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极简主义
何谓极简主义?
极简主义是一种抽象艺术风格,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开始盛行。极简主义艺术家从结构主义、风格派和马塞尔・杜尚以现成物品作艺术创作的理念中汲取灵感,摒弃抽象表现主义中带英雄色彩的叙事,转而推崇精简纯粹、自我指涉的几何形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行动派画家强调艺术主观性和情感表达,而这批新一代艺术家则使用工业制成材料和合乎经济原则的方式来消除艺术家在作品中的痕迹。艺术品脱离外部参照物,便突出了其自身的存在,亦即其物理性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观众面对作品的切身体验。
极简主义的特色
弗兰克・史蒂拉有一句名言:「你看见的,就是你所看见的。」极简主义者拥护这种直率的字面之意,重视艺术品自身的物理属性,即其尺寸、重量、位置和材料,远超其象征或情感意义。极简主义作品边界精确且利落分明,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以此型态创造没有等级层次、富有数学规律的构图,将几何抽象推向逻辑的极致。工厂制造和在商店购买的材料进一步淡化了艺术家的手工痕迹,进而突出作品的匿名性。强调型态的主张不仅让人更留意装置空间或场地与作品的互动关系,亦让人在诠释艺术品的同时考虑其所在空间与情形。极简主义运动与雕塑这一艺术形式关系最为密切,但除此以外,极简主义者亦试图通过意想不到的材料和呈现方式来消解艺术形式之间的传统区别。另一方面,极简主义画作亦刻意消除画家的痕迹,尽量减少画作一般的特征──画面并无可见的笔触,而且通常展现雕塑元素。
极简主义的影响
极简主义挑战长久以来大家对于感受与欣赏艺术方式的传统理解。通过剥离艺术的主观元素和表达方式,极简主义作品突出了观众与艺术品及其环境的互动与体验。自六十年代末,理查・塞拉、伊娃・黑塞和布鲁斯・瑙曼等后极简主义艺术家吸收了极简主义的思想,同时摒弃其极端的形式主义,为日后各种艺术风格的发展铺平道路,当中包括大地美术和女性主义艺术。极简主义风格的影响并不局限于视觉艺术,它延伸到建筑、室内设计、音乐、舞蹈、时尚和美食范畴,至今仍然可在不同当代文化范畴中看见它的踪迹。
收起极简主义简史
- 1959弗兰克・史蒂拉开创性的「黑色绘画」系列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表示对动势艺术的否定。
(左)弗兰克・史蒂拉,《阿伦德尔城堡(小型版本)》,1959年作。 - 1965唐纳德・贾德发表《具体物件》一文,阐明极简主义艺术家的美学要点,反对艺术形式之间的传统区分。
(左)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贾德(1928 - 1994年)站立在其作品旁,摄于纽约东77街的李奥・卡斯特尼画廊,1966年2月6日。(来源:弗雷德・W・麦克达拉/Getty Images) - 1965英国哲学家罗伯特・沃尔海姆(Robert Wollheim)在《艺术杂志》的一篇文章中间接地创造了「极简主义」一词。很多艺术家都不接纳这个称号,包括极简主义的领军者唐纳德・贾德。虽然曾提议使用其他名称,如「ABC 艺术」、「还原艺术」、「实在主义」、「基本结构」和「具体物件」等, 但极简主义这个说法最终成为主流说法流传下来。
(左)唐纳德・贾德,《无题》,1988年作。 - 1966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著述《雕塑笔记》,主张使用简单及直观的艺术形式,并在诠释极简主义雕塑之时一并考虑环境与情形与作品的关系。
(左)《雕塑笔记》手稿扫描图 - 1966纽约犹太博物馆举办「基本结构」展览,获得广泛关注及好评。这次展览宣告了极简主义这股艺术世界新力量的到来。
(左)纽约犹太博物馆外观 - 1967索尔・勒维特发表《概念艺术短文集》,阐明极简主义和概念主义共有的重要原则。
(左)索尔・勒维特 - 1971评论家罗伯特・平卡斯・维滕创造了「后极简主义」一词,指的是从理查・塞拉到伊娃・黑塞的新一代多元化艺术家,在概念和美学上拓展了极简主义的议题。
(左)伊娃・黑塞在2009年举办的「工作室创作」展览现场,设于爱丁堡水果市场美术馆。
艺术家
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
唐纳德・贾德或许是这场艺术运动中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以大型雕塑和装置闻名,这些作品大多以重复排列的盒子呈现。其他著名的极简主义雕塑家包括罗伯特・莫里斯、卡尔・安德烈和索尔・勒维特。丹・弗拉文使用市面售卖的荧光灯管创作,代表了极简主义中创作灯光装置的风潮。这个趋势随着「光与空间运动」的发展,于六七十年代间在美国西岸快速兴起。
除了雕塑家外,也有不少重要的极简主义画家。弗兰克・史蒂拉的「黑色绘画」系列(1958 - 1960年作)常被视为极简主义运动早期的典范之作,这位艺术家主张严正地关注抽象表现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他和极简主义相关的画家还包括艾格妮斯・马丁、艾斯沃思・凯利和罗伯特・赖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