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 慶祝虎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呈獻一系列由世界各地知名藝術家設計的等身老虎雕塑,希望藉此吸引公眾關注東南亞老虎數目銳減的問題。本次企劃不但展示來自新加坡和世界各地眾多藝術家的創作,亦以老虎作為東南亞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指標,提升人們對這個地區內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意識。今年三月,我們欣然邀請到「202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老虎藝蹤」創意總監及策展人克里斯.威斯布魯克(Chris Westbrook)與我們分享他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如何集合一眾國際藝術家,為保護野生動物的共同目標出一分力。
你在「老虎藝蹤」企劃中的職責是什麼?你是如何開始投入保育野生動物的工作?
我當策展人已有20年,我亦曾在全球各地的藝術圈子中工作。2002年,我開始與慈善團體合作,融匯藝術和公益議題。我們曾舉辦各式各樣的公開展覽、藝術徑和拍賣,以支持不同野生動物的保育工作,包括獅子、犀牛、以及這次企劃中的老虎。藝術不但可以籌集捐款及提升公眾對不同議題的認識,更可以從有趣的角度吸引公眾關注公益議題和較為複雜的概念,是一個非常好的媒介。

這次展覽匯集了超過14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創作。你如何讓這群藝術家聚集起來?
世界自然基金會起初與我討論如何喚醒大眾的老虎保育意識時,我們都想策劃一條匯集不同國際藝術家作品的藝術徑。我們從全球各地廣邀藝術家參與,希望所邀請的對象能夠將空白的老虎雕塑,化為既能吸引目光、又具資訊性的作品。企劃呈獻來自14個國家的藝術家的50件作品。我們向13個仍有野生老虎生存的國家邀請藝術家參與這個企劃,盡可能邀請到越多越好。
參與這個企劃的藝術家,都視這次的設計與平日於工作室的創作無異。我想強調,這些雕塑都是優秀的藝術品,而非普通的裝飾品。每件作品都很有深度,呈現出不同故事或訊息,引領觀眾思考,如果老虎不再存在,會為我們帶來什麼影響。

這個企劃囊括了藝術徑上展示的老虎雕塑和展覽中的藝術品。你們如何決定要展示哪一類型的作品?
我們讓每位藝術家自己作出選擇,因為我們希望他們能以各自感到自在的方式參與這個企劃。某些藝術家的作品無法於空白的老虎雕塑上呈現。例如,芭蒂・克爾(Bharti Kher)及蘇博德・古普塔(Subodh Gupta)合作時,想要同時在一件作品上糅合他們二人的風格;他們的製成品《虎》非常令人驚艷。
藝術家社群對這個企劃的回應非常踴躍,後來我們甚至要暫停一下,因為無法接收太多作品。在公開展覽的部分,我們在新加坡的富麗敦畫廊舉辦了展覽,亦在另一間畫廊舉辦衛星展。除了散佈於新加坡各處的33件等身老虎雕塑外,這些展覽額外展出了20至30件藝術品。

在這條藝術徑上,老虎雕塑的擺放位置有任何特別意義嗎?
絕對有。我嘗試將這些雕塑放置於不同地標,令公眾更容易接觸到這些作品。新加坡市民外出進行日常活動時,就可以看到這些老虎雕塑。遊客亦可以沿著藝術徑觀賞,當大家與這些作品自拍、再發佈或轉發照片,就會有更多人看見我們的企劃。所以,將我們的老虎雕塑放在地標附近,有助我們的保育訊息傳遞得更廣更遠。
這些等身老虎雕塑作品主要想表達什麼?
每位藝術家都在雕塑上展現出獨特的藝術構想。當中的共通點,就是歌頌老虎的威武姿態和牠們對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如果我們能夠拯救到一隻老虎,就等同於拯救了數以萬計公頃、具備生物多樣性與碳吸收能力的土地。如果老虎絕種,我們將會失去水源,無法好好地耕種農作物,砍伐森林的活動將更為猖狂。不少老虎的自然棲身地深受消費主義蹂躪。守護數以千畝有著生物多樣性與碳吸收能力的土地,對經濟及社會都非常重要。這絕對不只影響老虎一個物種,更是牽連甚廣。
在歌頌老虎的同時,這些藝術品也訴說著「救贖」的訊息。老虎的雄姿令人驚艷,甚至感到難以置信。大部分藝術家都集中展現老虎的斑紋,因為斑紋是老虎獨一無二的特徵。這些作品彰顯出老虎在維護生物多樣性中所擔任的重要角色,同時亦展示老虎作為文化標誌的意義。老虎不但出現在新加坡的國徽上,世界各地不少國旗及商品上都有老虎的圖案,象徵著靈動活躍的生命力。
公眾可以如何參與保育,確保老虎能夠繼續於野外生存?
這條「老虎藝蹤」的精髓,在於展覽結束後,所有藝術品於拍賣中所得的收益將全數捐贈予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老虎保育項目TX2,支持他們實現老虎數目倍增的目標。在2022年,TX2已近乎達成他們的目標,老虎的數目的確有所上升,但我們仍然需要為野生老虎可以在自給自足、不靠外力的狀況下持續生存而努力。如果公眾想要參與,他們可以參觀「老虎藝蹤」,亦可以在網上欣賞這些藝術品,甚至參與競投心儀的藝術品。所有收益將會用作保育老虎,目標是讓牠們的數目增加一倍。當「老虎藝蹤」展覽結束後,世界自然基金會亦會收集和紀錄本次企劃的所有資料。
藝術家感言
每件雕塑都代表著一種獨特觀點,體現了藝術家對氣候變遷、非法捕獵及森林砍伐如何影響野生老虎生存狀態的不同看法。歡迎大家到我們的網站,透過欣賞這些藝術品和閱讀不同藝術家的分享,了解老虎在不同藝術家眼中的意義。
Chinese version translated by: Denise Tam Y.T.
翻譯:譚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