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溯:高振宇陶艺展
展售会 • 2023年7月28日至8月25日 • 上海

泥,自文明诞生之初就与人类相伴相生,承载着跨越千万年的历史记忆。它不仅为日常器物赋形,亦是人类借以探索自然与灵性之美的钥匙。泥与火,物与人,如何淬炼出质朴的神迹?2023年7月28日至8月25日,“上海苏富比空间”欣然呈现高振宇陶艺展“泥溯”(Clay Nirvana),展出艺术家近70件陶艺作品,创作年代从1997年跨越至今,其中包括其艺术生涯中的代表作“泥洹”系列,在瓶、觚、盘、钵等器物表面的肌理之下,向内探寻泥土自身的生命力,释放其最本真的天性之美。在艺术家融贯古今、兼收中外的创作脉络中,为这一发端自远古的创造赋予新的哲思,并将这份孕育自泥与火的自然生机,持续绵延至更广阔的时空。

艺术家自述

照片拍摄:尹力,电影导演,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主席

泥洹的本意

作陶的人,话题总离不开泥土。

泥土是陶艺造型表现的最主要媒介和载体,当然,这没问题。但对于出生于世代做陶之家,以陶为生的我来说,情感上,泥土不仅仅是借来塑造器皿的材料,而是有生命的,是需要尊重的主体。

和泥土同行

当我开始创作时,不是通过纯艺术的创作方式,从意象、构思、步骤等按图索骥,沿着既定的艺术创作的思路走;而是始终和泥土同行,将预期和泥土商量,伴随着泥土一起生长,期待从中得到惊喜,当然也会有不期而遇的惊惧。

陶瓷的一道道工序既是创作的障碍和难题,对我来说也是泥土不断萌发新的可能性的过程,源源不绝地带给我新的灵感。

我深爱着传统,也是在中国紫砂文化的浸泡中长大的,这样的创作体验恰恰来自传统。我的作品被看作当代陶艺,这也是我一直在陶艺的创作上追问和回溯的结果。

泥土最原始的语言

紫砂工艺比较直接地继承了清代和明代的传统,其中包含着非常独特的中国人和谐中庸的造型观,顺应自然的造物理念。毫无疑问这样的传统来自宋代与唐代。唐宋的传统又来自汉代和春秋战国时期。我曾经创作了紫砂“汉、唐、元、明、清”历史回顾系列作品,这也是我始终在思考的,传统的传统究竟是什么?传统的传统的传统又是什么?

近些年,我又创作了印文陶、布纹陶系列,在这些尝试中,我看到了泥土更为自由的造型表现。比如泥土在重力下垂中所展现的形态,这种形态比之人们强加的意愿,来得更加自然,而且难以名状。又如印文时,坯体会不断膨胀变大而充满张力。

回溯到作陶的源头,就是人和泥土的单纯关系,在人类造器的源头,只存在人和泥土的相处和对话。

让泥土更像泥土

与此同时,我发现我在创作时所使用的工具也在逐渐减少,从几十上百件到几件最简单的。直到有一天我只用一块溪水中捡来的鹅卵石制作大钵。泥土的柔软、坚韧、脆弱、锋利;泥土的塌陷、开裂、倾斜、痕迹。做着做着,我似乎看见了泥土有着数不清的“相”。一直以来我们都会去把“让泥土做得不像泥土”作为追求的目的。随着文明的进步,我们也能够越来越能轻松地驾驭泥土。而让泥土更像泥土,回到泥土本真的状态对我而言似乎更有吸引力。

让泥土在对话中生长

那些数不清的表情,是泥土最原始的语言,能更单纯、直接、有力地承载我的情感,我相信大家也一定能感受到它。

回到造器的源头,回到人和泥土最单纯的相处,释放泥土自身的内在能量去塑造形体,让泥土在对话中生长,就是“泥洹”的本意。

画溪陶人振宇

收起
展开

展览详情

2023年7月28日至8月25日
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上海苏富比空间
静安区恒通东路69号
福新汇17层

联络

Stay informed with Sotheby’s top stories, videos, events & news.

Receive the best from Sotheby’s delivered to your inbox.

By subscribing you are agreeing to Sotheby’s Privacy Policy.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Sotheby’s emails at any time by clicking the “Manage your Subscriptions” link in any of your emails.

申请估值

申请估值

想知道您的物品是否适合在苏富比上拍?

上传物品的资料和照片,即可申请网上估值。

申請估值
arrow Created with Sketch.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