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為「超扁平」(Superflat)藝術運動的推動者之一,藝術家奈良美智將日本卡通化的圖案、色彩、線條,以及東西方思想碰撞後的身份認同與思考融入作品之中,審視著青年一代的內心世界與多樣社會議題。

在 20 世紀末嶄露頭角後,他於短短不到 30 年的時間裡嬗變為國際級藝術巨匠,在 2019 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中,其 2000 年創作的作品《背後藏刀》以 1.95 億港元高價成交,更是讓他成為拍賣市場上「最昂貴的日本藝術家」。然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除了「藝術家」之外,奈良美智或許更喜歡被稱呼為一名「狂熱的搖滾迷」。
本季,蘇富比推出了在奈良美智藝術生涯中兩個至關重要時期的代表傑作,它們同樣引人注目卻又截然不同,都蘊含著藝術家的經典孩童與吉他元素,亦彰顯了高超且有差異化的繪畫技巧。當這兩件作品並列一起時,它們便是對奈良美智藝術哲學的深刻探討。
《無題》,陷入搖滾樂的青春暢想


奈良美智在日本青森的鄉間長大,在青春期時,他流連於搖滾咖啡廳,成為了搖滾樂愛好者,甚至還成為樂團成員之一。這位藝術家自己曾這樣說:「我長大的地方沒有博物館,所以我通過唱片封面接觸到了藝術。」可以說搖滾樂,正是他的藝術啟蒙。
奈良美智於搖滾樂對他的影響,毫無保留地體現在藝術作品之上,手拿吉他的女孩,以及搖滾歌曲的歌詞都成了奈良美智畫作中的經典元素。他甚至還自掏腰包錄制電台節目,為聽眾推薦 60、70 年代的搖滾樂,亦曾為日本知名雜誌《BRUTUS》撰寫搖滾專欄,展現出他所擁有的豐富音樂知識積累。
今年,在青森縣立美術館所舉辦的奈良美智個展「The Beginning Place」中,便有一個專門探討音樂影響的展覽主題,特別復刻了這位藝術家 1977 年時在家鄉所開設的搖滾咖啡廳「33 1/3」,這是他十幾歲時常去喝咖啡和聽搖滾樂的地方。而在 2020 年,洛杉磯郡立藝術博物館的展覽中,則特別規劃一個展區來陳列奈良美智私人珍藏的 350 餘張黑膠唱片。諸此種種,足以窺見搖滾樂在奈良美智的創作與生活中已經密不可分。
若說音樂是奈良美智創作實踐和藝術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位藝術家被搖滾樂中的反體制精神所感染,在其作品中的精神體現與觀念延伸,更是出神入化。

奈良美智於 2008 年創作的《無題》正揭示著這樣瀟灑深刻的藝術情感。作為系列作品之一,這幅畫充滿奇趣氛圍,藝術家標誌性的大頭主角形象緊握吉他,面容天真挑釁,惹人注目。《無題》的孿生畫作《1, 2, 3, 4! It's Everything! (青森版本)》,為藝術家私人收藏,並寄托青森縣立美術館,而與孿生畫作具有同樣的情感共鳴,《無題》則將是此作十多年來首次亮相於拍賣市場。

作品中的小小搖滾樂手穿著淡綠色衣著,目光仿佛在述說著對於一個不完美世界的不滿,亦揭示著青年群體的叛逆力量。奈良美智通過這幅畫作,成功創造著視覺期望與現實之間的二元對立,而正如藝術家自己所說:「這些作品的誕生,不是為了與他人相持,而是為了對抗自己。」
「這些作品的誕生,不是為了與他人相持,而是為了對抗自己。」
《冰上的結他女孩》,留學德國時期的文化反思
時間進入上世紀 90 年代,這是奈良美智留學德國的時期,在德國的生活進一步開闊著他的視野,成為他在聲名鵲起前最重要的一段沉淀期,與此同時他接觸到了更多西方音樂文化,進一步塑造著這位藝術家的價值觀以及東西方藝術交融的探索。
1994 年從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畢業後,奈良美智在畫廊主 Jörg Johnen 的幫助下,搬到科隆居住,在科隆郊區略顯孤獨的工作生活環境使得藝術家開始將背景中多餘的細節剝離,更專注於畫中主角的情感呈現。

創作於 1994 年的《冰上的結他女孩》正是這個時期奈良美智藝術探索的絕妙展現,一個脆弱的主體站在冰塊箱子上,廣闊而空曠,表達著他彼時所經歷的孤獨之感。作為奈良美智最早描繪「吉他與女孩」形象的作品之一,此作亦標志著奈良美智在繪畫技術上的關鍵轉變,從早期作品較為激進的新表現主義風格,轉向後期作品具有精致的輪廓線條和細膩層疊的筆觸。此前,這幅《冰上的結他女孩》為同一家族珍藏長達二十多年,而今次拍賣則是此幅極為罕見的畫作首次亮相於拍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