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富比欣然呈献亚洲艺术收藏界先驱暨《Arts of Asia》杂志创办人 Tuyet Nguyet(中文译名「雪月」,1934-2020年)及 Stephen Markbreiter(1921-2014年)伉俪雅蓄。Tuyet Nguyet,越南新安人,最初从事新闻工作,是一位杰出的记者,丈夫 Stephen Markbreiter 则为著名英国建筑师。二人毕生钟情东方文化艺术,以多年心力集成杰出中国艺术典藏。本场拍卖反映两位热情而专注的藏家遍布亚洲各地的足迹,见证整个大洲工匠的创造力和高超技艺。
「双亲在亚洲艺术领域上知识丰富,钻研甚深,收藏生涯逾五十载,汇集珍藏精深广博。」
上古玉礼器密语
上古玉礼器兼顾形制与纹饰,并贵在两者的和谐协调。文字尚未出现之时,它们代表着艺术价值与祭祀礼制的结合。虽然玉礼器的确切意义早已湮没在岁月尘烟里,但我们仍可从中窥见新石器时期的玉文化,可谓历千年而不衰。它们的器形和纹饰反映了古代宗教及精神信仰,引人遐想。尽管在今人眼中,上古礼器的实际功能和意义已然扑朔迷离,难以考据,不过其饱含象征意涵的形态和图案,却因玉质持久而流传至今。玉器主要形制的演变亦随之记录下来,为往后朝代所沿袭。
其中一种最具神秘色彩的玉礼器被后世称为琮。琮呈筒状,内圆外方,印证天圆地方之说,从宋代迄今深受鉴藏家喜爱,亦常为匠人所摹制。另一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玉礼器是璧,当中不少出土自上古墓穴。上古玉璧大多素面无花纹,质朴稚拙,主要为富裕人家女性的丧葬礼器。古代哲学认为天圆地方,因此圆璧祭天,方琮礼地。
玉礼器尚有其他特殊造型,如百足之虫蜈蚣、鸣蝉等。蝉可蜕壳再生,谓曰「蝉蜕」,故玉蝉生以为佩,死以为琀,古人深信身后可借之尸解成仙。
从远古的人类先祖在洞壁绘画开始,艺术创作以大自然花木禽兽为题材者持久不断。自古流传的神话故事包含人们对动物的想像,牠们或成仙入魔,或化身寓言和志怪小说的主角,又或是跟随左右的忠心伴侣,或是野性难驯的敌人。中国艺术里的动物形象通常寓意丰富,或基於哲学,或源出政治,作为视觉语言,繁复精细,糅合文化联想与文字游戏。对工艺品禽兽纹饰的解读不可流于表面,每种动物及灵兽均富含精神意义,与个别纹饰主题相紧扣。根据中国宇宙观,万物有序,各种动物在天地间各司其职。
点击下图中的红色圆点,了解更多。
- 维多利亚山今昔
昔日的维多利亚山高耸入云,山脚下围满了低矮的房屋。今日维多利亚港高楼林立,昔日的山峰已不复见。
- 定居中国的西方艺术家
许多早期中国外销画家均为西方艺术家,当中的著名人物包括乔治・钱纳利。此后,中国艺术家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作室,以城市港湾、市民日常生活与东西文化交流等独特的视觉语汇为题,将西方画家的作画手法融入作品中,售予越洋过海的欧洲商人作纪念品。这些外销画不仅是艺术品,更是重要的历史纪录,别具意义。
- 殖民地新星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中国将香港岛割让予英国。英国海军于水坑口街附近的「占领角」(Possession Point)登陆,正式占领香港,并将城区取名为维多利亚城(Victoria City)。根据一本「适用于一般旅客、商人及居民」的官方指南,开埠二十年后,这个新兴殖民地的人口已增长至125,504人。
- 不断蜕变的香港天际线
位于山顶高处的圣约翰座堂是东亚最古老的新哥德式教堂,至今仍然屹立于中环。在画作面世之时,它是香港最高的建筑。二十世纪以后,香港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逐渐取替维多利亚港沿岸一带三层楼高的旧贸易大厦,大为改变了香港的风貌。
- 外销画中的港口景致
1841年6月7日,英国驻华商务总监宣布香港为「自由港」,广邀商人来港经贸。不过,由于海盗问题猖獗、非法鸦片买卖及与其他通商口岸的竞争,香港开埠初期数十年的航运与贸易发展不尽人意。1860年代以后,香港人口显著上升,与其他欧洲国家贸易渐繁,航运业迎来春天。
- 贸易发展
外商(又称「洋行」)的进驻,促成了港口一带经贸活动的蓬勃发展。上方画作中的海面热闹非常,船只熙来攘往,足见当时沿海区域贸易繁荣昌盛。下方为浩官的肖像,他是洋行商人,亦是「广州十三行」的代表,后者为中国政府授权监管西方经贸的十三家中国行商的统称。1834年,浩官已拥有总值2,600万美元的家产,富可敌国,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之一。
乔治・钱纳利是首批于十九世纪中期定居中国南部的欧洲画家,见证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外贸发展的全盛时期。钱纳利在1825年从加尔各答远赴澳门,当时,他在印度已享负盛名,是当地的顶尖西方艺术家。钱纳利的油画、素描及水彩画生动精美,在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前仔细记录了香港与澳门的港口景致、室外与室内风光,为外销肖像画的重要推手。这位外籍英国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卓尔不群,对专为西方市场创作的著名中国外销艺术家——林呱等人影响深远。
- 乔治・钱纳利(1774-1852年)
- 肖像委托
- 当地风光
- 生活日常
- 澳门 / 广州时期, 1825-1852 年
- 澳门美景
- 中国式帆船
- 舢板少女系列
- 钱纳利与他的追随者
- 林呱(活跃于1820-1860年)
- 外销商品
- 把酒对弈
- 学者肖像
- 春睡美人像
- 香港之缘:吉席・保罗・遮打爵士(1846-1926年)
-
乔治・钱纳利是一位英国肖像画家及风景画家。在摄影技术传入中国前,他是第一批定居于南中国的十九世纪知名欧洲艺术家。远赴亚洲前,钱纳利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习艺,约瑟夫・马洛德・威廉・泰纳是他的同辈。1791年,钱纳利年仅17岁,已是一位享负盛誉的细密画家。当年,他首次在皇家艺术学院举办展览。
-
1802年,钱纳利获英国东印度公司批准离开英国前往印度,在当地从事绘画创作。他获多位名人委托绘画肖像,其中例子包括1820年的《绅士贵妇像》。1812年,他在加尔各答声誉鹊起,成为印度首都最杰出的西方艺术家之一。
查看拍品 -
钱纳利的作品主要为正统肖像画。受到前所未见的当地人文风情启发,他开始绘画风景画,在作品中刻画人物、动物及草木标本,锻炼出一流的制图技术。随后,他开始钻研水彩画,以创新手法呈现水面的光影变化。
查看拍品 -
在印度期间,他以当地居民的生活点滴为题,创作了多幅铅笔素描,并为当地建筑绘画了不少水彩画,《素描印度妇女纺纱图》就是其中一个精美作例。在本作中,钱纳利更以速记手法,记录印度女子的纺纱方式。他写道:「线要索紧。纺纱机要离妇女更近。」
查看拍品 -
在印度长居23年后,钱纳利在1825年远渡中国。此后,他以澳门葡萄牙飞地为家,并经常到访广州、黄埔及香港。在远东生活的时期,可谓钱纳利表现主义绘画生涯的黄金时代。他的素描笔触越见自由奔放、精美优雅;此外,他将作品的尺幅缩小,绘画元素化为极简。
-
钱纳利细心观察澳门的风土人情,以铅笔及画笔,在工作室里创作水彩及油彩作品,其精湛绘画技艺在两幅刻画大三巴牌坊与妈阁庙的《素描澳门人物风景图》中可见一斑。此类画作多为小尺幅,或因时人喜欢将画作悬挂在家中、而当时澳门人家的居住空间一般较小所致。
查看拍品 -
-
-
从1820年代起至1850年代,即钱纳利在中国的最后岁月里,一个以钱纳利为中心的艺术家群体逐渐形成。群体成员潜心学习他的绘画风格和美学,是钱纳利的忠实拥戴。
-
林呱是上述艺术家群体中最为人熟知的中国艺术家。他在钱纳利的指导下创作,掌握钱纳利的绘画风格后自立门户,于1830年代后在广州建立个人工作室,再于1845年后进军香港,以钱纳利的艺术风格创作了许多作品,渐渐夺走他的客源。钱纳利昔日最爱的学徒,成为了他最大的敌人。
查看拍品 -
十九世纪上半叶,市场对中国风艺术品的需求节节上升,市面上的画作多以中国漆及雕刻木框为装饰。一如茶叶、丝绸、瓷器和家具,这些中国风画作是专为出口美国及英国市场而制的外销商品。
-
在林林种种的外销风景画中,最受欢迎的创作主题,是一艘艘在广州洋行和珠江或香港岛之间悠悠航行的轮船。
然而,最受青睐的风俗画主题,是人们在室内把酒作乐、互相对弈的场景。《对弈图、卖花图一组两幅》就是一个典例。
查看拍品 -
-
-
詹姆士.奥朗奇亦是钱纳利的忠实藏家,逝世后将十八幅钱纳利画作遗赠予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他曾为钱纳利及其创作撰写多本专著,更为其友人——著名股票经纪人吉席・保罗・遮打爵士编写《遮打爵士藏中国通商图:十七至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香港、澳门》一书。
遮打爵士珍藏海纳逾400件艺术珍品,精深广博,堪称传奇。这些珍宝在二战日军占领时期不幸流散,最终只有约80件经民众及各大机构归还予政府。
查看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