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班牙艺术家霍安・科内拉的第三场香港个展「生即是空」即将隆重揭幕,为观众献上更多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在嬉笑怒骂中警醒世人。今次展售会由苏富比与驻香港创意工作室AllRightsReserved携手协办,于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举行。场内展出多件看似轻松调皮、实际上充满黑色幽默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以讽刺手法探讨生与死、社交媒体、宗教、政治等议题,令人笑中有泪。适逢盛事开幕在即,苏富比诚邀科内拉细谈今次展售会。
骤眼看去,科内拉的创作风格看似轻松活泼,其艺术语汇令人联想起1950年代的儿童图书,色彩缤纷,犹如香甜可口的糖果。可是,当观众仔细咀嚼,便会发现作品所呈现的主题往往邪恶可怖、令人毛骨悚然,与表面的欢愉气氛完全相悖,不由得震撼不已。科内拉擅长以简单构图营造复杂效果,成品诡异猎奇,引人入胜。
科内拉的著名雕塑《自拍枪》就是绝佳例子。在本作中,一名男子手持一支自拍棍,眼神空洞,面上挂着一个虚浮的微笑。有趣的是,这支自拍棍上不见智能手机,反而换上了一支手枪,枪口正对男子的笑靥。此作的另一版本为《闭路电视》,以一台监控摄录机取代手枪。科内拉借着这些雕塑作品对现代人沈溺自我形象的社交媒体文化提出强烈批判——不过,作品背后的真正讯息(如有),仍然含糊不明。
经典谚语有云:「解释笑话就像解剖青蛙。你能藉此了解它,但在这个过程中,它已经死了」。问及某些作品的背后含义,科内拉拒绝响应,指希望观者自行解读。「我希望人们亲自观展,我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睽违三年,科内拉再度回归香江,为观众带来「生即是空」个人展览。今次展览不再主力反映本土文化,反而偏向以更宏观的国际视野,探讨整体人类生存景况。展览的名称不禁令人疑惑:这位艺术家是否认为,生命本身就是荒诞无稽、毫无价值的?
科内拉指:「我的作品往往蕴含存在主义思想,有冷嘲热讽的意味。有些存在主义哲学家以无宗教信仰及无神论为出发点,如此一来,生命彷佛失去了立足点,变得毫无意义。其实,生命并非注定只是一场『空』,你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创造价值,赋上意义。这种生存态度,比起信奉他人口中的生命价值、遵循别人的人生目标更为可取。」
对科内拉而言,以离经叛道的黑色幽默,对现代生活的荒谬及残酷现实嬉笑怒骂,反而能让人从持续的恐惧情绪中解放,从苦中取乐。科内拉从许多典故中汲取创作灵感,其中,托马斯・伯尔尼哈德的诗歌与小说,对人间悲苦与死亡议题的探讨至为深入。当科内拉细阅这位奥地利文豪的作品时,他发现「字里行间的黑暗意境,突然显得有点幽默」。
「我喜爱的黑色喜剧,与塞缪尔・贝克特的文学作品或巨蟒剧团的表演有点相似。许多艺术家和艺术形式都运用超现实喜剧和黑色幽默,令作品原本的沉重主题变得较易被人接受。」
科内拉的社交媒体帐户已有近800万追踪者,作品曾在香港、东京、首尔、北京、伦敦、巴黎及纽约展出,广受不同地域的人士欢迎。
虽然幽默可以凝聚人心、形成一股团结的力量,它同时亦是非常主观的。黑色幽默常探讨世人忌讳的议题,科内拉直言,探索幽默的边界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人们心中常有不可逾越的界线。从前,我认为所有艺术家都应该故意过界,向既有成规作出挑战,抵抗监控与自我审查;如今,我明白到事情都是相对的,一切并非非黑即白。」
科内拉的作品叛逆不羁、充满挑衅意味,社交网络上亦常常充斥谩骂与忿怒,这种黑色幽默一定引起不少轰动,惹来批评声浪。
科内拉答道:「我不会公开响应这些批评。其实不是不可以,社交媒体的本质就是一个公开的讨论平台。人们很容易卷入纷争,你可以尝试在骂战中获胜,但争论就会没完没了,到头来毫无建树。」
科内拉曾于2017年在香港举办个人展。三年过去,今次「生即是空」展售会将以全新面貌,重现科内拉最为人熟知的创作主题,作品的文字大幅增加。同场展出科内拉的近期作品,包括真人尺寸的板面画、多形板面画、铜雕作品及限量版画。
艺术家道:「这是我第一次制作木板画。我埋首纸本创作已有一段时间,因此,能探索其他媒材实为快事。我与 AllRightsReserved 合作已久,一直有参与联乘项目,今次是我的新尝试。创作纸本作品就像回归本源,是我心之所愿。绘制小型作品的感觉较为切身,制作大型作品有时则显得颇为做作,彷佛作品一定要公诸于世,受大众品评。」
今次展览亦呈献科内拉三件雕塑作品,令人想到他首次观赏杰克和迪诺斯・查普曼的着色青铜雕塑——《展品第69号》充气娃娃的经历。「雕塑以青铜铸成,却看似充气塑料,既趣怪又惹人不安。我认为我的作品更具塑料感,内里的青铜显得格格不入。在青铜上着色,令人不禁会想:『这到底有什么用?』」
科内拉的作品引人深思、直白不讳,极富娱乐性。在毫不留情的嘲讽背后,他的创作往往隐含警世讯息,充满赤诚。一如艺术家本人所述:「我认为,苦难总能惹人发笑。首先,我们必须坦承:人类的快乐往往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