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 1467
  • 1467

程庭鷺 驅海圖、蹈海圖

估價
200,000 - 300,000 HKD
Log in to view results
招標截止

描述

  • Cheng Tinglu
  • 設色紙本 手卷 一八五五年作
  •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set of two, handscroll
張元培、楊敬傅、汪承慶、張鴻卓、王慶勳、葉裕仁題跋

款識:
〈一〉
驅海圖。慶甫司馬尊兄轉漕津門,假途溟澥,出險得濟,破浪乘潮,長風送帆,瞬息千里。時當秋夕,太白所謂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者。豪情勝境,足副壯游。因屬紀此。夢盦程庭鷺。
〈二〉
蹈海圖。慶甫司馬尊兄屬圖,以誌涉險。蓋癸丑七月事也。乙卯夏四月,程庭鷺並記。

題跋:
〈張元培〉
男兒不識世事艱,眼界局促坳堂間;一朝破浪鼓奇氣,俯視絶險皆等閒。吾友沈彬古杰士,早年華譽傾東南;出門西笑弗厭苦,殊方名勝窮蒐探。國家方定轉漕策,遼海千舳紛雲帆;飛芻事巨待鈐轄,不有幹才誰能堪。以此委君僉曰可,躍然襆被辭鄉關;是時秋氣正軒朗,前驅舵尾鈎相銜。誰知解纜不十日,風力掀舞雨勢酣;浪海沈溺救不及,長年失色憂心惔。君計隻身殉國事,并吞魚腹心所甘,顧念倚閭苦思望,一死誰為承衰顏,匍匐籲告神許諾,紅燈髣髴開波黬,須臾燈滅風亦息,依然縈帶紋回環,珠宮似聞子昂縈,瓊島如酬葛仙函,圖知靈佑捷桴鼓,孝思感發通至誠,從此揚舲盡坦境,蓬萊清淺無嵌巉,秋中圓月照行舫,放歌酌酒愁褱刪,飄飄羽化樂于傲,佳境直與坡仙參,不經險阻不知樂,庸人反恠造物慳,我披此圖三太息,俄焉起舞快且耽,安得從君縱游眺,六鼇散采雲華涵,不然且與入海市,魚龍百寶收斕斒。
乙卯春莫,題應慶甫仁兄大人清屬即請正句。護航弟張元培未定稿。
〈楊敬傅〉
(文略)倚調〈金縷曲〉奉題慶夫仁兄大人蹈海、驅海二圖合冊,即希正拍。乙卯午月,婁東弟楊敬傅填稿。
〈汪承慶〉
(文略)乙卯仲夏奉題慶孚尊兄大人蹈海、驅海二圖合冊即正。弟汪承慶草藁。
〈張鴻卓〉
(文略)調寄〈滿江紅〉。慶甫大兄先生以蹈海、驅海二圖,介朱君伯康徵句會述此解奉政,時乙卯六月下浣。篠峯弟張鴻卓題於疁庠敬業齋。
〈王慶勳〉
(文略)乙卯初秋題奉慶甫仁大兄大人教正。姻世弟王慶勲求定稿。
〈葉裕仁〉
(文略)題奉慶甫大兄大人粲政。鎮洋葉裕仁求是稿。

鈐印:
〈程〉 「序伯」、「庭鷺私印」。
〈張〉 「張元培印」、「念恬」。
〈楊〉 「敬傅」、「師白倚聲」、「眉景」。
〈汪〉 「伯韋詩詞書印」、「平陽詞人」、「墨壽」。
〈張〉 「嘯峯」、「張鴻卓印」、「家在相拓兩山之間」、「數箇碧琅玕館」。
〈王〉 「慶勳」、「王叔彝」、「菽畦」。
〈葉〉 「涵溪」、「葉裕仁印」、「松風竹韻」。

來源

香港蘇富比,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中國書畫拍賣,編號373

拍品資料及來源

註:有清一代,政治中心偏於北方,王公百官雲集,兼重兵駐紥拱衛,眾口食糧端賴江南魚米之鄉供應,依靠運河輸送之「漕運」遂生,航運業因而興起,沿河市鎮亦隨補給之便日見繁盛。本卷所錄〈驅海〉、〈蹈海〉之景象無疑屬當年漕運經歷之概況。程庭鷺以山水畫稱譽一時,惟如斯題材恐僅見於筆下,蓋因人而施,實屬反映特定時代之作。

上款「慶甫」乃沈彬,生平資料未詳,經營航運,或任滬上商船會館董事,稱曰「司馬」,似屬捐官,得「同知」銜。卷中記載乃咸豐三年(1853)秋,沈氏率船隊北上津門,舟行未及旬,突遭風浪,甚險,有覆舟之虞,沈氏下跪虔禱,祈神明庇佑,卒風息浪平。越兩載,倩程序伯繪圖記其蹈海履險之故事。卷中兩段俱寫航行之狀,惟細微之別,見於船上諸客之動態,〈驅海〉乃海波不揚,〈蹈海〉則見沈彬匍匐船頭,祈求上蒼庇佑,履險前後之狀,於此見矣。

全卷以渲染為主,淡彩敷設,現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復以密聚線條,帶出波濤起伏之狀,用筆細緻而不瑣碎,純以氣氛營造勝,用心處不著痕迹。卷末具多家賦詩填詞,以敍其事,皆道咸期間活躍於滬上之文人,參與者乃程庭鷺之詩友,其中汪承慶、楊敬傅與他同屬「後婁東七子」,合刻〈滄江樂府〉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