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
唐 三彩寶相花紋洗
描述
- Pottery
來源
出版
水野清一,《陶器全集·唐三彩》,卷25,東京,1965年,圖版34
《龍泉集芳》,卷1,東京,1976年,圖版284
水野清一,《陶磁大系·唐三彩》,卷35,東京,1977年,圖版58及59
Condition
In response to your inquiry, we are pleased to provide you with a general report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property described above. Since we are not professional conservators or restorers, we urge you to consult with a restorer or conservator of your choice who will be better able to provide a detailed, professional report. Prospective buyers should inspect each lot to satisfy themselves as to condition and must understand that any statement made by Sotheby's is merely a subjective qualified opinion.
NOTWITHSTANDING THIS REPORT OR ANY DISCUSSIONS CONCERNING CONDITION OF A LOT, ALL LOTS ARE OFFERED AND SOLD "A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DITIONS OF SALE PRINTED IN THE CATALOGUE.
拍品資料及來源
康蕊君
唐朝初年,國力鼎盛,各類器物工藝繁縟富麗,反映盛世氣象。其時帝皇崇尚華貴之風日甚,宮廷所用器物悉用金、銀、玳瑁、螺鈿、琉璃等珍貴材料製成。時移境遷,至今此類唐物除正倉院聖武天皇御藏外所存甚罕,而三彩器之存世則彷若是在蒼茫史海之上打開了一扇窗口,得教後人一窺那泱泱大唐之盛世景象。
本場所呈四件唐三彩器,彩色清麗怡人,華飾精巧錦緻,工藝爐火純青。彼時陶匠皆務求創新,使陶器越益精良,從此可見初唐海內昇平、民生向榮之景象。唐代絲綢之路通達中亞以至西亞,各式金屬琉璃器物、布料、珍異材料以至花紋圖案經此路傳入中土,唐代工匠見識大量西域異物,參考其形制設計而有所獨創。
東漢時期盛行以釉陶器作為殉葬冥器,類如馬匹、牲畜、鳥獸,亦及日常用物如塔樓、穀倉、磨坊、井、灶、織布機、榖倉罐、香爐等,一應俱全,即謂事死如生、事亡如存。釉陶器本流行於北方,然漢末中原政權分裂,政治重心南移,生產遂漸息微,直至南北朝末期復興。北齊時期釉陶器已與之前風格大異,時西域陶器經栗特商人流入中土,栗特工藝亦受更南面大夏及西面薩珊王朝影響,其風格新穎殊異,祖承希臘化風格、波斯及印度藝術遺風。
此類外來藝術風格裝飾繁麗,中國藝匠受之影響極深,積極因時制宜,採納新風而自成一格。與前朝相比,唐代陶器無論風格及功能皆煥然一新。時匠竭盡所能,力求精製巧飾,實用功能次之。此時,陶器已從最初作為稀珍材質器物之替代而逐漸轉變,自成一門工藝,設計及造工皆日益精良。歷代唯有唐朝工匠最精陶器,其造型巧麗繁複,匠心獨具。本場四件三彩陶例,其製作之精,應於唐時已然價格不菲。今已知三彩燒製窰口有數處,以河南鞏義市鞏縣窰址為重,出土例包括多種典型器形、裝飾工藝及圖案花紋。
相比漢代陶器,唐代陶例釉色更為豐富,因素胎上施加化妝土,不僅使綠釉及黃釉更顯晶瑩亮澤,更可在罩透明釉後而得近白之色,使三彩色系更為豐富,色釉互相浸潤,濃淡斑駁,尤顯變幻之美。此後,三彩陶器漸蔚然成風,成為中國陶瓷一大品種,即使後世創新色釉品種不斷,卻仍可獨占一席,並逐漸從最初之陶器,發展為炻器、以至瓷器,流傳千載而不衰。
本場所呈一件三彩執壺(拍品編號77),器形流麗,壺口束斂,執柄貼凸鈕,通身分飾幾組弦紋。其裝飾風格應受羅馬或中東琉璃器影響——此類琉璃器物乃唐代舶來之品,時尤為珍。
另一件寶相花紋洗(拍品編號74),色彩自然流淌,隱隱交融,花紋留白,與黃綠彩色對比鮮明,其紋飾風格及技巧應是仿蠟染工藝,其效果可類漆器或玳瑁嵌螺鈿及琥珀等。洗心所飾寶相花紋今已知為陶模印製而成,此類物於鞏義窰址曾有出土。
三彩飾,多見貼花、棕葉、花葉、蓮瓣、團花以及獸面等,如見本場中之執壺(拍品編號77)、鳳首壺(拍品編號75)及龍首角盃(拍品編號76),此類圖案早見於北齊陶器,至唐朝時更巧麗精緻。此類裝飾工藝效果華富,足可見受金屬器壓花、鏨花等裝飾風格影響。另有珍珠地飾,如見綠釉鳳首壺及角盃,此類飾與銀器鑲珍珠設計異曲同工,但用於本品圖案上則更顯流暢自然。
唐朝上半葉國力隆盛,物產豐饒,宮廷貴冑生活奢華富足;本場所呈角盃造型如西方神話之豐饒角,其象徵意義合時不過。公元755/6年,安史之亂爆發,唐室雖竭力收復江山,但國本動搖,昔日盛世一去不返,只餘斑斕絢麗之唐三彩器,供後世仰視遙思。
本品三彩寶相花紋洗,盛唐經典之代表。此類紋飾,彩色、作法變化多樣,精彩紛呈。本洗寶相花紋,花分八瓣,於陶土尚濕時模印而成,靈感應源自銀器,然此紋飾亦見於織品等材質。寶相花紋外飾白點,似與同期金屬器珍珠地裝飾手法相近。參考一銀蓋盒例,西安何家村出土,載於《大唐長安展》,京都文化博物館,京都,1994年,編號56。
參考一相近例,出自 Eugene Bernat 及葉義醫生收藏,售於紐約蘇富比1980年11月7日,編號58,後易手於香港蘇富比1984年11月19日,編號140;另比一藍彩例,曾展於《中國陶磁名品展》,松岡美術館,東京,1983年,編號13;另一例出自 Lord Cunliffe 收藏,售於倫敦蘇富比1974年4月1至2日,編號29。
另可比較數例,洗心紋飾相近,無白點,其一現藏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載 Mario Prodan,《The Art of the T’ang Pottery》,倫敦,1960年,彩色圖版XVII;另一例現存於洛杉磯郡美術博物館,洛杉磯,載於《唐三彩釉陶》,香港,1977年,卷2,圖版89;再比一例,出自 J. Spaulding 收藏,售於紐約蘇富比1974年5月23至24日,編號272。