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泥,自文明诞生之初就与人类相伴相生,承载着跨越千万年的历史记忆。它不仅为日常器物赋形,亦是人类借以探索自然与灵性之美的钥匙。泥与火,物与人,如何淬炼出质朴的神迹?2023年7月28日至8月25日,“上海苏富比空间”欣然呈现高振宇陶艺展“泥溯”(Clay Nirvana),展出艺术家近70件陶艺作品,创作年代从1997年跨越至今,其中包括其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泥洹”系列,在瓶、觚、盘、钵等器物表面的肌理之下,向内探寻泥土自身的生命力,释放其最本真的天性之美。在艺术家融贯古今、兼收中外的创作脉络中,为这一发端自远古的创造赋予新的哲思,并将这份孕育自泥与火的自然生机,持续绵延至更广阔的时空。
照片拍摄:尹力,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主席
“泥洹”的本意
作陶的人,话题总离不开泥土。
泥土是陶艺造型表现的最主要媒介和载体,当然,这没问题。但对于出生于世代做陶之家,以陶为生的我来说,情感上,泥土不仅仅是借来塑造器皿的材料,而是有生命的,是需要尊重的主体。
和泥土同行
当我开始创作时,不是通过纯艺术的创作方式,从意象、构思、步骤等按图索骥,沿着既定的艺术创作的思路走;而是始终和泥土同行,将预期和泥土商量,伴随着泥土一起生长,期待从中得到惊喜,当然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惊惧。
陶瓷的一道道工序既是创作的障碍和难题,对我来说也是泥土不断萌发新的可能性的过程,源源不绝地带给我新的灵感。
我深爱着传统,也是在中国紫砂文化的浸泡中长大的,这样的创作体验恰恰来自传统。我的作品被看作当代陶艺,这也是我一直在陶艺的创作上追问和回溯的结果。
泥土最原始的语言
紫砂工艺比较直接地继承了清代和明代的传统,其中包含着非常独特的中国人和谐中庸的造型观,顺应自然的造物理念。毫无疑问这样的传统来自宋代与唐代。唐宋的传统又来自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曾经创作了紫砂“汉、唐、元、明、清”历史回顾系列作品,这也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传统的传统究竟是什么?传统的传统的传统又是什么?
近些年,我又创作了印文陶、布纹陶系列,在这些尝试中,我看到了泥土更为自由的造型表现。比如泥土在重力下垂中所展现的形态,这种形态比之人们强加的意愿,来得更加自然,而且难以名状。又如印文时,坯体会不断膨胀变大而充满张力。
回溯到作陶的源头,就是人和泥土的单纯关系,在人类造器的源头,只存在人和泥土的相处和对话。
让泥土更像泥土
与此同时,我发现我在创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也在逐渐减少,从几十上百件到几件最简单的。直到有一天我只用一块溪水中捡来的鹅卵石制作大钵。泥土的柔软、坚韧、脆弱、锋利;泥土的塌陷、开裂、倾斜、痕迹。做着做着,我似乎看见了泥土有着数不清的“相”。一直以来我们都会去把“让泥土做得不像泥土”作为追求的目的。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也能够越来越能轻松地驾驭泥土。而让泥土更像泥土,回到泥土本真的状态对我而言似乎更有吸引力。
让泥土在对话中生长
那些数不清的表情,是泥土最原始的语言,能更单纯、直接、有力地承载我的情感,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感受到它。
回到造器的源头,回到人和泥土最单纯的相处,释放泥土自身的内在能量去塑造形体,让泥土在对话中生长,就是“泥洹”的本意。
画溪陶人振宇
收起
展览详情
2023年7月28日至8月25日
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上海苏富比空间
静安区恒通东路69号
福新汇1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