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藝術品

良渚玉器的奥秘

Sotheby's

七月初,浙江省良渚遗址获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这个新石器时代文明存在于公元3300至2200年前,而这座拥有五千三百年历史的古城遗迹,就是最早被发现的证据。今次入选世遗,良渚文化将会更为世人所认知。

良渚遗址群位于长江下游,与所在更大区域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同名。考古学家在此地首次发现具有明显风格特征的良渚文化文物,因此它是一个具代表性的遗址。1936年,考古学家首次在遗址内发现人造土堆。在随后数十年的挖掘工作中,更多墓葬品及精美的宗教祭器重见天日,包括玉器、石器、陶器及其他礼器。这座文明宝库为一段远逝的文明勾画出轮廓,有些出土文物至今却仍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良渚文化是中国两大新石器时代玉器文化,中国玉器的主要器型都在这个时期成形。考古学家在良渚遗址的墓冢主人身边发现了柱形玉器「琮」、圆盘玉器「壁」、斧形玉器「钺」以及其他饰物,因此它们在墓葬仪式上应该具有特别的功能。另外许多饰物、餐具、器具及工具的出土,证实当时人类主要依赖农耕、捕鱼及狩猎维生;而制作精良的玉器,则是层次分明的社会结构以及宗教活动的珍贵遗存。

这些礼仪玉器,填补了世人对这个史前时代的知识空白。可是,遗址中某些出土文物的作用仍然成谜,如柱形玉器「琮」。「琮」是一种独特的良渚玉器,可是,对于它的起源、造型的功能、器身半人兽面图腾的背后意义,至今仍未有确实定论。「琮」是一种内圆外方的柱形玉器,尺寸差异巨大,包括宽大的镯形到高窄的管形。著名的端方曾收藏一件珍贵的玉镯,是镯形玉琮的典例,男女均宜佩戴,属早期良渚玉器。据信,玉琮从这种早期的镯形渐渐发展成后期的长管形;由于高窄的玉琮不适合佩戴,只作礼仪用途。

良渚玉琮精雕细琢的风格化兽面纹饰,五官呈经典的良渚文化特色:双目圆睁,眼窝四周以椭圆或涡状纹饰包围,下方狭窄的横条为口,顶部两条水平饰带为额,更有鼻翼纹饰。在瑶山和反山墓地出土的更早期玉器上亦可见精美的图案纹饰。

良渚博物院收藏的玉琮

这种新石器时代的玉器被后世取名为「琮」,其形内圆外方,人们认为这代表天圆地方的概念。它的设计和图案似乎暗示某些远古宗教或灵性信仰,因此引起了诸多猜想,但至今仍然未有定论。玉琮的许多功能与意义现已不可考,但在往后的中国工艺品发展史上,它的器形得以保留,除了玉器外还有陶瓷。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历代收藏家对良渚玉器的兴起不减;从宋朝至今,它为古往今来的鉴赏家带来无限启发。有些玉器因其美学价值而受人鉴赏,有些则被视作远古奇珍,什袭而藏。乾隆年间,清宫收藏中有一件良渚玉琮被上下倒置作花盆之用,可见早期藏家对这件神秘祭器的渊源并无深究。

圆盘状的玉器「壁」是另一种良渚玉器典型,其数量远多于其他在遗址出土的礼器。在反山遗址,单是一处墓葬场地已发掘出四、五十件玉壁。它们大小不一,厚薄不同;一些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的玉壁堆放在地上,另一些做工精美的玉壁则安放在逝者的胸前或背后。

玉壁,公元前3300至2200年。中国东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公元前3300至2200年)。玉器(软玉);直径:32公分(12 5/8英寸);整体:1公分(3/8 英寸);内直径:5.4公分(2 1/8英寸)。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伍斯特・R・华纳收藏,1917.974

不少玉璧表面光素无纹,工艺较为简单。在某些特例中,璧面刻有符号,但铭文的意义不明。玉璧呈環狀,根據蘇芳淑教授在《Early Chinese Jades in the Harvard Art Museums》书中分析,玉璧主要用於一些非常富裕的女性墓葬儀式。与「琮」一样,「璧」在后世得名;后世人认为璧中心的孔,是逝者灵魂通往天界的通道。因此,玉璧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设计元素。

玉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WestImage - Art Digital Studio

斧形玉器「钺」是良渚礼器中的第三种器型,它与许多其余随葬品一同发现。玉钺呈斧头形,刃部多为平直,因此被视为权力象征,无实际用途。玉钺只在的贵族的墓地里出现,通常配柄,柄身两端分别镶有「瑁」与「镦」;这些端饰本来镶于木、骨或其他物料制的柄上,经年月洗礼后早已分离。玉钺以玉料薄片制成,需要高超的制作技巧。多数玉钺表面打磨光滑,上端留有一个或多个钻孔。大多玉钺表面光素无纹,但有极少数例子刻有半人兽或飞鸟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良渚遗址群中的出土玉器中,个人装饰品占总数量逾四分三。三叉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独有的器物,应是头发或冠帽上的饰件。这些玉器仅见于附有随葬玉钺的墓地里,可见它们应是象征领袖阶级的权力。其他出土发饰或头饰,包括月牙形玉牌及「玉疏背」冠形头饰。

这些源自考古遗址的珍贵文物,现藏于一间由英国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设计、风格优雅的博物馆内,向公众展出。如未能亲自到访这间位于杭州郊区的博物馆,可参与良渚博物院网站的虚拟观赏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