纸本,设色画,每幅画心为纵三尺五寸五分,横九寸二分约近四平尺窄长幅。依次包括以下诸图:

慎郡王等《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图十轴》
此十轴画作,除第一轴允禧画已佚及本文所记之第二、第四轴,其余各图现藏于台北故宫。

按《石渠》记载及现存实物上所见,各图作者署名均为“臣”字款,每幅上方均有乾隆帝御笔小行书抄录范成大原诗,诗尾注该诗标题,第十幅题记曰:“右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命诸臣分写为图,爰书本诗于每幅上方。乾隆丁卯首夏御笔。”可知这套组画,是十位擅画的宗室、词臣、画工奉命据范成大诗意而作,其创作不晚于御题的时间,即乾隆丁卯(十二年,1747)四月。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一字幼元,晚号石湖居士。平江(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曾经冒死出使金国,并使金国同意归还钦宗灵柩以及允许南宋迁陵的要求。范成大致仕后,在家乡过着闲适而优裕的晚年生活,1186年他以平易、清新的风格创作了传世名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全面而细致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场景,体现了他在继承白居易等人现实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对魏晋以来文人崇尚高蹈隐逸的“田园诗”的革新与改造,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朗世宁等《弘历雪景行乐图》,设色绢本,486 X 378CM,故宫博物院藏

《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并序》3较《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的创作时间迟三年,但二作风格相近,前者更偏重叙述苏州地区岁暮时节城乡祈福、驱邪、敬老、欢庆的各种风俗,体现了太平盛世民众安详喜乐之情态,反映出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民生、民情的关切。范诗中的一些风俗活动直到现在仍被保留下来,如祭灶、喝杂豆粥(即今之南、北方所食腊八粥)、燃爆竹等。

范成大此诗向为乾隆帝喜爱,除在《石渠》著录的十轴组画上抄录全文外,他还有同样内容的独立书法作品,如乾隆十四年(1749)的腊月所作《御书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卷》4,此卷墨迹也被收录于《敬胜斋法帖》,故宫博物院宫廷部还藏有两套阴刻填金青玉和碧玉材质的玉册,均依据此卷墨迹制作。由卷末乾隆自题“石湖乐府曲尽农家风景,偶书一过,如行太平村落间”等语可以想见,范氏诗句引发了他对太平盛世欢乐景象的憧憬。同时,擅长揣度“圣意”的地方大员和朝中重臣们如江西廵抚陈淮5、大学士阿桂6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陕西巡抚秦承恩于乾隆六十年(1795)7都曾以御笔所书此诗刻成玉册,作为新年礼物进贡给皇帝。

上述乾隆帝抄录范氏此诗以及官员们进献的玉册,满足了皇帝案头时常展玩之用,而本文论及的慎郡王等十人组画,却是一套巨型围屏上的装饰贴画。此组围屏画除《石渠》著录外,亦见于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各做成活计档》记为:“乾隆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太监张良栋来说,首领文旦交慎郡王等围屏十张。传旨:着托纸。记此。”又本年:“五月初二日太监张良栋将慎郡王等围屏十张托得纸持去讫”8。这样就解决了我们心中的三个困惑:

1. 现存九图的画心是如此细窄的条幅,与惯常的绘画挂轴纵横比例迥然不同,正是由于十条围屏这种形制造成的。因为在有限的空间内,围屏的条数越多,每条的宽度就越窄。

2. 此组围屏作于《石渠》初编成书后,但其上既有乾隆书诗,却未如其他臣工奉敕画作那样进入《石渠》续编,乃因续编成书时,其尚为家具组成部分,不在入编之选,故而亦无续编乾隆内府藏印。

3. 屏画重新揭裱、装轴后,才被钤盖嘉庆内府藏印,其揭裱时间应在嘉庆亲政(1799)后至《石渠宝笈三编》成书(1816)之间。在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不乏乾隆即位后将雍正时期的围屏揭、换、补或者彻底改做他用的例子。至于沈源、李世倬二轴目前的裱工,则应是出宫后被收藏者尽最大努力保留了作品原貌及清宫鉴藏印。

沈源《灯市行》诗意图

此图本幅下端沈源小楷题款:“臣沈源恭绘”,钤“臣沈源”、“恭画”二印。本幅上方乾隆帝御书范氏诗:“呉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灯影戏。春前腊后天好晴,已向街头作灯市。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儿郎种麦荷锄倦,偷闲也向城中看。酒垆博簺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灾伤不及什之三,岁寒民气如春酣。侬家亦幸荒田少,始觉城中灯市好。灯市行。”其下钤印:“研露”朱文长方印、“烟云舒卷”白文方印。

沈源、孙佑《水流云在图》,水墨纸本,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沈源(?—约1752后),其籍贯、生平画史记载阙如。本为宫中江南画工即“南匠”,应是在雍正时期进入内务府造办处“画样作”,乾隆即位后将其调至内廷如意馆。在宫廷档案中可见以下记述:“本作原有画样人沈源、江汉、焦国谕、余秀等四人。于雍正十一年内,焦国谕、余秀等二名告病回南讫。沈源于乾隆元年二月内奉旨着在内庭画画处行走”9。因宫中匠人按才能等级领取薪俸,按造办处钱粮库记载的“各作为领南匠钱粮并衣服银”有十二两、十两、八两、六两……乃至二两各等次,“沈源(每月钱粮银六两每季衣服银十二两)用银十八两”10,故而他在宫廷中的待遇属于南匠群体的中上层。

由档案记载看,沈源擅长画人物、佛像、界画及器物,经常奉敕与画工或“词臣”进行合作,而且多是描绘行宫别馆的装饰围屏或巨幅全景画。

由档案记载看,沈源擅长画人物、佛像、界画及器物,经常奉敕与郎世宁、王幼学、张为邦、孙佑、丁观鹏、周鲲、董邦达等画工或“词臣”进行合作,而且多是描绘行宫别馆的装饰围屏或巨幅全景画,如乾隆元年与郎世寜、唐岱奉命为重华宫合画春景画围屏11,乾隆元年至三年与郎世寜、唐岱合画《圆明园全图》12、《瀛台全图》13、《香山大图》14,或是呈现皇帝家庭的行乐图,如与郎世寜等合画元宵大画即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弘历雪景行乐图》15

沈源的才艺是相当全面的,相关记载中,也有他奉命添补、修改其他画家画作的情况,如将雍正年间的十二月景山水人物画十二幅加以添补、完善16,将髙其佩楼阁画改正线法等17。同时,他的画样功夫始终受到皇帝的青睐,许多重要图样的起稿如祭器图样18或生活器具的制作如开其里(牙签筒)纸样19都能看到他的手笔。他还奉旨向郎世宁学习京城地图山川、城郭的透视画法,并将此技巧教授给其他画师20。可见沈源是一位善于学习,技术出众的能工巧匠,因此也屡屡受到乾隆帝的褒奖,并数次被赏赐内府绸缎。值得注意的是,宫廷画师的低微身份很难得到官职,但沈源以其不俗表现与丁观鹏等人一样,受益于自清初以来对表现优秀的宫廷画师赏予官职的惯例,至晚于乾隆十三年(1748),亦即此组围屏创作完成后一年间获得了从九品序班的职位21。其母去世后,乾隆帝特别下旨赏他五十两银以作奠资22。从内务府档案中可以看到沈源最后为宫廷创作是乾隆十六年(1751)九月23,是否之后他离开宫廷或去世,尚待有新的文献支持作进一步的考证。

沈源《山水楼阁图轴》,设色绢本,135 X 74.8CM,故宫博物院藏

灯市实际上是传统节日元宵节的前奏。按范成大此诗原序可知,苏州风俗,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一个月即有灯市。一方面人们为了在“元宵节”竞奇斗巧,早早就来灯市选购心仪的彩灯。另一方面,灯市也提供各种日用、赏玩之物,如“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游寓京师时就曾于灯市购得王羲之草书《七月帖》,而《珊瑚网》的作者汪珂玉所记杨妹子题马远《山水》《桂花䊵扇》等宋画真迹,亦皆在灯市中所见。

此图以简淡的笔墨描绘了苏州城民众阗集灯市的场景,近处以写实技巧画城中商铺星罗棋布,门头都挂起了各式彩灯,乐手们在抓紧排练,屠夫在挥刀砍剁,妇女们也从深闺探身看热闹。街道上各色人等川流不息,卖灯的小贩摆开地摊吆喝叫卖,不仅吸引着南来北往的行人驻足,也引得店主们不时地向外张望。有些少年或官家仆从将已买到的灯高高举起,引来艳羡的目光。一队青年舞着龙灯,敲锣打鼓在街市穿行,几个孩童则驾着竹马形式的灯像走旱船那样迤逦向前。中景画城楼巍峨,女墙逶迤,雾霭微茫中赶路的旅人匆匆奔向城市。远处则群山耸峙,村舍依稀,树木疏落,一派寒寂之境与灯市的喧闹形成了强烈视觉反差。

宋范至能曾言:“吴俗元夕……以生绢糊大方灯,图画史册故事。又小衮灯,时掷空中,又有大衮灯。又鱼灯,琉璃壶瓶贮水养鱼以灯映之。又万眼灯,以碎罗红白相间砌成,多至万眼。又琉璃球灯,毎一隙映成一花。又以绢或琉璃为官府名额,灯映之。又船灯,夹道陆行为竞渡之乐,谓之划草船。又水戏照心灯,又莲花灯、栀子灯、葡萄灯、犬灯、鹿灯、马灯……”24

沈源《灯市行》诗意图 (局部)

这些争奇斗艳的灯饰我们从沈源此图中仍可依稀见其大概,仅图中描画的动物类灯饰就有龙、凤、金蟾、麒麟、大象、骆驼、牛、马、羊、螃蟹、蝴蝶、鸡、鸭、兔、鲤鱼、猴、虎等;花卉蔬果类有白菜、山茶、石榴、桃、莲花等;器物有花盆、花篮、花瓶、茶壶、香炉、车、轿、伞盖等;像生人物有各种戏曲角色、和尚、刘海戏蟾、钻金钱眼、渔舟钓叟等,另有各式各色纸糊提灯、玻璃挂灯,不一而足。

虽然我们无法从图中确认某些灯饰的材质,但从乾隆所抄录范成大原诗中,仍可想象古人手工艺的精湛和巧思,如范诗中的“叠玉千丝”指的是一种丝状原料,“用玛瑙、紫石英诸药捣为屑,煮腐如粉,北方天花菜点之方凝。而后缫之为丝,织如绢状,上绘人物山水,极晶莹可爱,价亦珍贵。盖以煮料成丝,故谓之料丝”25。康熙间文人高士奇就曾提到:“近日丹阳料丝灯仿宋元画册,愈觉雅艳”26。“剪罗万眼”则是范至能提到的以碎丝罗红白相间堆砌缝合而成,以凹凸变幻,多至万眼而得名。

《灯市行》诗意图与沈源参与创作的《冰嬉图》轴、《新丰图》轴27等描绘宫苑美景的工致精巧,设色明艳的画风不同,而与他和唐岱合画表现乡野风物的《豳风图》笔墨格调、淡雅色彩相类似,图中的建筑界画规整精巧,但众多人物却以小写意技法为之,笔致清秀灵动,对于各色人等皆能各尽其情态,活泼有趣,带有明“吴门画派”风格的文人意味。这说明,宫廷绘画在乾隆这位修养高、眼光好的皇帝主导下,并非人们臆想的那样一味追求富丽堂皇、繁复工细,而是能依据不同的创作主题,采用恰当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才能满足这位“书生天子”对高雅艺术品位的追求。

李世倬《口数粥行》诗意图

本幅作者署款:“臣李世倬恭绘”,钤“李”“世倬”朱文联珠方印。画幅上方乾隆御笔行书录范成大诗:“家家腊月二十五,淅米如珠和豆煮。大杓轑(车当)分口数,疫鬼闻香走无处。锼姜屑桂浇蔗糖,滑甘无比胜黄梁。全家团栾罢晚饭,在远行人亦留分。褓中孩子强教尝,余波徧沾获与臧。新元叶气调玉烛,天行已过来万福。物无疵疠年榖熟,长向腊残分豆粥。口数粥行。”钤印:“务时敏”朱文长方印。

所谓“口数粥”,指的就是范氏诗序中所说,每年腊月二十五日,苏州民众家中主仆、老少同飨赤豆粥,以辟瘟气,远出未归者亦按人数留贮一份的习俗。

李世倬《木兰秋景图册》,设色纸本,故宫博物院藏

李世倬(1669-1770)号谷斋,晚年客居河北涿州,因号依祁山人、依祁樵者。奉天府铁岭人。隶属八旗汉军正蓝旗。其父乃雍正时期官至湖广总督的李成龙(1650—1733)。李家本门旗主为怡亲王允祥,又与年羹尧家族有通家之谊,故而李世倬在官场得到这两方面的庇佑和提携。

李世倬《春景山水图》,设色纸本,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四十八年(1709)他由监生考授州同,五十一年(1712)补授江南苏州府太仓州知州。两年后,因知府悞揭亏空案遭解任。五十六年(1717)年查明真相后题请开复。五十八年(1719)六月奉命赴川陕军前效力。三年后的雍正元年,川陕总督年羹尧奏荐李世倬为神木道员。任满后奉旨来京引见时,受到了雍正帝的夸奖,认为李世倬是“明白去得的人,实在好,比他父强远”,把他定为引见官员中的“上中”等的人才28。但是,李世倬很快因年羹尧案被卷入“盐茶案”随即发往山西质审。审理清楚后于当年十一月,补授四川松茂道29。雍正六年(1728)因总兵范时捷保举,李世倬担任甘肃按察使30。这个职位让他在甘肃待了六年半,其间还参与了平定策旺阿拉布坦叛乱的战争。

李世倬个性柔和,能够勤勉职守、谨慎负责。但他并不符合雍正所欣赏的不避嫌怨、勇敢任事的官吏类型,因而也屡遭训诫。雍正十一年(1733)底任湖北布政使31。任满后被调任通政使司左通政。在雍正十三(1735)年到乾隆十八(1753)年的十八年中,他都是在各个京衙间调来调去。乾隆八年(1743)三月,改任太常寺卿32,这也就是他常常被人称为“李太常”或“李奉常”的由来。

任京官期间,闲散的职位反而成全了李世倬在书画方面的造诣,也使他能够与许多宗室、“词臣”、画僧来往,如康熙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乾隆第六子永瑢、理密亲王允礽孙永璥、恂勤郡王允禵孙永忠、四川巡抚鄂昌、怡亲王胤祥之婿福增格、诗人李锴、僧介庵、书画家石海、王岑等,都是与他时相过从的艺坛挚友和同道。乾隆十八年(1753)左副都御史任上,李世倬因本年三次以上斋戒未到,被责令休致。自此,他远离了京城和政治。晚年,他因家累甚重,经常以书画自给,加之贫病,郁郁而终。

李世倬能书擅画,绘画题材广泛,面貌多样。除山水、花鸟、人物、走兽外,还能作肖像及各种题材的指头画,技艺全面。

李世倬《丘壑图》,水墨纸本,故宫博物院藏

总体而言,其山水画成就最高,讲究笔墨,皴擦以干笔见长,主要受到王原祁“娄东派”熏陶,注重拟写“倪黄”古趣。代表作有《仿倪黄笔意图轴》33《皋涂精舍图轴》34《嵩祝图卷》35等。另外,其晕染及设色山水则受到其舅氏高其佩的代笔人陆(日为)、袁江的影响,如《汉宫图轴》《清舒山馆图轴》等36。李世倬的山水画不仅被朱文震称为“画中十哲”37,与高翔、高凤翰、允禧、董邦达等人并驾,也被乾隆帝将之与董邦达并称为“董李”。

李世倬并并非董邦达那样是“日近天颜”的“词臣”书画家,与乾隆帝的诗歌、书画互动不多,但他每每在有限的机会中竭尽巧思,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令自视极高的皇帝也对其赞叹有加:“胸中畅游万里意,一溪一壑亦无穷”38。乾隆帝御制诗集中有十数次题写其作品或提及其绘画,《石渠》各编著录李世倬作品近二十件(套)。据笔者不完整统计,中国大陆各文博单位藏李氏作品九十六件(套),其中故宫博物院藏二十三件(套);台北故宫藏八件(套);见于艺术市场拍卖中的真迹约二十余件(套),但皆非内府所藏或《石渠》著录者。

李世倬《口数粥行》诗意图 (局部)

《口数粥行》与《灯市行》诗意图的构图大致相类,只不过画幅上部的山峰较之后者更为雄峻巍峨,而非江南丘陵的圆浑舒缓,并以大片留白增其高远之势。所施笔墨则钩多于描,皴擦多于点染,体现出李氏艺术鼎盛期典型的细笔干皴风格,山石强调块面质感,与《对松山图》大体接近。此图虽画吴地故实,但却营造出一种北方隆冬萧索枯寒的情调。不得不说,这种习惯性的表现技法,更多的并非源于对景写实,而得益于他毕生对王原祁而至倪瓒画法的不懈临仿,加之常年生活在京畿地区对周遭景物的熟稔。中段写松柏、寒林,取法王翚学李成树法。松林及柏树勾写枯瘦简劲,笔致苍秀,点染丰润,杂木用笔劲峭,略显尖刻。下部描绘两户农家,一户老少围坐吃粥,茅舍短墙,虽陈设简朴却其乐融融;一户女人在厨下忙碌,男子则携柴而归。这些人物的造型及动态,与他仿学李公麟白描法,偏向工丽婉约风格的人物画不同,呈现出一种率真、朴素的审美意趣。

此组围屏画中上述二作与允禧画的失群散佚,与清宫旧藏的某些书画作品不同。如两岸故宫现各藏五件的郎世宁《十骏马》巨轴,乾隆在世时本来也如慎郡王等画十围屏集中收存在延春阁那样,以描金龙大箱集中收贮于干清宫。但《十骏马》在道光、咸丰、宣统时期均曾被挑拣、分拆并移去他处,故而造成了十轴分开两处,国民党撤退时只是搬走了宣统时期存放干清宫的五轴。而慎郡王及沈、李所绘三轴,则很有可能是宣统时期被宫中宦官偷窃出宫的,因而在运往台湾时只有余下的七轴。目下此沈、李所绘两轴,不知在中国近现代波诡云谲的历史长河中沉浮了多久方得重现真容,可谓沧海遗珠,识者自当珍视。

[1] 《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藏集锦书画”著录。武英殿本第十七函第一册。
[2] 《故宫书画图录》第十四册,故画乙〇二.一一.〇二九二三、二七、二九至三三号。台北故宫1994年出版。
[3] (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三十,四部丛刊景清爱汝堂本。
[4] 现藏故宫博物院,著录于《石渠寳笈续编》四十八册·宁寿宫藏皇上御笔书画二。
[5]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55,乾隆五十九年起乾隆六十年止1794-1795》第148页 。贡档。宫中档簿。
[6] 《清宫瓷器档案全集卷二十三》第102页。贡档进单。
[7]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55,乾隆五十九年起乾隆六十年止1794-1795》第814页。贡档。宫中档簿。
[8] 乾隆十二年各做成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裱作。
[9] 乾隆二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九月十一日闰月。画样作,记事录。
[10] 发用银档,造办处钱粮库,各作为领南匠钱粮并衣服银。乾隆六年八月二日。
[11] 乾隆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正月二十日,木作。
[12] 乾隆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十一月十五日,如意馆。
[13] 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十一月十五日。如意馆 。
[14] 乾隆八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七月初二日。裱作。
[15] 乾隆二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正月初五日,如意馆。
[16] 乾隆元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七月十日,如意馆。
[17] 乾隆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六月十八日,如意馆。
[18] 乾隆十三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三月二十六日。
[19] 乾隆十一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七月二十五日,如意馆。
[20] 乾隆十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十一月初八日,记事录。
[21] 乾隆十三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 造办处活计库。七月初十日闰月。记事録所记:“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着怡亲王等将张为邦照沈源、丁观鹏一样赏官。钦此。”
[22] 乾隆十四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四月十五日。记事録所记:“十五日催总佛保持来员外郎郎正培等押帖一件,内开本月十四日员外郎郎正培等将画画序班沈源母亲病故事奏闻,奉旨,着赏银五十両。”
[23] 乾隆十六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造办处活计库。九月十九日。裱作:“程斌交緑绢观保字挑山一张、白绢沈源、周昆合笔画挑山一张。传旨着托贴。钦此。”
[24] (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 (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五·料丝》,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4月。
[26] (清)高士奇《高士奇集》之《城北集》卷五,古今体诗。清康熙刻本。灯市竹枝词。
[27] 均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28]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5册290页。
[29] 《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5册290页。
[30]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一册,318页下。
[31] 《清代职官年表》第二册2042页,中华书局。
[32] 《清代职官年表》第二册1207页。同上。
[33] 现藏湖南省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湘1-061。
[34] 现藏故宫博物院。
[35] 现藏沈阳故宫博物院。《中国古代书画图目》辽2-284。
[36] 均藏故宫博物院。
[37] 见故宫博物院藏朱文震作于戊寅(乾隆二十三年,1758)《山水卷》后书歌辞。
[38] 《清高宗御制诗文集》初集巻四十一,《题李世倬踈林亭子》。

中國古代書畫

关于作者

More from Sotheby's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